结核性脑膜炎62例住院治疗临床分析

2010-05-30 00:59吴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延吉市血行脑膜炎

吴红梅

结核性脑膜炎是神经系统结核病常见的类型,也是肺外结核中的重症结核病。现将我所1997年1月至2005年11月间收治的62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例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九年间我所收治2303例结核患者中结脑62例,占2.7%。其中男35例,占56.5%;女27例,占43.5%。年龄最小3岁,最大81岁。0~14岁的4例,占6.5%;15~35岁的26例,占41.9%;36~45岁的14例,占22.6%;46~81岁的18例,占29.0%,(见表1)。

表1 延吉市1997~2005年结脑患者的性别及年龄(例,%)

1.2 病史、就诊方式及诊断 开始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最短的5d,最长的515d,平均36.5d。其中由综合医院转诊57例,占91.9%,由个体诊所就诊未见好转而直接来我所就诊5例,占8.1%。根据临床症状,脑脊液改变以及头颅CT(15例)检查结果确定诊断。

1.3 合并脑外结核 有40例,占64.5%,其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9例,占22.5%;继发型肺结核(Ⅲ型)17例,占42.5%;结核性胸膜炎(Ⅳ型)8例,占20.0%;Ⅲ、Ⅳ型合并者3例,占7.5%;其他肺外结核(Ⅴ型)3例(颈部淋巴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脊柱结核各1例),后三者各占2.5%,(见表2)。

表2 延吉市1997~2005年结脑患者的合并症情况(例,%)

1.4 临床表现 头痛58例(93.5%),发热55例(88.7%),颈强53例(85.5%),呕吐49例(79.0%)。意识障碍19例(30.6%),偏瘫8例(12.9%),抽搐 3例(4.8%),复视2例(3.2%),记忆力差2例(3.2%),失语1例(1.6%)。其中结核中毒症状明显者54例(87.1%),病理反射阳性者28例(45.2%),(见表3)。

1.5 脑脊液改变 56例行腰穿,占90.3%。高颅压44例(78.6%)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54例(96.4%),糖含量降低43例(76.8%),氯化物含量降低51例(91.1%),细胞数升高47例(83.9%),分类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50例(89.3%)(见表4)。

表3 延吉市1997~2005年结脑患者的临床表现(例,%)

表4 延吉市1997~2005年结脑患者的脑脊液改变(例,%)

1.6 治疗方法 ①一般治疗;要求患者严格卧床休息2~3个月,加强护理,给与高热量已消化饮食,补充维生素,常规给与抗生素预防感染;②抗结核治疗[1]:给予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强化治疗3个月后给与RHE巩固治疗9~12个月。有的患者根据病情可加用复方水杨酸钠(PAS),阿米卡星等;③抗脑水肿的治疗。一般采用20%甘露醇250ml15min内静点,2~4次/d,也可加用速尿或高渗葡萄糖;④皮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10~20mg/d,加入静点或强的松20mg2~3次/d口服,根据病情逐渐减量,疗程共2~3个月;⑤鞘内注射异烟肼0.1+地塞米松5mg,1次/2~3d,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至症状、脑脊液明显改变后逐渐停用;⑥脑代谢活化剂:待急性期已过、病情稳定后可用胞二磷胆碱、细胞色素C、ATP、辅酶A、肌苷等药物。

2 结果

经综合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出院的54例,占87.1%,随访1年半观察未发现复发病例。有4例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及病情恶化死亡,占6.5%,4例因其他原因自动出院转轨不明。

3 讨论

3.1 人的机体所有部位活动性和干酪性结核病变都可借助淋巴、血行播散而发生结脑[2]。原发结核病变恶化发生干酪病变,破溃形成结核菌血症或肺部粟粒结核通过血行直接播散在脑膜,使脉络丛常受到感染,破坏血管屏障,随之侵犯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引起发病。上述病例资料中可以看出合并脑外结核占64.5%(40例),其中肺结核29例,占72.5%,肺外结核11例,占27.5%。

3.2 本所收治的大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及脑脊液改变较明显而有利于诊断并能得到及时地规范化的治疗,其疗效也是比较满意的。抗结核治疗要坚持做到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为了促进结脑渗出物的吸收,防止纤维素在颅底或椎管内粘连,在急性期及早期实用激素是必要的。但必须要足量、逐渐减量的原则。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是结脑治疗的极其重要环节。另外即使是要脑细胞活化剂是有利于改善脑功能恢复、防止和减少脑损害后遗症的必要措施。

3.3 因为结脑早期症状不典型而导致延误诊断,易失去早期诊治的机会,并直接影响其疗效。本文资料中看出症状至就诊平均时间为36.5d,到专业机构就诊时有的患者已处于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重症结脑状态。故对无明显结脑症状,但又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微热及神经定位症状的患者应当及时做胸部拍片及其他相关检查,查找结核原发病灶,同时做腰穿行脑脊液检查。因为结脑脑脊液变化出现较早,对早期诊断很有价值。

3.4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从症状出现到诊断的平均时间为36.5d,最长者515d。结脑患者的64.5%是合并脑外结核病。上述情况提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使提高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总之,早期发现合理治疗是治愈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

[1]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编.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1999年国家标准结核病分型,2002,3:22.

[2]彭卫生,等.新编结核病索.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2:204.

猜你喜欢
延吉市血行脑膜炎
吉林省延吉市雨污分流改造及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ADA、TB-DNA、TB-Ab在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诊断应用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行感染对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影响的研究
Vaccination
冬日里的暖阳——追忆吉林省延吉市依兰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苏国富
PCT和白介素6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评价
延吉市老年大学校歌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血液透析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