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全力抗旱 决战五月

2010-06-28 09:46字如方
时代名流 2010年4期
关键词:曲靖市曲靖旱情

字如方

入刊理由:

骄阳似火,炙烤大地。

自2009年入秋以来,无情的旱魔在云贵高原上徘徊,滇东红土地一片滚烫。

有着“珠江源头第一市”之称的曲靖市在云南省“总体80年不遇”的旱情中被列入“100年以上不遇”的重灾区。珠江源头已经断流。与广州人“同饮一江水”、守着“珠江正源”南盘江的数以百万计的曲靖人民陷入“水荒”。

旱、大旱、特大干旱,旱魔的肆虐正超乎人们的想象在曲靖大地上迅速蔓延开来。

干旱发生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在云南历史上少有,罕见大旱正危及美丽的迤东这块土地,魅力曲靖备受煎熬。但旱灾没有吓倒英雄的曲靖人民——看!在抗旱救灾的第一线,中共曲靖市委、市政府领导人民不畏艰险,积极抗灾,党旗在高高飘扬!

2010年5月的迤东大地,本该是草长莺飞,绿意盎然。然而,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却让红土高原赤地千里。河道断流,水库干涸,耕地龟裂,小春作物绝收,大春生产岌岌可危,部分地方人畜饮水极为困难,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

在这场战斗的紧要关头,2010年3月19日到21日,共和国的总理温家宝飞赴曲靖,在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省长秦光荣和中共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市长岳跃生的陪同下,深入抗旱救灾第一线视察旱情,看望慰问灾区干部群众,研究部署抗旱救灾工作,给予了坚持抗旱救灾的广大干部群众巨大的鼓舞和坚强的信心。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曲靖市各级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肩并肩、心连心,抗旱救灾的攻坚战全面展开。

面对严重旱灾,曲靖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把抗旱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结合各地旱情特点,层层落实分解责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千方百计抗旱抢灾促春耕。

2010年5月初,记者再次踏足这片红土地,专访了中共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中共曲靖市委副书记、市长岳跃生。

赵立雄:再部署再动员再加力

特殊的年景,严峻的形势,艰巨的任务。

中共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顶着炎炎烈日,跑遍了全市各县重灾区,与干部群众共同研究抗旱措施,动员大家要有“抗大旱、抗长旱、抗大灾、打持久战”的思想,紧紧围绕“确保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不渴死打牲畜、确保不出现重大森林火灾、确保抗旱救灾一线干部群众的生民安全、确保搞好春耕生产、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六个确保”目标,把抗旱救灾保民生、抓春耕、促发展作为最紧迫、最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挖掘一切潜力,调动一切力量,以水为中心,以水为文章,决战5月,打赢这场抗旱救灾的攻坚战。

面对日愈严峻的旱情,赵立雄书记要求曲靖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两手抓,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一手抓抗旱救灾保民生、保春耕,深化对抗旱救灾形势的严峻性、任务的艰巨性的再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更加高度自觉、扎实而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千方百计挖掘水资源潜力,强化计划、节约、安全用水,在人畜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的同时,尽可能增加大春生产的可用水量。要痛定思痛,化危为机,抢抓机遇,充分发动群众大干农田水利建设。要严防死守,科学扑救,坚决打赢护林防火攻坚战。要把中低产林改造与林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加快发展以泡核桃为主的林果业,把改善生态与增加山区农民收人结合起来,走粮烟林果畜综合开发,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路子,实现农民致富、生态良好,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有机统一。要进一步优化大春作物种植,努力增加大春种植面积,千方百计小春损失大春补,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和水量情况,把烤烟优先布局在中低海拔、优先布局在水资源条件好、优先布局在土壤肥沃的田块地块,发动群众多种旱作、节水作物、高效作物,优化大春作物布局,加大农业增产骨干科技措施普及力度,全面普及良种良法,向科技要单产、要质量、要效益,确保大春多增粮、农业多增效、农民多增收。

“对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市委、市政府及时部署、科学应对,全市上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有效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春耕生产有序推进,人心稳定,社会安定,抗旱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云南省委、省政府的肯定。近段时间,全市各地虽有不同程度降水,但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改善了墒情、降低了森林火险等级,并未从根本上解除旱情,抗旱形势将更加严峻,攻坚任务将更加艰巨。”赵立雄书记要求曲靖市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旱情的严重性、长期性,树牢“抗大旱、抗长旱、打持久战”的思想,绝不能松懈麻痹,要坚持不懈、一抓到底。要确保城乡人畜饮水安全,坚决控制火情火灾,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活,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

岳跃生:保民生抓春耕促发展

“此次百年一遇的干旱持续时间最长、旱情发生范围最广、旱情造成损失最大,干旱危机影响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干旱带来了生产生活用水紧张,农业缺水、工业紧张,而且干旱程度还再继续加深,后续影响还再扩大。”面对记者,中共曲靖市委副书记、市长岳跃生语气显得很沉重。

早在曲靖市抗大旱保民生抓春耕促发展工作会议上,岳跃生市长就指出,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特大旱灾对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严峻性、复杂性、艰巨性,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化危为机、乘势而上,强措施、调结构、推科技、促转移、渡难关,夺取以抗旱救灾保民生抓春耕为重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他强调,严重的干旱带来严重缺水,同时也暴露出曲靖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化危为机,抢抓机遇,加大项目前期经费投人,强化水利和中低产田地改造、中低产林改造项目的论证储备,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支持,发动群众大干农田水利建设。随着旱情的持续发展和春耕生产的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更为突出,要算清水账,留有余地,完善春耕生产应对措施。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对水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分配;一库一策、一个自然村一案,科学动态调整保水供水方案,组织各级卫生防疫部门人员对所有水源点进行全面、动态、循环监测,确保人畜饮水安全。要尽快落实烤烟生产新增计划,培育适龄壮苗,保证大田移栽。要强势推动,落实措施,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要加快工业发展步伐,保开工保投产,保运行保增量。要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发挥聚集效应,形成产业集群。要加强引导服务,争取信贷扶持,加大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力度。要做好旱灾后的次生灾害防范,完善应急预案,储备抗灾物资。要强化监管,排查整治隐患,力保安全生产。要上下同心,克难奋进,千方百计保增长、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岳跃生市长告诉记者,发生旱情灾情尽管是坏事,但坏事可以变好事。“中央领导的关心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激发了全市人民抗旱保民生的斗志,又带来了机遇。”他告诉记者,这次陪同温家宝总理来的有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民政部、水利部、农业部的主要领导,“通过这次视察,估计中央对我们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方面的支持力度将会加大,会使我们争取了多年的项目工程得以实现,我们必须抓住机遇。”

采访结束之际,岳跃生市长告诉记者,曲靖市2010年的经济工作,总的原则是,小春损失大春补,灾害损失劳务补,农业损失工业补,抓好固定资产着力补,冲刺“十一五”、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基础,促进2010年曲靖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链接

赵立雄简历:

赵立雄, 男,白族,1956年12月出生,云南大理人,研究生学历,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共云南省曲靖市委书记。

1982年01月—1983年12月,任下关市经委企业整顿办主任;

1983年12月—1988年9月,先后任大理卷烟厂副厂长、厂长;

1988年09月—1990年4月,任大理州经委副主任;

1990年4月—1995年3月,任中共永平县委书记;

1995年4月—1996年8月,任大理州政府常务副州长;

1996年9月—2001年6月,任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

2001年7月—2002年2月,任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代州长;

2002年3月—2007年5月,任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州长;

2007年5月—至今,任曲靖市委书记。

岳跃生简历:

岳跃生,男,汉族,1958年4月出生,云南省个旧市人,大学文化,198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云南省曲靖市委副书记、市长。

1982年2月—1984年4月,在红河州民委工作;

1984年4月—1987年6月,开远市小龙潭区公所副区长;

1987年6月—1988年9月,开远市小龙潭区公所区长;

1988年9月—1993年3月,开远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1993年3月—1994年11月,云南省经贸委生产调度处副处长;

1994年11月—1996年9月,云南省经贸委生产调度处处长、主任助理;

1996年9月—2004年2月,云南省经贸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2004年2月—2007年2月,云南省经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2007年2月—2007年3月,中共曲靖市委副书记;

2007年3月—2007年3月,中共曲靖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市长;

2007年3月—至今,中共曲靖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猜你喜欢
曲靖市曲靖旱情
曲靖市成立“珠源少年宣讲团”
蒋正永
创新 创新 再创新
The Analysis of Catherine’s Personalities in Wuthering Heights
曲靖市总工会:市餐饮行业工会成立
曲靖韭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