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概念演变的中外历史概述

2010-06-19 06:28范文明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5期
关键词:和谐事物发展

范文明

(湖北经济学院 武汉 430205)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以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其实,“和谐”概念在中外历史上已经多次出现,是人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来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和谐”的阐释

在中国,“和谐社会”的术语虽然流行于今天,但“和谐”概念却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和”字,此后的中国古代先人,为了自己美好的理想,曾不断地对其阐述发挥。《国语·郑语》中曾提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1],这就详尽地指出“和”在构成事物方面的作用。《管子》、《尚书》等古代典籍也对“和”字做出了精辟的见解。儒家经典对“和”阐述更加精辟,“礼之用,和为贵”[2],“有教无类”[3],用“六艺”作为其教育实践的内容,尊重个性,培养人格,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中庸》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4]的主张,这些都表明对“和”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我国汉代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当中对“和”的解释为:“和,相应也。”[5]即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配合要和谐一致。《辞源》则把“和”解释为和顺、谐和、调和,这是从“和”字本身就包含“谐”的含义角度而言的。与此同时,我国古代社会同样对“谐”字也有一定的探讨和研究:“谐”从言皆声,本义和谐,具有协调、融和的含义。如《左传·襄公十一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6]其中,“谐”的意思是:和谐、融洽的意思;在现代汉语当中“谐”的意思则有如下几个方面:(1)和谐(2)诙谐(3)事情办妥,在这里,“和”与“谐”同义,“和谐”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广雅·释诂三》把“和”与“谐”当作同一含义解释的。

上面只是单从“和”与“谐”两字来说明其“和谐”的含义。事实上,从古至今的中国贤者更多是从“和谐”一词的综合角度来论证其含义的。汉代儒生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7]说的是人和天的关系,其实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晋书挚虞传》:“夫任一人则专,任数人则相倚,政专则和谐,相倚则违戾。”[8]宋代朱熹则主张“天理”,认为“天理只是仁义理智之总名,仁义理智便是天理之件数。”[9]看来,儒家天人合一的观点,已经明确超出了现实的大自然的天,“天人合一”的关系,是要探讨整个自然体系与人间现实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实际上含有人类发展要顺从大自然之规律之意,因为这样才能造成一个和谐的环境,从而有利于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社会发展。明代王守仁认为教育中的和谐思想乃是对学生“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10]虽然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但其通过和谐环境潜移默化教育学生的意义还是十分明了的。近代维新变法思想家康有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学生要在德智体几方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思想;新儒家代表冯友兰则认为:“和谐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状态。”[11]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强调教育之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身心两方面均获得和谐发展的“完全之人物”[12]。“和谐”在《辞海》中解释为“协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配合适当”和“匀称”之意。这些都说明人们对和谐教育的重视,是非常值得今天的人们深思的。

现代专家学者对“和谐”概念也有其独特解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贝尔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阿诺·彭齐业斯专题写了一本书《和谐》。他认为:世界经济在经历“数量时代”、“质量时代”之后,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和谐时代”;“和谐是事物本质中差异面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它是反映矛盾统一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立面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协调性、一致性、平衡性、完整性和合乎规律性的辩证法范畴,它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形式之一。”[13]另外,还有很多关于“和谐”的解释,如:“和谐的思想,强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14];和谐“既指事物的状态,又指此物与彼物的关系……‘和’就是‘中和’,既不多,又不少,恰到好处……‘谐’即‘谐调’,指事物间相宜相生、相辅相成、和衷共济的状态或者关系。所谓和谐,就是在‘中和’的前提下,事物的状态或者关系,达到了相宜相生、相辅相成、和衷共济的美妙境界。”[15]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16]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中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17]

诸如上述种种“和谐”的定义,“和谐”的含义愈来愈丰富,已经涉及到大而关乎国家、民族、社会的长治久安,小到个人生活、心理、人际关系的协调和融洽等各方面。“和谐”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古迄今向往期盼的目标。

二、西方历史名人对“和谐”的阐释

人类对和谐生活的追求是有共性的。中华民族讲求“和谐”的同时,西方国家的人民自古以来也没有停止对“和谐”的探求,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第一次提出了和谐范畴,在对音乐、数学的研究中,他们认为“声音的和谐是由数的比例关系所决定的”[18]。其名言:“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的——和谐!”[19]认为:数之间有一种和谐的比例和结构关系,并由此将这一和谐关系扩大到整个宇宙,整个宇宙都按照这一规律和谐地运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三位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人们誉为古希腊“三杰”。在他们的论著中,都提到了和谐发展的观点。苏格拉底之“美德即知识”以及发展人的智力的思想,实际上就是一种具有早期“和谐精神”的教育思想;柏拉图说:“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20]但他所说的音乐“实际上是文学、诗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总称。它既重视和声(和谐的声音,声学)、曲调、节奏、旋律、音韵的优美和谐,也重视文学、故事、童话、寓言内容的健美丰富。他认为,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21]即从人的精神和身体上两方面来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亚里士多德主张人的理性应该完美发展,认为人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身体发展阶段,继之情感或欲望处于显著发展阶段,最后为理性发展占支配地位阶段;近代教育之父夸美纽斯断言“人不过是身心两方面的一种和谐而已”,“我们可以豪不迟疑地说,人人都应该祈求自己具有一个健康的心灵,存在一个健康的身体里面”。[22]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家洛克、卢梭等也极力倡导和开展和谐教育,以此来要求人格完善、能力健全的人。另外,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立和谐观”,认为和谐中包含着更多的不和谐,“结合物既是整个的,又不是整个的;既是协调的,又不是协调的;既是和谐的,又是不和谐的”,[23]“看不见的和谐比看见的和谐更好”。[24]他指出“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25]阐明了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斗争,说明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竞争又和谐相连,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但是,在西方最为科学地论证“和谐”理论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在《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中,设计了未来和谐社会的蓝图——共产主义。

总之,无论东西方的人们如何认识,和谐都体现了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它是人类共同向往的一种既有不同差异,但又能和谐、融洽地共生的事物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古今中外人们共同的价值趋向,是人类理想的最高境界;是以承认个性和差异为前提的辨证和谐;是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理想和谐;是事物内部诸要素均衡统一、协调发展的理性和谐;是既承认各自优劣,又不断和平共生的动态和谐。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26]。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之中,和谐理论作为具有人类普世价值的理想追求,已经深深扎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之中,其反应的内容也将随着世界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和变化。

[1]薛安勤、王连生注译.国语译注 [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662.

[2]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

[3]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94.

[4]陈襄民,刘太祥等注译,五经四书全译[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3031.

[5](汉)许慎,(宋)徐铉校定,王宏源新勘,说文解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9.

[6]古汉语字典.[Z]四川:巴蜀书社,1998.674.

[7]古汉语字典.[Z]四川:巴蜀书社,1998.688.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22.

[9](宋)黎德清编,朱子语类卷六[M].中华书局,1986.116

[10]于民雄注,顾久译,传习录全译[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76.

[1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6.

[12]付傑编校,王国维论学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49.

[13]刘光:论和谐概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

[14]范士龙.和谐师生关系的促进策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A].2007年5月,第4页。

[15]易超.论和谐[J].探索,2004,(2).

[16]高清海.文史哲百科词典[Z].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480。

[17]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65.

[18]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 1 卷)[M].北京:商务印书局,1981:39

[19]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2:37.

[20]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0.

[21]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1)[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87,194.

[22]单中惠主编.西方教育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89

[23]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局 1981:38.

[24]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6.

[2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局1961:178.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4.

猜你喜欢
和谐事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