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告别的“代课老师”

2010-05-30 10:48
南风窗 2010年8期
关键词:代课老师代课旁观者

赵 义

2010年伊始,一股怀念、感恩代课老师的潮流悄然兴起。凄苦,留恋,不舍,种种情绪直擊人们敏感的心灵。电视、网络视频上反复播放的代课老师的上课情景,让无数人心有戚戚。2010年被广泛认为是“代课老师”将彻底成为历史名词的一年。截至2009年底,甘肃省已经对2.2万名代课老师予以辞退。进入2010年,甘肃44.8万代课教师将进行最后的清退。

虽然官方竭力否认所谓最后期限的说法,但一股被“扫地出门”的悲愤情绪在媒体的报道中已然滋长。作为曾经的农村义务教育的颇为廉价的中流砥柱,每一滴告别孩子们的代课老师的眼泪都让旁观者唏嘘不已。中国版的“最后的一课”在不断上演。“为代课老师交一份迟到的学费”的募捐活动也在网络上展开。

于是,尘封已久的历史再次被打开,那些感人的名字一个个出现在人们眼前:被拐卖的代课老师郜艳敏、汶川特大地震救出42名孩子的代课老师王兴碧……

在旁观者的同情中,人们隐约体会到过去不同领域的一刀切式政策模式遗留下的伤害,或许还有对于清退背后的“饯规则”的质疑。人们关注代课老师的命运,绝不是仅仅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天然同情,更多时候是一种感同身受。比如发达省份外调来的老师长期解决不了编制问题,成为新的代课老师。

实际上,从中央到地方,现在的政策基调也越来越向“切实安置好代课老师”方面转变:或者提供转公的机会,或者解决社会保障的后顾之忧。而代转公方面,尤其要注意编制不能成为某些部门或个别官员坐地收租的工具。

“代课老帅”这个名词在较短时间内肯定退也历史舞台,但其背后蕴含的各种拷问却将长期回荡在我们心中。

猜你喜欢
代课老师代课旁观者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代课老师
代课老师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代课老师
旁观者,未必清
代课
关注校园暴力的旁观者
我国代课教师问题反思*——基于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
如何才能终结高校“代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