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盘点

2010-05-30 19:18
南风窗 2010年18期
关键词:陈晓黄光裕国美

杨 军

黄光裕VS陈晓

黄光裕和陈晓,当年国美的董事长和总裁,曾经是一对惺惺相惜的朋友。2006年,当陈晓创办的“永乐电器”在上市一年以后的2006年上半年,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时,为了避免“永乐中国”被国际资本全面接盘,永乐并入了国美,陈晓成了国美的总裁。2008年,当黄光裕身陷囹圄,国美摇摇欲坠,陈晓临危受命,接手国美董事长,力保国美度过难关。

也许在金钱面前、权力面前或不同的思维方式面前,兄弟总是要反目的,近段时间以来,黄光裕和陈晓的对决已是沸沸扬扬。黄光裕试图通过大股东身份,撤销陈晓在国美电器董事局的职务,陈晓担任董事会主席的国美电器则发布公告,表示已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针对黄光裕递交诉状,诉其2008年1月及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的行为。违反了公司董事的受信责任及信托责任,导致公司遭受经济损失。

国美的那些追随黄多年的元老们,在保持了若干天沉默之后,国美电器4位副总裁和财务总监联合接受记者采访,称将和公司共进退。但这被认为是陈在背后做了很多工作的结果。8月20日,国美董事局向全体员工发布的第二封公开信显示,国美董事局郑重表示,国美是该到了要思考是谁的国美的时候了。

这是家族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斗争,还是情义与利益的较量,外界不得而知。但双方的决裂和互相指责,带来的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黄本就身陷囹圄,如果再被诉成功,他还要面临香港法律的审判。外部对陈晓的评价也开始渐渐有些中立,从之前的扭转局势者,渐渐被视为公司危局的获益人,有人开始评价他“心眼多”、“聪明、有心计”、“以退为进”等等。最糟糕的是,在这样的对决之下,市场已经渐渐对国美失去了兴趣,刚刚有所缓和的国美可能面临更严峻的局面。

临时股东大会将在9月中旬召开,会上的投票结果将决定黄和陈的命运,这些天,双方都展开了频繁的媒体公关,并和机构投资者沟通,意在争夺各方支持。就目前来看,这场控制权争夺战最终结果如何仍然存在多种可能性。黄光裕胞妹黄秀虹与陈晓均称,已经赢得了机构投资者支持,自己会赢,对方会输。事情的发展,在公众看来,越来越富戏剧性。

创业板成长性堪忧

中国创业板截至8月18日,共有56家创业板公司公布上半年业绩。从已公布半年报的创业板公司情况看,创业板企业并未实现预期中的高增长,其净利润同比增速远逊于主板和中小板公司。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合计融资额超过700亿元。2010年第一季度,平均发行市盈率为78.07倍,第二季度发行市盈率达63.65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创业板如今业绩与之前大肆宣扬的高成长性存在一定差距。

创业板自2009年10月推出以来,已从最初的20余家上市公司发展到如今的107家。与此同时,估值水平从最初的110倍下滑到如今的80倍,缩水近三成。而且,11月创业板将迎来一波解禁潮,创业板的估值可能将继续下降。相比大中盘股当前二三十倍的市盈率,创业板50倍的水平也明显偏高。对于创业板的未来走势,相关机构投资者并不持积极态度。

自从美国的纳斯达克成就了微软,创业板便成为很多人希望创造神话的地方。虽然面临种种质疑和问题,创业板还是于去年底在中国闪亮登场了,挂牌之初,一家创业板公司的融资额竟然超过一家蓝筹股。当时媒体便惊呼,如果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盛名之下必然难副。一阵喧嚣之后,只能是泡沫的破灭。创业板的魅力在于未知的高成长性的前景,像微软那样可以超几何速度迅速做大,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所以既然是创业板,自然应当让投资者分享到创业板企业的成长收益,化解目前的高估值也要靠高成长,但是中国的创业板看上去并不那么像创业板,目前很多创业板公司在主业开拓方面并不是依赖于内生性动力和实力,很大程度上,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区别并不那么明显,这样一来,创业板似乎更像是圈钱的工具。

必和必拓图谋中国钾肥市场

中国钢铁行业的老对手必和必拓开始打起了中国钾肥市场的主意。据报道,北京时间8月18日,Potash Corp表示,公司收到必和必拓主动提出的每股130美元收购要约,但董事会以“严重低估”为由否决了这一提议。8月19日凌晨,必和必拓发布声明:发起敌意收购,向PotashCorp股东直接提出近400亿美元的出价。

2008年,全球钾盐消费53万吨。加拿大全境占全球53%的资源量,而Potash Corp一个公司的资源量,就占加拿大的30%~40%。Potash Corp并且持有中化化肥22.06%的股份,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同时,Potash Corp还向中化化肥供应钾肥以在中国进行分销。也就是说,必和必拓此举如果成功,也将间接进入中国钾肥市场。

敌意收购,是指收购公司在未经目标公司董事会允许,不管对方是否同意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收购活动。必和必拓此次敌意收购,采用的是狗熊式拥抱法。狗熊式拥抱,是一种主动的、公开的要约。收购方允诺以高价收购目标公司的股票,董事会出于义务必须把该要约向全体股东公布,而部分股东往往为其利益所吸引而向董事会施压要求其接受报价。从Potash Corp首席执行官的表态看,他们并不反对出售,而是“反对公司被偷走”。

矿商开始对农业、食品充满兴趣,反映了跨国巨头对于农业开始重视的普遍趋势。而作为农业和人口大国,中国对于相关行业的定价影响是巨大的。和铁矿石里的“中国因素”一样,自2005年中国加入谈判,钾肥价格也开始步入高价时代,带动中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一起飙升。

中国进入2010年之后。执政高层再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但跨国粮食企业已经开始进入中国。如果必和必拓的此次图谋成功,那么中国粮食生产的上游链条又多了一个可谓生猛的“幕后黑手”。中国钢铁业在铁矿石谈判上那痛苦的一幕幕,会不会在农业领域再次上演?

昆山凯达电子陷入苹果“回扣门”

最近,因为涉嫌向6家亚洲供应商泄露苹果公司机密,帮助这些厂商获得苹果合同,并获得超过100万美元的回扣,苹果37岁的全球采购经理迪瓦恩被美国联邦法院以涉嫌电子诈骗、洗黑钱和非法收受回扣等23项罪名起诉。苹果公司也就迪瓦恩的受贿行为提出了民事诉讼。

8月17日,迪瓦恩在联邦法院接受审讯时,否认在回扣案中存在犯罪行为。不过,涉案的位于昆山的中国凯达电子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台湾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月17日回应称,凯达电子的确向一家第三方中介机构支付“经纪回扣”,以换取苹果业务,凯达电子的掌门人以及参与事件的员工已经停职接受调查,并称该案发生在和硕收购凯达之前,但是拒绝承认凯达电子曾向迪瓦恩直接支付回扣。和硕公司财务主管乔纳森·常表示:“她认为她曾经是由于商业目的才付给迪瓦恩钱,而不是行贿。她是凯达电子公司的掌门人”。

据和硕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查尔斯·林表示,凯达电子公司生产机械零件和塑料件,通过向代理支付佣金而获得供货合同,像这些在和硕公司和业界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和硕公司没有通过行贿来获得供货合同。

和硕曾是全球第五大个人电脑制造商华碩的子公司。今年早些时候,随着华硕的注意力从代工制造转移到其自有品牌,和硕从华硕剥离。和硕在2008年进驻昆山凯达。

苹果公司现在是风波不断,危机处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年初是产品质量出现严重缺陷,苹果为其产品缺陷给予商品价格15%的现金补偿。后来,美国国会两名议员要求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就该公司最近对隐私权政策所进行的改动做出解释。而iPhone4于6月发布后,苹果收到大量用户关于天线信号接收问题的投诉,空前严重地“打击”了苹果美誉度。最终,苹果史蒂夫·乔布斯主持新闻发布会,承诺将向购买者免费提供手机套。而苹果负责iPhone硬件工程研发的高级副总裁马克·佩珀马斯特则离开了苹果。

猜你喜欢
陈晓黄光裕国美
5000亿元“小目标”国美能否实现?
黄光裕归来!
5000亿元“小目标”国美能否实现?
黄光裕还未归来,国美先与京东交好
简单车:争做汽车界的“国美”
编读往来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陈晓:表演比美女还有吸引力
素描黄光裕
Effect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Toluene over Copper Based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Sup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