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脉酸模果实不同部位中大黄素及白藜芦醇的含量分析

2010-06-01 12:22金桂花韩映晨徐莲花
中国药业 2010年10期
关键词:花被白藜芦醇黄素

金桂花,韩映晨,徐莲花

(吉林省延边食品药品检验所,吉林 延吉 133000)

毛脉酸模是蓼科酸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其中黑龙江省又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地区。毛脉酸模在民间以根入药,对淋病、上呼吸道感染、癣病和疮毒有确切疗效,但目前对毛脉酸模果实成分的含量研究报道极少。毛脉酸模中含有白藜芦醇及其苷等二苯乙烯类成分及大黄素等蒽醌类成分。白藜芦醇是植物界分布较广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活性[1-3]、抗氧化性和抗血小板活性,以及保肝利肝作用[4]、镇咳平喘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5]等。大黄素的生物活性表现在抑制胰酶作用[6]、抑菌、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7-10]、肝肾保护作用[11-12]及胃肠道双向调节作用[13],并且是很好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剂[14-15]。本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毛脉酸模果实不同部位(包括3个等级种子、果皮及花被片)中大黄素及白藜芦醇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为毛脉酸模果实及种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YoungLin高效液相色谱仪,YoungLin Autochro-2000型色谱工作站。大黄素对照品、白藜芦醇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批号分别为 110756-200110,111535-200301);甲醇、乙腈为色谱醇;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毛脉酸模种子为市售,采后室内自然阴干。按毛脉酸模种子的性状特征将其分为3个等级,并将3个等级的毛脉酸模种子、花被片及果皮分别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见表1。

表1 3个等级毛脉模种子清水浸酸种的发芽情况表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大黄素: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25∶75),柱温为40℃,流速为0.8 mL/min,进样量为10 μL,检测波长为254 nm。

白藜芦醇: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70∶30),柱温为40℃,流速为0.8 mL/min,进样量为10 μL,检测波长为365 nm。

图1 高效液相色谱图

2.2 溶液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毛脉酸模3个等级种子、花被片、果皮粉末(过80目筛)500 mg,加50%乙醇70 mL,索氏法提取4 h,过滤,蒸干。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25 mL,即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在6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大黄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14 mg的大黄素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在6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白藜芦醇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36 mg的白藜芦醇对照品溶液。

2.3 方法学考察

标准曲线绘制:精密吸取大黄素对照品溶液2,4,6,8,10 mL及白藜芦醇对照品溶液 1,2,3,4,5 μL,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以进样量 X(μg)为横坐标、峰面积 Y为纵坐标分别绘制标准曲线,白藜芦醇回归方程为 Y=8 106.06 X+62 574,r=0.999 8(n=5);大黄素回归方程为 Y=4 106.06X+102 416,r=0.999 7(n=5)。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份一等种子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10 h时进样,记录峰面积。结果大黄素的 RSD=1.3%(n=6),白藜芦醇的 RSD=0.8%(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0 h内稳定。

重现性试验:精密称取毛脉酸模一等种子粉末5份,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溶液并测定,记录峰面积。结果大黄素的 RSD=1.1% (n=5),白藜芦醇的 RSD=1.8% (n=5),表明方法重现性良好。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各对照品溶液10 μL,连续进样6次。大黄素和白藜芦醇峰面积的 RSD分别为1.6%和1.4%(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加样回收试验:精密称取毛脉酸模一等种子粉末一定量,加入一定量混合对照品溶液,按供试品溶液方法制备溶液并测定。结果见表2。

2.4 样品含量测定

取各样品,依法测定。结果见表3。可见,毛脉酸模种子中大黄素及白藜芦醇的含量与种子的发育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有关,一等种子中大黄素的含量较二、三等种子含量较高,大黄素在花被片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种子及果皮;白藜芦醇在一等种子中的含量颇高,而二、三等种子及花被片中未检测到其特征峰,果皮中含量较低。

表2 大黄素和白藜芦醇加样回收试验结果(n=6)

表3 毛脉酸模种子、花被片及果皮中大黄素、白藜芦醇的含量(‰)

3 讨论

种子中大黄素和白藜芦醇含量与种子的成熟度正相关,种子发育较成熟的,其含量也相应较高,即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与种子的生长及发育有关。由毛脉酸模果实不同部位中的大黄素和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可知,种子中大黄素和白藜芦醇的含量与种子的饱满度及发育程度有关,种子发育的好,子粒饱满,则其含量也会相应较高;相反,种子发育不成熟,子粒干瘪,其含量会较低甚至检测不到。

选择种子入药时,需尽量选择饱满的种子,以保证有效成分(活性成分)的含量及药效。此外,花被片及果皮中含有较多的大黄素,尤其是花被片中的大黄素含量几乎达到一等种子中大黄素含量的5倍,且花被片较种子易得,故当以大黄素为有效成分(活性成分)入药时,选用花被片较种子更佳。

二、三等种子及果皮中检测不到白藜芦醇成分的特征峰,分析其原因:一是种子中所含的白藜芦醇成分原本较少,二、三等种子的发育及饱满度均较一等种子差,故白藜芦醇成分的蓄积量则更少;二是由于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在植物体内或细胞中并不全部开放,而是定位于某一器官、组织、细胞或细胞器中并受到独立的调控,推测果皮中不存在白藜芦醇的次生代谢途径。在操作中,分离果皮与种子颇为困难,因此,生产中选择果实入药较种子更经济、简便。

[1]王 征,罗泽民,邓林伟.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机理和合成途径[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 (2):178-181.

[2]胡 跃,张苏展.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2,29 (3):174-176.

[3]闫 静,王振月.白藜芦醇及其甙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00 ,28 (2):39-40.

[4]童 平,张振涛.虎杖中白黎芦醇甙对脂质体脂质过氧化物的抑制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1991,26 (6):363.

[5]阴 健,郭立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435.

[6]焦东海,蒋小维,阮宜吾,等.全国首届大黄学术研讨会文献概述[J].中医杂志,1988,29 (11):66-68.

[7]李成林,叶于薇,孙菊英.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的抗菌活性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9,5(6):381-384.

[8]祁 红.大黄素的抗炎作用[J].中草药,1999,30(7):522-524.

[9]Chang CH,Lin CC,Yang JJ,et al.Antrinflammatory effect s of emodinfrom ventilago Ieiocarpa[J].Am J Chin Med,1996,24(2):139-142.

[10]王文俊,吴咸中,姚 智,等.大黄素、丹参素对单核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5,11(6):370-372.

[11]展玉涛,李定国,魏红山,等.大黄素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 (4):276-278.

[12]王 军,鲁 盈,杨汝春,等.大黄素防治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伤的实验研究[J]. 浙江医学,2000,22 (12):723-726.

[13]吕金胜,何凤慈,刘震东,等.大黄素对动物离体回肠收缩作用的影响[J].中国药业,2000,9(11):25-27.

[14]陈家坊,吴中亮.大黄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J].中草药,1991,22 (12):543-546.

[15]孙维广,廖慧丽,黄兆胜.蓼属药用植物化学与药理[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1,16 (3):101-105.

猜你喜欢
花被白藜芦醇黄素
石蒜 夏日里的一抹惊艳
穿越时光的黄素石楼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沙漠之花(大家拍世界)
氧化白藜芦醇对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的抑制作用
当药黄素对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漆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白藜芦醇,到底是何方神圣?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SIRT1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
白藜芦醇调节STAT3与miR-21表达抗肝癌作用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