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早疫病的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

2010-06-19 08:59郑敏娜韩志顺
中国马铃薯 2010年4期
关键词:病斑防治效果粉剂

杨 富,郑敏娜,韩志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 大同 037008)

马铃薯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经济效益可观,其用途从以主粮和蔬菜为主逐渐转向以加工业为主,所以其栽培面积迅速增加。目前我国马铃薯栽培面积500万hm2,年产量约7000万t,居世界第一,且需求量还在不断增加[1]。山西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 45万hm2,近年来马铃薯早疫病普遍流行,每年给马铃薯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使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有所下降。

马铃薯早疫病是一种对马铃薯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2],该病原菌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叶片,也可危害茎和薯块。茎、叶发病,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上有黑色同心轮纹,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病斑正面产生黑色霉层。薯块发病,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病斑下组织干腐变褐。该病在全国各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且近年呈上升趋势,有的地区危害程度不亚于晚疫病[3]。目前生产上除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薯外,化学防治仍然是减轻该病的关键措施,对发病田主要采用田间喷药方法[4]。为了正确选择适宜的无公害药剂,保护环境,提高防治效果,我们于2009年进行了马铃薯早疫病无公害杀菌剂的筛选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马铃薯品种紫花白。

供试药剂为:①25%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倍(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②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2000倍(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③60%氟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沈阳化工研究院实验厂),④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⑤53%金雷多米尔-锰锌水分散颗粒剂800倍(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河北胜源化工有限公司),⑦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江苏新沂农药有限公司生产),⑧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江苏永联集团公司江阴农药厂)。⑨CK为清水对照。

1.2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9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24 m2(4 m×6 m),共27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四周设保护行。

试验在山西省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试验地内进行,试验地土壤、肥力、水分条件一致,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基本一致。马铃薯早疫病发生初期开始施第1次药,间隔 7 d施第2次药,共施药2次。采用背负式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进行茎叶均匀喷雾,用药液量每公顷675 kg。

1.3 田间调查

调查方法采用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固定调查3株,调查全部叶片数,每小区共查15株。第1次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1次施药后7 d、第2次施药后10 d调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效,并用方差分析各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1.4 马铃薯早疫病分级标准

0级:叶片无病斑;1级:个别叶片上出现病斑;3级:1/3以下的叶片上出现病斑;5级:1/2的叶片上出现病斑;7级;几乎所有叶片上都出现病斑;9级:全部叶片霉烂,植株无绿色部分。

1.5 计算公式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各级病叶级数)/(调查叶片数×最高病级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指数-处理区病指数)/对照区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知,8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均起到了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处理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在第1次施药后7 d的调查平均防效分别为80.11%、75.43%、82.12%、70.24%、64.18%、62.32%、63.28%、56.86%;在第2次施药后10 d的调查平均防效分别为87.71%、81.26%、84.13%、74.76%、70.31%、65.14%、64.39%、58.37%。2次施药后,试验处理①、③、②3个处理的防效值均明显高于其它试验处理的防效值。方差分析表明,2次施药后,处理①、③、②与其它4个处理(④除外)之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①、③、②三种药剂处理可防止和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对马铃薯早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余处理的防效均相对较低。

表1 8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防效Table1 Field control efficiency of 8 fungicides to potato early blight

3 讨论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证明,各处理药剂均未出现药害,防治效果良好,其中,25%阿米西达 1000倍、60%氟吗啉·代森锰锌600倍。和52.5%抑快净2000倍对防治马铃薯早疫病具有较明显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而且在药剂的试验剂量范围内对马铃薯生长安全,因此,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本试验中的药剂在马铃薯早疫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期)使用效果最好,结合当地环境条件,间隔7 d,连续喷施2~3次,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进行药剂喷施时,需做到药剂喷雾均匀周到。此外,为了避免同一种药剂产生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效,应进行不同药剂间交替轮换使用。

[1]魏延安.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J].世界农业,2005(3):29-32.

[2]李先平.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筛选[J].中国马铃薯,2004,18(3):147-149.

[3]杨殿贤,苑风瑞.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田间药效试验[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7,28(8):28-29.

[4]魏秀岩,宫占元,李杰,等.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田间防效的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2007,21(2):90-91.

猜你喜欢
病斑防治效果粉剂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核桃叶斑病发生动态及病情扩展进程研究初报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小麦返青期除草剂防治效果试验
苹果树腐烂病斑季节扩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