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性钢铁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二)

2010-06-03 07:20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康仲如李琳窦芙萍藏东祥
大众标准化 2010年9期
关键词:标准化体系标准

■ 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 康仲如 李琳 窦芙萍 藏东祥

流程性钢铁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二)

■ 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 康仲如 李琳 窦芙萍 藏东祥

流程性钢铁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对于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及技术进步都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标准机构、人员及培训

1.机构设置

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企业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企业应有一名最高管理者负责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按照GB/T 15496-2003标准7.1的要求确保以下标准化事项得到落实:

a)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有关强制性标准;

b)确定与本企业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任务和目标;

c)确定企业标准化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d)审批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和标准化活动经费;

e)组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审批企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

f)鼓励、表彰为企业标准化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对不认真贯彻执行标准,造成损失的责任者,进行惩戒。

2.机构职责

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可以单独设置企业标准化管理机构,也可以把企业标准化管理机构设在企业总工办,技术质量部。但不管机构人员如何设置,企业标准化机构都要履行以下职责:

a)确定并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强制性标准中与本企业相关的要求;

b)组织制定并落实企业标准化工作任务和方针,编制企业标准化规划、计划;

c)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做好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工作;

d)组织实施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e)对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

f)对本企业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企业标准复审;

g)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

h)组织标准化培训;

i)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建立标准档案,搜集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并及时提供使用部门;

j)承担或参加国家、行业和地方委托的有关标准制定和审定工作,参加国内、国际各类标准化活动。

3.机构工作内容

企业标准化机构是管理、协调、贯彻、检查企业标准化体系有效运行的职能部门,对全企业标准体系的运行、标准的宣贯、实施及标准体系的评价与改进负责。企业标准化机构的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a)规定标准化工作体制、组织机构、任务、职责、工作方法与要求等;

b)规定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复审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及具体要求;

c)规定实施标准及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原则、方法、要求、程序和分工;

d)规定标准及标准信息的搜集、管理、发布、使用、废止等方面的要求;

e)规定实施各级有关标准的程序和方法;

f)规定标准化规划、计划内容、工作程序和要求;

g)规定标准化培训的任务、目标、方法和程序;

h)规定标准化成果奖励工作程序和要求。

i)标准文本有效性检查。

4.企业标准化人员的培训

对企业各级标准化专(兼)职人员应进行标准化专门培训,培训须全面、正式。要向员工说明标准化培训的目的,帮助员工了解为何必须按一定的方式开展工作以及怎样处理实际操作中特定的问题。而且培训的内容必须具体,结合员工的岗位职责说明有关标准的适用办法。很多企业要求员工接受在线考核,以确定他们了解标准及其适用办法。根据企业具体实际情况各车间、各作业区、各生产工序、各生产班组都应设置专(兼)职企业标准化人员,以保证企业标准体系由上至下的顺畅。经过培训的企业标准化人员负责对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各级、各项标准的宣贯、实施、监督检查及对企业其他人员的标准化培训。

企业标准化人员应按以下要求进行培训:

a)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所从事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工作技能,经过培训取得标准化管理的上岗证;

b)熟悉并能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

c)熟悉本企业生产、技术、经营及管理现状,具备了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

d)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计算机应用及文字表达能力。

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与改进

为保证企业标准化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以及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每两年企业应对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有效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自我评价。

1.评价的程序

企业进行标准体系评价应制定本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与改进控制程序”文件。并应以企业标准的形式在企业正式发布。按照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与改进控制程序”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由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最高管理者负总责,由企业标准化专职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包括制定评价计划,成立评价小组,评价文件、材料的准备,评价实施,编制自我评价报告和不合格报告,评价结果的处理,企业标准体系相关内容的改进)。

2.评价内容

按GB/T 19272-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的要求,确定企业总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有效性是否满足要求,企业标准化机构及专(兼)职标准化人员是否满足企业标准化工作要求。企业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是否适宜;企业标准化全员培训的内容是否满足及符合工作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是否需要补充、修改,各项标准的宣贯是否到位及符合规定;企业标准化体系的运行和其他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否发挥出了各自的作用,各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之间还存在哪些不顺畅的环节和节点。

3.自我评价的实施

自我评价的实施应包括:自我评价计划、评价检查记录表、评价首次会议、现场评价、自我评价报告、评价末次会议、评价文件和评价记录的移交、纠正措施及实施、对纠正措施的跟踪及验证。

4.改进

持续改进是企业不断完善经营、管理,实施企业最终目标的有效办法,持续改进应按照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管理模式进行。

改进应包括:日常改进,实施改进的信息、数据的搜集、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评价、确认后的改进,管理评审(对企业运行的各项管理体系的评审)。

企业标准化体系通过实施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的闭环运行系统,通过此闭环系统的良好运行,将会为企业的不断发展、技术进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流程性钢铁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对于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及技术进步都是十分必要的,而要做好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还应加强如下工作:

(1)钢铁企业应加强并提升领导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企业应设立一名最高管理者负责企业标准化工作,从组织领导上保证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设立专门机构及标准化专(兼)职人员。企业的标准化活动,不是企业中的某一个部门的独立活动,而是各个部门都要参与的一项整体性活动。为使标准化活动过程和程序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确保标准化活动进行的正常有序。应完善标准化管理制度,建立起标准化网络及管理机构,明确其职责和权限。确定企业标准化的工作方针、目标和任务,从制度上确保企业标准化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配套健全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体系。

(2)钢铁企业应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企业标准化体系。企业标准体系是包括技术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及管理标准体系的一个有机整体。企业标准体系是在企业方针、目标和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形成的。钢铁企业所制订的标准在内部环境中应以自身的流程性生产技术标准为主,在外部环境中应一方面要满足用户要求,另一方面顺应市场的需要,这就要求做到随时掌握市场动向,及时制修订标准,满足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以增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3)钢铁企业应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三证合一”认证与日常管理紧密联系,杜绝“两张皮”现象,使企业标准化工作与质量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效益是标准化工作的目的,而质量是企业效益的关键,要实现高质量,就要使用标准化这一手段,标准化是确保和提高质量的过程,而质量管理是贯彻标准的实践,以标准化工作为基础,加强质量管理。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可以推动标准的贯彻执行和标准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可以使标准化工作和质量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发挥两个体系的作用,并使其适合企业的发展需要。

(4)钢铁企业应积极培养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标准化人才队伍。未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标准的竞争,企业应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掌握现代化信息管理和标准业务知识的标准化专(兼)职人才队伍。对他们进行专门的标准业务知识培训,使之熟悉并掌握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标准化原理,掌握国内外标准化工作动态,具备标准的制订、修订、实施及标准化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并不断地引进标准化优秀人才,使企业标准化工作为企业的发展真正发挥出作用。

(5)钢铁企业应积极参与地方标准化工作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及国际专业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力度,提升企业和国家的地位和形象。要做好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收集、管理、宣贯培训、检查落实、数据存储等工作。标准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执行,才能发挥其作用。对标准的贯彻实施,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保证体系,规定考核的内容、做法和要求,同时把经济责任制考核和标准化工作考核融为一体,将各部门及个人执行标准的好坏同经济利益直接挂钩,使标准化管理落实到实处。

(6)钢铁企业应加强培训提升全员标准化意识。企业标准化是一项企业全员参加的工作,要搞好企业标准化工作,就必须对企业全员进行标准化培训。通过各种渠道让员工参加各层次的国家标准、企业标准、企业操作规程规范及相关各类法规、制度的培训、宣传活动,邀请专家进行标准化知识讲座,在技术培训中宣贯基础标准,宣传普及标准化知识,增强标准化意识,使企业全员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自觉运用标准化手段开拓市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从而增强标准化意识和贯彻标准的自觉性。

本文系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项目(2006-SS-015)

猜你喜欢
标准化体系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