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中国

2010-05-30 10:48本刊编辑部许圣如
南风窗 2010年9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消费汽车

本刊编辑部 许圣如

【宏观篇】汽车,中国经济新引擎?

【产业篇】台湾业界精英眼中的大陆车市春秋/跨国汽车巨头抢滩中国

【社会篇】汽车时代催化病态都市/被汽车改变的生活

策划人语

近10年,中国闯入了汽车化社会。发达国家几十年的汽车化进程让中国在几年间就完成了。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毫无疑义地登上了全球汽车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国的“宝座”。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取得的这份业绩,自然应该肯定。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它不仅有效拉动了内需,还极大带动了钢铁、轮胎、塑料、皮革和玻璃等数十个相关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汽車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预示着大众汽车消费时代的到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汽车社会的到来,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将远远超出汽车产业本身,对人们的生产和出行方式、居住选择、城市和乡村结构、生活和休闲方式,乃至消费结构和商业模式,都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进而还会影响到就业结构、社会关系、沟通方式以及知识结构和文化习俗等更深层次领域。毫不夸张地说,汽车的触角和影响力足已辐射到文化、法律、道德、环境、交通及家庭等各个社会领域。

与此同时,相应的社会问题也就接踵而至。比如,汽车是耗油大户,有节约能源的问题;汽车的行驶会引起空气污染,存在环保问题;汽车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体现为如何保护消费者问题等等,可以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过渡到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的转型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几乎都能在汽车上找到映射镜像。

20年前,汽车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可是现在“卖汽车成了卖白菜”,治理汽车数量膨胀引起的交通、能源及环境等问题,都是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类的短期适应性的政策调整,迄今对汽车的管理尚未脱离“自行车”式的原始水平,特别是尚未从长期和战略高度为汽车产业发展设定一个清晰而富有远见的战略目标,并试着去处理政策引导与居民自主选择、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汽车消费与能源环境等汽车社会必然要面临的一些全局性重大关系

汽车社会带来的种种挑战,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必须在基础设施、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消费引导等方面形成一套应对措施,汽车产业越是发展,汽车数量越是庞大,其对社会的正面和负面的作用也就越大

面对迎面飞来的汽车社会,政府和全社会应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入反思。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消费汽车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40年消费流变
汽车的“出卖”
新消费ABC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