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瓜引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2010-06-08 13:05高大可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15期
关键词:长兴种苗有机肥

高大可,艾 辛

(1.桃江县农业局,湖南 益阳 413400;2.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吊瓜,学名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属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各省,原为野生植物,近年经人工驯化后开始人工栽培[1]。吊瓜具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根、果、皮、种子历来就作为药材使用;吊瓜种子营养丰富,香味浓郁,不饱和脂肪酸高,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功能性休闲食品,收获种子也是目前种植吊瓜的主要目的之一[2-4]。吊瓜种植效益好,在我国中部几省日益受到重视,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途径[2]。为了满足湖南省生产上对吊瓜栽培技术的需要,桃江县农业局从2005年开始进行吊瓜引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为湖南省吊瓜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桃江县沾溪乡长田坊村吊瓜基地进行,基地土壤为红壤。2005年3月从浙江的长兴、安吉,安徽泾县、江西婺源引进当地栽培的吊瓜种苗,选择生长1 a的健壮、无病虫害的良种吊瓜苗引种。栽培密度试验和施肥试验所用材料均为从长兴引进的吊瓜种苗。

1.2 试验设计

在整好的畦面上,挖9 cm深的穴,每穴种植1个块根,覆盖细土厚5 cm,用脚踩实,再覆盖地膜。于幼苗出土后,破膜开孔,引苗出膜。采用棚架式栽培方式。春季出苗后,每株留1~2个健壮茎作主茎。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保持田间无杂草。除施肥试验外,其他试验在栽培前和每年冬季各施基肥1次,施肥量为充分腐熟的禽畜肥等有机肥1 000 kg/667m2,钙镁磷肥 40 kg/667m2,饼肥 40 kg/667m2,硫酸钾肥20 kg/667m2。

1.2.1 吊瓜品种引种栽培试验 2005年开始在基地进行4种吊瓜的引种试验。小区面积为333.33 m2。2005年种植密度为200株/667m2,2006年调为100株/667m2,2007为50株/667m2。雌雄比例保持为10∶1。每处理设3次重复。

1.2.2 栽培密度试验 栽培密度试验设3种栽培密度,分别为 70、50、30 株/667m2,3 次重复,每小区面积667m2,其他栽培管理按常规进行。

1.2.3 肥料试验 肥料试验设2个处理。高肥处理:施禽畜肥等有机肥1 000 kg/667m2,钙镁磷肥40 kg/667m2,饼肥 40 kg/667m2,硫酸钾肥 20 kg/667m2;低肥处理:施禽畜肥等有机肥500 kg/667m2,钙镁磷肥20 kg/667m2,硫酸钾肥20 kg/667m2。小区面积为667 m2。除施肥用量不同外,其他栽培管理一致。

1.3 观测和统计分析

在9月中旬吊瓜成熟期对每个试验区进行对角五点取样,每点范围为4 m×5 m(即以4个立柱为角的1方格)随机抽取成熟果10个,记录果实大小、单果种子数;清洗取出种子,烘干称重,计算出种子千粒重。同时记录每年的实际种子产量。应用DPS统计软件,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吊瓜引种试验结果

从表1可知,长兴吊瓜的果实最大,单果种子粒数最多,千粒重最大,子粒饱满,符合市场的要求。长兴吊瓜在引种栽培的3 a中,每年的产量均高于从其他三地引入的品种,比最低产量高出18.52%。以2007年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2),长兴吊瓜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吊瓜的产量;泾县吊瓜产量和婺源吊瓜产量之间未达到显著差异,可见从长兴引入的品种符合高产栽培的要求。

表1 不同品种的果实和种子性状比较

表2 不同品种产量比较 (kg/667m2)

2.2 吊瓜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2007年吊瓜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3)表明,种植密度以50株/667m2产量最高。方差分析显示,3种密度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生产上以选择50株/667m2的种植密度为宜。

表3 吊瓜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2.3 施肥水平对吊瓜产量的影响

2006~2008年每年收获的吊瓜产量见表4,高施肥水平的吊瓜产量比低施肥水平的产量高,2008年增产达到14.4 kg/667m2。从表4中可知,高施肥水平的成本比低施肥水平的增加66.7元/667m2,但效益有更大幅度的提高,2006~2008年每 年 增 加 效 益 达 分 别 为 199.4、320.5、394.1元/667m2。吊瓜是多年生作物,需要充足的养分才能达到高产。试验表明,要实现吊瓜的高产,必须施足基肥,重施有机肥。

表4 吊瓜施肥量对产量和生产效益的影响

3 结论

湖南桃江部分农民的引种情况表明,吊瓜品种对产量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其产量差异较大。本试验结果显示,从浙江长兴引进的品种,其种子性状、产量等方面都优于从其他地区引进的品种。但在试验过程中,仍可明显观察到即使表现最好的长兴吊瓜也存在种苗株间一致性较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果实大小、坐果率、单果种子数、病毒病抗性等方面。在今后的研究和生产中,应注意新品种的选育和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在生产上推广优良种苗。

吊瓜栽培的规范化技术体系研究目前报道较少,各地在栽培密度和肥水管理等栽培技术上有一定的差异[5-8]。从本试验的初步研究结果看,吊瓜的栽培密度应以50株/667m2为好,产量较高,30株/667m2的产量最低,但当密度达到70株/667m2时,产量反而下降。栽培密度过稀,棚架空间不能在有效生产时间内得到充分利用而密度过高,若未能及时进行植株调整,由于过多茎叶的相互覆盖,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也同样达不到高产的目的。吊瓜茎叶生长旺盛,生长时间长,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本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多施肥料,尤其是多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吊瓜的产量和品质。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七十三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18-257.

[2] 赵伯涛,吴晓荣,张卫明,等.长兴吊瓜及其栽培和产业发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6):1-4.

[3] 李彩琴.长兴吊瓜[J].上海蔬菜,2004,(1):1.

[4] 杜校军,沈信元,宋阿明,等.绿色保健瓜果——栝楼[J].宁波农业科技,2004,(1):28-29.

[5] 陈军法,熊战苏.无公害吊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2):44-45.

[6] 刘秋萍,任 玲,任春松.丘陵山区吊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5,(6):97.

[7] 夏金保.浅谈吊瓜栽培中的土肥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8,(4):84-85.

[8] 李振平.吊瓜高产栽培技术小结[J].丽水农业科技,2008,(3):32-33.

猜你喜欢
长兴种苗有机肥
以长兴百叶龙文化为例谈非遗的视频化传播策略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长兴古银杏长廊之旅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
长兴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省级试点
美丽的长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