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

2010-06-19 08:12蒋晓艳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3期
关键词:馆藏图书图书馆

蒋晓艳

(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1 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方式渐趋多样化,服务功能日趋加强。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对图书馆日益提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加强党校这个培养党员干部的理论阵地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共识。只有更好地了解和分析读者借阅倾向以及需求状况,调整采购方向和藏书结构,提高馆藏质量和利用率;了解读者对网络信息的需求现状,才能为开发电子图书馆,加强图书馆网络建设,整合图书馆信息资源,促进图书馆的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笔者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采取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共收回反馈意见及建议201份。针对反馈意见,笔者组织专人对反馈意见进行了核对、审查、统计,同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汇总(见表1)。

表1 图书馆事业发展调查表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在图书馆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观念陈旧,专业水平及服务技能较差

影响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一大因素是观念陈旧,专业水平及服务技能较差。由于观念陈旧,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的影响是渐进的,其结果是十分危险的。理念的创新直接影响了实际工作的创新及工作效果。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紧跟时代步伐,既不能抱着传统不变,也不能丢掉传统而迷失方向。当前,图书馆事业面临着挑战,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图书载体的管理完善等等,都需要图书馆工作者要有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准备,并敢于以新的观念去迎接当前的挑战。

1.2 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技术问题

数字图书馆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也是图书馆管理者研究的热门课题。然而,数字图书馆的复杂性给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增加了很大难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研究尤为欠缺。单纯就技术而言,存在电子文件对计算机的高度依赖与计算机性能的飞速发展、计算机部件快速淘汰所产生的矛盾,电子文件运行对各种程序的高度依赖与新程序不断推出、旧版本被快速淘汰所产生的矛盾。若干年后,当打开数字图书馆里的电子文件时,发现原来的电子文件由于版本过低,或是缺乏相应程序支持,导致其无法打开,这绝非是多余的担心。电子文件格式繁多且缺乏互通性,给今后利用带来难以预见的困难。不同格式电子文件需要不同程序的支持,电子文件格式的复杂性给管理、利用、开发带来难以预见的问题。对此,除了采用主流办公软件及常用文件格式储存、定期检测和转换电子文件格式外,最好的办法还要寓保存于利用中,在利用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以当前最新版本格式转存,这样可以使电子文件达到顺利升级的目的。对于仅有电子文件而没有纸质文件,应该打印纸质文件,在数年之后,可能真正经得起考验的还是纸质文件。从图书管理者自身分析,传统的图书管理技术面对当前飞速发展的科技有可能被淘汰的危险。

2 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图书管理摆脱了以前完全手工管理模式,电子图书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图书管理正从传统的实体管理向无形数字化领域迈进,图书管理只有紧追时代步伐,不断创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转变观念,更新图书管理设备,加大投入,完备硬件设施,为图书馆配备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建立一套完整、成熟的图书馆管理机制,坚持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从容应对电子档案、信息技术、新型图书载体等等方面的挑战,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

2.1 管理制度的创新

图书馆管理工作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一是通过引进和岗位技能培训,建立专业图书馆管理队伍;二是图书馆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化,并同工作绩效考评挂钩;三是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四是集成员馆的优秀图书馆管理人员组成虚拟团体,实现人才资金共享。

2.2 技术手段的创新

2.2.1 全面推行电子图书馆建设

全面推行电子图书馆建设,把馆藏图书制作成电子文件进行管理,既可以丰富图书馆藏,又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在设备和技术上的优势。同时,也可以成为构筑图书馆网上数据库的检索中心、提供专业服务、保证电子文件安全、实现馆藏图书网络查询、馆藏资源共享以及实现图书馆信息管理现代化的基础。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三位一体的应用,加之管理系统、检索系统的完善与高效运作,确保图书馆始终站在利用先进网络技术的前沿,其现代化的信息服务能力无可估量。

2.2.2 借助数字信息技术,提高电子图书管理水平

目前,各类图书馆都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馆藏图书的数字化,公开的文献信息资料中隐藏着许多有价值的资料,而图书馆是连续、系统、完整搜集并积极利用文献信息资料的得天独厚的载体。尤其是随着光盘数据库、磁盘音像制品等非印刷型文献资料的与日俱增,以及网络信息资料的愈益丰富,“馆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任何一个企业或其他信息机构望尘莫及的。对馆藏图书、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完成馆藏图书数据库建设,构筑数字化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电子图书的管理水平。

2.3 图书馆服务的创新

2.3.1 加强图书馆的服务管理

现代化图书馆的服务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知识含量新的服务。相应地聚集了一批具备良好的信息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语水平较高,计算机使用操作能力强,并且积累了搜集、整理、查询、分析信息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他们既可以利用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感兴趣的信息,并根据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还可以采用特有的资料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为读者提供针对性强的高质量调研报告。

总之,图书馆事业实现科学发展是新形势的需要,是满足广大读者精神需要的重要途径。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观念,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创建和谐的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图书馆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除了加强传统的图书馆服务,还要向多元化、开放化发展。在自身建设上,图书馆要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为他们提供网络信息检索知识的进修机会,力求做到以高素质的人员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在为读者服务方面,加强对读者工作的研究,探索读者工作的新途径,开创读者工作的新局面。

[1]王子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几个具体提案[J].图书与情报,2007,(2).

[2]吕鸿玲.网络信息时代基层图书馆的现状与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4).

[3]赵满萍.图书馆服务理念之我见[J].教学与管理,2005,(3).

[4]张丽杰.浅谈图书馆服务的原则[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1).

[5]王家荣.全国党校图书馆网站建设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3).

[6]陈文娣.论以人为本的和谐图书馆建设[J].现代工贸商业,2009,(1).

猜你喜欢
馆藏图书图书馆
馆藏
图书推荐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