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R.c-erbB-2和P53基因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0-06-20 06:42张春梅刘英文张菡
中外医疗 2010年26期
关键词:癌基因浸润性淋巴结

张春梅 刘英文 张菡

(山东省寿光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寿光 262700)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仅次于胃癌和肺癌。在欧美国家也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已成为女性发病首位的恶性肿瘤。目前ER、PR与乳腺癌的预后和内分泌治疗的关系已得到公认,已作为乳腺癌的常规检查项目。原癌基因蛋白c-erbB-2,P5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与肿瘤的发生、分化、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本文回顾分析山东省立医院2006年至2007年间496例浸润性癌组织中ER.PR.c-erbB-2、P53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96例乳腺癌标本为我院2006年至2007年乳腺癌手术中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年龄为24~80岁,平均50.75岁。全部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后免疫组化检ER、PR、cerbB-2、P53基因并结合WHO的分类方法,对其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表1 浸润性乳腺癌ER.PR.c-erbB-2、P5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结果统计

1.2 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采用S-P法,设阳性和阴性对照,DAB显色,光镜观察,所用试剂均购自上海长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阳性结果判定

ER、PR采用阳性百分比计数法,计数500个肿瘤细胞内每100个肿瘤细胞中阳性肿瘤细胞数。≥15%为阳性,阳性细胞着色部位,位于肿瘤细胞核内成均匀棕黄色颗粒,灶性及散在分布,部分病例核膜亦可着色,背景清晰。c-erbB-2阳性部位在胞膜及胞浆,P53基因阳性部位在胞核,其阳性数占10%~25%为(+);25%~50%为(++);>50%为(+++);<10%为阴性。

表2 ER.PR.cerbB-2、P53基因在浸润性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χ2检验。

2 结果

2.1 ER.PR.c-erbB-2、P53基因与浸润性乳腺癌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ER、PR在淋巴结有转移的浸润性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37%、48.23%明显低于淋巴结未转移表达率,分别为73.03%、69.7%,而c-erbB-2,P53基因则在淋巴结转移的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率分别为50.2%、37.65%,表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的表达率分别为36.93%、19.5%,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2.2 ER.PR.cerb-2、P53基因在浸润性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表2)

从表2中可见ER、PR阳性时,c-erbB-2阳性率分别为33.41%,36.84%,而ER、PR阴性时,c-erbB-2阳性率分别为53.85%,45.83%,P53基因的情况与c-erbB-2相似,差异具显著性(P<0.05),呈负相关。

3 讨论

3.1 ER、P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中的甾体激素受体,对乳腺癌的生长,分化有调节作用

PR是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结合诱导的产物,其合成数量与雌激素受体复合体移位于细胞核内的数量成平衡关系,大多数乳腺癌呈激素依赖性。在Goldhirsch.A等[1]分析的病例中,60%~80%的原发性乳腺癌的ER阳性,其中一半以上同时表达PR。ER和PR表达有一致性。国内报道的ER、PR同步性较高,姚先莹[2~5]等的研究结果显示,ER阳性病人80%~90%同时PR阳性表达。本实验的浸润性乳腺癌病例标本为随即选材,ER阳性病人中同时有266例PR阳性,ER、PR阳性表达同步较高(58.87%),表明ER和PR表达确实有较高的一致性,其检测对判断预后,指导内分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研究证实,ER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者,且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较少,对PR在乳腺癌中的研究也有类似的报道,但也有相反的观点。

3.2 C-erbB-2/neu(HER/neu)是一种原癌基因

Neu癌基因编码P185磷酸蛋白是Ⅰ型酪氨酸激酶受体,与P53同位于第17号染色体。C-erbB-2/neu编码的跨膜生长因子受体是EGFR家族成员,c-erbB-2具有细胞内酪氨酸激酶样活性,在胚胎发育形成及上皮分化中有一定作用。在人类组织的上皮细胞中有广泛表达。C-erbB-2在人乳腺、卵巢、肺、前列腺、子宫内膜等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它同乳腺癌的生成及演进有关系,过度表达可致肿瘤的发生[2]。Hunes等[4]报道,c-erbB-2在25%~30%的乳腺癌中表达,恶性度较高的浸润性癌表达率较高,有很多报道c-erbB-2在乳腺癌的过度表达与癌的分化,组织学类型,分级及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和病人的预后等因素有关。淋巴结转移为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c-erbB-2同步于淋巴结转移。本组病例有淋巴结转移者为50.2%,而无淋巴结转移的为36.93%,有淋巴结转移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提示c-erbB-2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之一,另外强阳性者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与预后关系较为肯定。在我们的研究中,c-erbB-2阳性表达Ⅰ、Ⅱ、Ⅲ级之间呈明显上升趋势[6]。P53基因是抑癌基因,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抑癌基因P53的功能丧失是人肿瘤最常检到的变化之一,有50%的肿瘤带有P53基因突变,野生型P53基因具有抑制细胞转化的作用,而突变型P53基因具有转化细胞和协同癌基因的转化作用,有文献报道69%的乳腺癌有P53等位基因的杂和性缺失,P53突变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信号,并贯穿于乳腺癌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不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由于P53基因有调节肿瘤细胞生长及血管生长功能,现被选为基因治疗的靶 基 因[3]。

研究发现,c-erbB-2,P53基因表达的乳腺癌对三苯氧胺治疗,单独的激素治疗以及环磷酰胺,甲氨喋呤,5-Fu联合化疗产生耐受,而对泰素、阿霉素治疗变得更敏感。近年来一种针对c-erbB-2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赫赛汀(Herception)研制成功,它只针对c-erbB-2高表达的肿瘤细胞产生作用,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并使其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1]陶淑芳,马加东.MDR,c-erbB-2和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J].现代肿瘤医学杂志,2004,12(6):524~526.

[2]李向东.c-erbB-2、ER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杂志,2006,3(3):289~290.

[3]李树玲.乳腺肿瘤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19~520.

[4]Nunes RA,Harris LN.The HER2 extracellular domin as a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factor in breast cancer[J].Clin Breast Cancer,2002,3(2):125~135.

[5]姚先莹.进一步提高乳腺病理诊断和预后的检测水平[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2(3):323~326.

[6]Goldhirsch A,GelberRD.Edocrine the rapies of breast cancer[J].Sem in Oncol,1996,2(3):494~505.

猜你喜欢
癌基因浸润性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探讨抑癌基因FHIT在皮肤血管瘤中的表达意义
抑癌基因WWOX在口腔肿瘤的研究进展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抑癌基因p53在裸鼹鼠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
精细解剖保护甲状旁腺技术在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