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拉美“转型正义”年

2010-05-30 07:52
南风窗 2010年26期
关键词:军政府威权毒枭

向 骏

选择性的“转型正义”不是正义,且可能导致社会无止境的价值冲突。拉丁美洲的“转型正义”值得持续观察。

10月27日因心脏病“猝死”的阿根廷前总统基什内尔,于2003至2007年总统任内曾力挽狂澜,领导阿根廷度过严重的经济危机,今年5月他更当选南美洲国家联盟首任秘书长,故死后享有相当哀荣。但较少被提及的是,他曾坚定地推动取消对1976至1983年军政府期间违反人权官员的赦免,促成2005年最高法院宣判先前的赦免违宪,阿根延司法机关也因此得以展开“转型正义”的追求。

所谓“转型正义”(Transitional iUStice),泛指新兴民主国家对过去威权政府暴行和不正义行为的弥补,通常具有司法、历史、行政、宪法、补偿等面向。简言之,即对过去的迫害者追究其罪行,清除历史不正义的象征及清算历史不正义的所得。然在探讨“集体不正义”时,须避免“选择性的审判”。由于历史是有延续性的,故选择性的“转型正义”不是正义,且可能导致礼会无止境的价值冲突。

“转型正义”包括“追溯正义”、“修复正义”和“应报正义”等内容。“追溯正义”探讨应否追溯过去威权时期的合法暴行及滥权,进而决定是否将行为者绳之以法;“修复正义”属刑法概念,系以被害人心理康复、重建为目标;“应报正义”则植基于“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概念,认为对过去加害者的报复应该符合比例原则。

1980及1990年代,东欧及拉美诸多国家从威权转为民主,“转型正义”也因此广被探讨。“国际转型正义中心”(ICTJ)于2001年3月1日在紐约正式成立,并迅速扩展到全球30余国。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与环境,“转型正义”的实践呈现不同的结果,2010年拉丁美洲多国案例说明如下。

其一为危地马拉前总统波蒂略(AffonsoAntonio Portillo)偷渡被捕。2000至2004年担任危地马拉总统的波蒂略因贪渎与洗钱罪名遭美国联邦法院通缉,今年1月26日企图由水路偷渡出境时遭逮捕,联合国“危地马拉反豁免特权委员会”负责人称该日是瓜国司法值得纪念的日子。美国上诉法院于10月签署对波蒂略的引渡令,但他须先面临瓜国司法对其盗用公款的审判。

其二为牙买加国会议员库克(ChristopherCoke)被引渡至美国受审。5月25日加勒,比海岛国牙买加总理戈定签署命令,同意将毒枭、国会议员库克引渡至美国受审。毒枭支持者上街持枪滥射并袭击警局,政府被迫宣布首都进入长达一个月的紧急状态。

其三为巴拿马前总统诺列加(ManuelNoriega)引渡至法国继续服刑。7月7日巴拿马前独裁者诺列加遭巴黎法院以1980年替哥伦比亚毒枭在法国洗钱为由判处7年徒刑,他在法国银行账户长期遭冻结的230万欧元则被法院没收。1989年美国出兵巴拿马以贩毒罪名逮捕诺列加,他在佛州迈阿密监狱服刑20年,今年4月刑期届满后又被引渡至法国继续受审、服刑。

其四为巴西起诉军政府时期谋杀、绑架案涉案人员。根据巴西总统府人权办公室的声明,1964年至1985年军政府期间遭杀害或失踪的超过450人,检察官认为1979年的《赦免法》不应使涉案人员免于法律制裁。11月4日,检察官对军政府期!间违反人权的4名官员提出告诉,包括曾对总统当选人罗塞英(Dihna Rousseff)施暴的前陆军上尉。罗塞荚于1965年至1970年加入地下反抗组织并担任其中一个派系的领导,该派系曾组织多起银行抢劫案。1970年她因颠覆罪被逮捕、受拷打,并入狱3年。岁塞芙明年就职后巴西司法机关应该会有更大的动作。

拉丁美洲的“转型正义”值得持续观察,不只因为罗塞芙就任巴西总统后的发腱,今年3月就职的乌拉丰总统何塞·穆希卡(Jose Muiica)在1973—1985年军政府期问曾经是游击队领袖及政治犯,因此对“转型正义”的追求也不遗余力。尽管该同于1989年及2009年两次公投中均保留了“赦免军政府执政团成员”的《期满法》,但下议院已于今年10月20日废止该法,乌国司法机关应可于短期内对军政府期间违反人权的案件展开调查。

猜你喜欢
军政府威权毒枭
威权人格的起源与演变——一个社会演化论的解释
《毒枭:墨西哥》续订第二季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与军政府关系演变及其原因探析
石本鏆太郎:日本毒枭八年的丑恶史
美担忧特朗普内阁成“军政府”
威权领导、员工沉默行为与员工绩效关系研究
泰国计划8月成立新政府
环境威权主义的到来
生死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