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招标是道坎儿

2010-06-02 08:21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成品物流部副经理田海昌
中国储运 2010年2期
关键词:涨价中标运作

文/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成品物流部副经理 田海昌

物流招标是道坎儿

文/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成品物流部副经理 田海昌

招标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招标以其严肃的规则和组织形式为引进优秀供应商创造了条件,更是降低成本的一把利器;另一方面,残酷的价格竞争,使中标企业不得不以牺牲品质和效率为代价,可能给招标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和风险。

物流招标更是一件左右为难的事,因为物流招标是对“物流服务”这种无形商品的招标,后期的物流服务水平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效益背反”现象在物流行业也体现得更为明显,低成本必定带来低的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使得物流招标像是在走平衡木,偏左偏右都不行。

同时在物流招标问题上,招标企业的不同级别领导之间,以及财务、招标部门同物流部门之间经常会有一些分歧,因为企业高层往往更关注于成本利润指标,即节约了多少物流成本,正如文中的吉佳一样,认为这是见效最快、最有说服力的业绩。财务、招标部门也是唯成本是论,后期物流运作好坏与其几乎没啥关系。而物流部门的中层领导担负着具体物流运作能力好坏的巨大压力和风险,旺季发不出去货的心急如焚只有他们最有体会,任何关于发货速度慢、物流服务差的投诉都可能让他们面临下课的风险,没准还会让他们背上影响销售任务没有完成的黑锅,让他们有冤难申,所以物流部门不得不关注于物流质量和效率。

实际上这些分歧是不同人不同部门之间的博弈,根本上还是关于物流成本与效率的博弈,这种博弈的最好结果,不是高层领导或者财务、招标部门成功达到降价指标,也不是物流部门以质量和效率取胜,而是博弈到了让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价格,这个价格应该很接近整个区域内的物流市场平均价格。然而做物流的人都知道要想得到这个最完美的价格几乎是不可能的,以我的经验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首先,进行充分的物流市场调研和未来市场价格走势分析。招标企业掌握物流市场价格的真实资料。唯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规避风险。企业制定的降价或涨价目标一定要符合市场规律,仅凭主观或企业利润指标确定价格涨降幅度可能会给企业造成损失,所以了解了市场价格就等于有了标杆和指导,不至于太偏离了实际。

其次,制定全面而有差异化的招标规则。物流招标绝不能只比拼价格,而对其它条件没有限制,必须设定物流效率、物流质量、客户投诉次数等指标,明确中标企业若不能达到指标所需承担的巨额赔偿和责任。对于运输招标来说,由于各个运输线路的运作差异性很大,所以一般都需分线路招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准入条件和限制条件,比如限制某些线路参与竞标的企业必须有超过20辆自有车源。

第三,推行后备中标候选人制度。纵使在招标前如何严肃声明,有时也难免会有一些投标人获标心切,不按企业实际,不计后果,什么价钱都敢报,结果无法运作,这给招标企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在运输招标中,最好给每条线路都设定一个后备中标公司,一旦中标企业无法运作,可以转由后备中标公司运作。

最后,树立“有规必行、执规必严、违规必纠”的物流形象。以上规则和制度其实很多企业都已实施,但并没有起到多大效果,有些企业每年还是要遇到一些中标弃标,或者旺季被逼提价,或者物流公司运作效率差的问题,这大部分是因制度执行力差而引起,比如:对中标而弃标的物流公司没有按照规定扣除保证金;给旺季逼迫涨价的物流公司涨价;没有对不达到指标的物流公司进行严格处罚等等。我们也遇到过低价中标然后旺季逼迫涨价的情况,我们一直坚持不给其涨价,并立即通知后备中标公司做好准备,结果货发不出去,我们对其处以重罚后让后备公司来做,即使涨价也要涨给后备公司而不是逼迫涨价的公司,况且罚金还可以作为后备公司的涨价基金。所以,过硬的执行力才是做好物流的关键,可以减少物流公司的恶性竞标或不合作态度。

猜你喜欢
涨价中标运作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尿素涨价坐实的两个必要条件
工程中标信息
工程中标信息
乘风破浪,广日电梯第八次中标中城联盟联采
共享单车涨价只能是权宜之计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
PPP项目运作中的法律保障
让主诊医师负责制健康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