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拜年,释放两岸关系新意涵

2010-05-30 10:48钟岷源
南风窗 2010年6期
关键词:漳浦台商漳州

钟岷源

针对两岸签署ECFA将“严重冲击”台湾农业之疑,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福建过程中对台喊话,亲自阐明ECFA不会“肥了大陆,瘦了台湾”。

年春节,中央领导都会到地方过节,选择去的地方具指标意义。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到福建,明确表态全力推动两岸签署ECFA,更深层诉求是争取两岸政治关系进展。

后年是台湾“大选”,岛内政局稳定与否,关系到两岸和平架构的延续;ECFA若能顺利签订,两岸政治互信累积到一定“能量”,领导人对话自然有望“水到渠成”。

处于这样的背景,两岸领导人借助春节拜年,互释善意,既让两岸民众在新年伊始倍感融融暖意,也对两岸关系发展释放新的政治意涵。

空中对话

2009年农历腊月二十九,胡锦涛总书记上午还在北京团拜会上代表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向台湾同胞拜年,下午就飞抵漳州看望台商,再次表达对台湾民众的新春祝福。同在春节团拜会上,温家宝的致词也特别向台湾同胞拜年。国台办主任王毅通过媒体提前向2300万台湾同胞送祝福,愿虎年大家“生龙活虎,龙腾虎跃”。

两岸领导层的“拜年礼”诚意十足。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亲临与台湾距离最近、历史及血缘最深的福建过节,无疑透露出大陆对台的高度善意和浓烈信号。

而台湾方面,新年撞钟祈福,马英九在法鼓山许下虎年四愿,称“四海一家,永享太平,尤其希望两岸共荣,长长久久”。“陆委会主委”赖幸媛首次给大陆驻点记者发贺年短信。这些举动也给祥和的两岸节日气氛再抹上了一层暖色。

双方的“对话”带有默契。马英九在牛年岁末召开记者会说明两岸经济协议的重要性。胡锦涛在漳州漳浦对在场的台商说:“我多次讲过,凡是对广大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办,并且说到做到。”

马英九又说:“去年,台湾的观光仍是逆势成长14.3%,来台观光旅客达440万人次,‘交通部预测今年能达480万人次,希望朝500万人次迈进。”

胡锦涛与漳浦台农的交谈响应马英九。当漳浦泰山企业集团董事长詹岳霖发出感慨,说这两年大陆到台湾交流访问的人越来越多,胡锦涛就接过话茬说:“去年大陆同胞去岛内的人数增长到93万人次,我想今年还会有大的增加。”

对此,中国国民党副秘书长张荣恭认为,这是岁末年初之际两岸领导人非常重要的一场“空中对话”,胡锦涛的讲话是对台湾社会的善意表示。

回应质疑

尽管马英九再三表示,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目的在让台湾产品销往大陆,跟其它地区一样零关税,提升产品竞争力,绝不牺牲农业或传统产业,说话算话。然而,台湾内部对于ECFA协商,反对声音仍然不少;“在野党”更是主攻农业问题,质疑ECFA,指责马英九开出的是“空头支票”。

不仅如此,台湾民众对ECFA签署的忧虑,被视为是国民党在去年底县市长选举受挫及最近两次立委补选惨败的原因之一。其中,大陆农产品可能大举人台引起台湾中南部地区,特别是农民的恐惧与不满。而蔡英文及民进党更将ECFA的主要政经利益完全隐瞒抹煞,并将之无限上纲至“农业县市与非农业县市”的撕裂与对立。把一个利害错综复杂的ECFA,简化成“倾中卖台”四个字。

借助拜年的机会,胡锦涛特地来到台商台农投资密集的漳州,并在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向对方发声,他说:“现在两岸正在商谈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是一件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双赢的好事……在商谈过程中,我们会充分考虑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农民兄弟的利益,把这件事办好。”有的放矢,针对两岸签署ECFA将“严重冲击”台湾农业之疑“一锤定音”,亲自阐明ECFA不会“肥了大陆,瘦了台湾”。他并强调说:“两岸农业合作有很多优势,完全可以发展得更好。我们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

对此,岛内马上作出积极回应。国民党副秘书长张荣恭强调,“胡锦涛的讲话有助于消除台湾某些民众对两岸经济协议的疑虑。”台湾“农委会”主委陈武雄说:“现有830项限制输台的农产品不会开放,其实双方都已经有默契。但胡锦涛这样公开表示,将会重视台湾农民利益,也可说是对台湾立场的一种体谅。台湾主管机关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将落实大陆表现的善意。”

针对胡锦涛的谈话,台湾“陆委会”发言人、副主委刘德勋表示,日前在大陆举行的第一次ECFA协商中,台湾代表就已经明确表达立场,不会谈增加农产品允许输往台湾的项目,对方已清楚了解台湾的立场。

紧接着,台湾媒体对此亦作正面响应。《联合报》突出报道了胡锦涛表示大陆会充分考虑台湾农民兄弟的利益,《旺报》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有利台胞的事,说到做到”作通栏标题。

大陆这边,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就此表示,“今后将不断加强两岸在农业方面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开辟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新渠道、新平台,实现两岸农业的共同发展。”

结交新朋友

对于台湾“在野党”的质疑,以及海协会长陈云林两次赴台面临的抗争,北京高层定调,要扩大接触台湾民众的范围,巩固老朋友,进一步向台湾中南部、基层社会结交新朋友。只有使台湾民众真正了解大陆对台湾的善意,台湾民众才能接受、认同两岸签署ECFA。

我们来看看总书记是如何结交这些新朋友的。

飞抵漳州之后,他首先参观了设在漳浦农民创业园的漳州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花卉基地。这家企业两年多前到创业园投资兰花产业,去年生产了500万株蝴蝶兰。一下车,他就握着公司董事长、台南兰花协会原理事长黄瑞宝的手,热情地对他说:“我来给你们拜年了!”事后,黄瑞宝深有感触地说,与胡总书记的交谈,让他深切地感受到大陆对台胞的诚意和善意。

来自台湾南投的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4年前曾见过胡锦涛。今次再见,这个“世界茶王”盛邀胡锦涛到台湾走一走。胡锦涛笑着说:“我一定记住你的邀请。”

漳浦闽荣水产养殖公司总经理陈隆峰向胡锦涛介绍说,自己从台南来漳州投资创业,通过两岸农业科技合作,开发出一些新的水产品。胡锦涛饶有兴致地询问详情,并请他转达对台南乡亲的问候。

“我在大陆过了20个新年了,今年最不一般。胡总书记来漳州看台商,这就是我收到的最大的红包、最令人振奋的新年礼物。”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漳州台商协会会长何希灏告诉记者。

翁启镜老家在澎湖,后来移居台南,夫妇到东山岛和诏安县投资已有20个年头。得益于夫妻的打拼和当地政府部门的热心帮扶,企业从1家变为5家,总投资达1亿多美元,成为目前福建最大的集水产品贸易、冷藏、精深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水产城。谈起胡锦涛与他

亲切握手,并用真挚贴心的话语向他祝福、问候的情景,翁启镜激动的心情依然溢于言表。

更令人感动的是,大年初一下午,胡锦涛来到厦门海峡邮轮中心,与在此候船的几位台胞攀谈起来,一位台胞说,他长住厦门,经常从这个码头回台湾,现在比过去方便多了。胡锦涛接过他的话说:“两岸同胞本来就是一家人,应该常来常往。”随后,他又走上客运码头。这时,一艘台湾客轮正准备起航,胡锦涛向刚刚登船的旅客频频挥手致意。

对于胡锦涛的这些真诚举动,台湾文化大学教授蔡玮评价说:“这充分体现了大陆方面对岛内民心民意的重视,对岛内各阶层的体谅和关心。”

的确,透过春节胡锦涛福建之行,可以发现大陆方面更深层的诚意和期许。应该说,总书记今次主动接触台湾同胞,表露了与台湾民众亲近之情,期望两岸关系更好的热切之情,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政策的真切表达,也折射了大陆高层当前的重要关切点,是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桥头堡”的特殊地位

正因为福建对台所具有这些独特优势,才使总书记4年内两次来闽近距离对台喊话,足见海西这个“桥头堡”在两岸关系发展大局中的特殊地位。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从小年夜起到大年初二,考察福建漳州、龙岩、厦门,重点则放在海西经济区的对台工作、台商在福建农业投资的情况。

胡锦涛考察的第一站漳州,在两岸农业合作具有特殊地位。1997年,经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国务院台办批准,漳州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实验区建设使漳台两地的依存度更趋紧密,为漳台农业交流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氛围,漳台两地农业合作形成了由点到面、由单项零星到产业整体配套、由沿海到内陆山区梯度推进的发展势头,漳州成为台商投资农业的密集区。

2008年4月,农业部、国务院台办批准在漳浦县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如今,创业园已引进60家台资农业企业落户,总投资8600多万美元。去年5月,国台办又批准漳州设立“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推动漳州市全面承接闽台两地水产品的加工和集散,成为漳州市加强两岸农业合作的新平台。

漳州新任市长陈冬向记者介绍说:“漳州每年以举办漳台经贸恳谈会、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等经贸活动为平台,每年都吸引数十批台湾农业团体、团组前来漳州市携手办会、参观考察、经贸洽谈和学术交流,进一步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目前,漳台农业合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已引进台资农业项目近千个,合同台资14亿多美元,实际利用台资8亿多美元。”

如今,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由福州、漳州向福建全省全面推进,漳浦、漳平永福镇等台湾农民创业园台商投资、台农人驻方兴未艾,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相继获准设立,一个个对台农业合作平台的率先构建,凸显了闽台农业合作为其它省份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与广阔空间。

闽台之间的农业合作,福建在全国的地位十分显眼。福建农业利用台资总额在大陆各省市中位居第一。福建目前已成为大陆对台农业交流合作平台最大、项目最多、台商农业投资最密集的省份。当前,台湾农业资本直接投资福建农业,越来越成为整合闽台农业资源,促进闽台农业合作的重要模式。

正因为福建对台所具有这些独特优势,才使总书记4年内两次来闽近距离对台喊话,足见海西这个“桥头堡”在两岸关系发展大局中的特殊地位。

猜你喜欢
漳浦台商漳州
台商马景鹏的“老家”情怀
在溧台商讲述创业故事——溧水,一片值得台商扎根发展的土地
台商吕孟哲的剑胆琴心
两岸同胞福建漳浦欢度“三月三”
南康漳州龙
福建漳州面煎粿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周精神 漳浦之光
——漳浦小记者参观黄道周纪念馆
爱,是一曲温暖和弦——记漳浦地税“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活动
福建漳浦明代“大彬壶”发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