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电力产能将超过美国

2010-06-30 01:13
市场瞭望·投资者 2010年11期
关键词:核电

彭 娟

政府在保持总体的能源供应的同时,也寄希望于向新能源的转换能够刺激经济的发展。

一度发展趋缓的中国电力行业复苏了。4月26日,中国最大的电力集团公司——华能电力开始在海南的核反应堆的建设。一周之前,华能公布,该公司第一季度的产出增长了40%。就在华能发表公告的前一天,名列第二的大唐国际也宣布,它的产出增长了33%。这样大幅的增长在许多国家都是难以想象的,在中国却很寻常。

瑞信银行的Edwin Chen表示,中国电力设施迅猛发展,已经占近年来全球新增生产能力的80%,并且将在未来许多年内仍保持如此高的比重。今年中国新增的生产能力将超过巴西、意大利、英国三国现有生产能力的总和,接近德国和法国的生产能力的总和。2012年,中国每年的电力产能将超过现在位居第一的美国。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政府的介入。尽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力市场是完全私有化的,但是中国在这一方面尤其彻底。包括华能和大唐在内的五家大型国有电力企业占据了市场的45%,其余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占据了市场的50%。它们之中的大多数在2008年宣告亏损,2009年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仅仅获得微利,未来也不大可能成为获利丰厚的企业。

但是,还是因为政策的指示,这些企业在生产设备上耗费了大量的资本,而这些资本来自国有银行的低息贷款。这使这些企业不但能以更为低廉的价格生产,而且得以减少与国际设备公司或双边出口信贷机构的谈判,从而避免遭遇拖延或不确定。

电力生产的大力扩张有许多目的,不仅是弘扬国威——在不久以前,农村地区在日落之后还是一片黑暗。但是,清楚的是,充足的电力有助于吸引那些对工业化的新兴市场国家感兴趣的投资者。低价、可靠的电力系统是中国保持着对制造商的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尽管今天它的工资水平已经高于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

但是,这个成功是有代价的。廉价的电力加速了能源密集型的重工业的扩张,如钢铁制造、铝的冶炼,等等,这使中国比其它大型经济体更加依赖电力。结果是中国的经济面临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的严峻挑战。

政府很了解这些问题,长期以来都在寻找可替代品,并力图减少能源的浪费。根据瑞信银行的Edwin Chen的预测,从绝对值来看,煤炭及它的衍生品的使用仍将增长(尽管新型公司在煤炭利用上更加有效和洁净),不过它的份额将由75%下降至65%。此外,风能的使用有大幅的增长,占比从3%增加至7%,核能也由1%增加至5%。其余的来自太阳能等新能源。

政府在保持总体的能源供应的同时,也寄希望于向新能源的转换能够刺激经济的发展。上海电气、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电气等国有公司已经收到来自国有电力公司的订单,订购大量的电力设备。这些订单将为这些公司带来丰厚的回报,尤其是东方电气。

苏斯兰能源有限公司(音译)是一家印度的风电涡轮机产商,在迅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上受到很大阻碍。但是,它在中国生产涡轮机,可以获得很低的零部件价格。驻香港的CLP,是少数允许在中国经营的外国发电机产商之一。据说,受惠于设备成本的降低,在过去20年里,它建造新厂的成本降低了一半。

外国的供应商要获得在中国销售的允许,通常需要向本地公司传授技术。中国的新能源的扩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未来十年,政府计划耗资1万亿元,将产能提高九倍。现在中国有21家核反应堆在建,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

中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核电的技术。2005年开工的广东岭澳核电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完工,一半由国内建造;下一期将于明年完成,本地化的比重占70%。截至2020年,中国的目标是独力完成先进的核反应堆的建造,并将能源输出海外。中国的公司已经在巴基斯坦建设了一个反应堆,正在建设另一个,还有两个反应堆的建设在计划之中。中国在电力发展上不遗余力,换句话说,它正在提升它的经济能力。

链接海南核电项目开启中国电力“聚光灯”时代《中国经营报》

2009年,在中央“日万亿”投资以及智能融合战略的带动下,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两大电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投资力度显著加大,电力行业的智能应用理念广泛渗透到业务价值链的发、输、配、售等各个环节。

进入2010年,我国电力供需始终保持较高增速。据统计部门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电厂累计发电94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全社会用电量96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2%,创下历年同期最高值。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在传统的淡季背景下,一季度用电量大大超出预期。

“低碳”、“新能源”理念的诞生,为国内电力企业重新注入活力。据统计,近三年来,国内五大电力集团开始纷纷进入核电、风电、水电、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焚化炉电力再利用领域。公司整体发电量和盈利已不仅仅依赖传统生产工艺,在扩大规模经济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绿色环保”工业理念。

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核电有着无可比拟的魅力——稳定性高、寿命长、低污染且单位成本最低。因其在解决资源紧缺、改善环境质量方面具备明显优势,近年来,成为促进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不可或缺的可持续性重要能源。

为此,中国核电发展的战略技术路线规划显示:近期着力发展热中子反应堆核电站;为了充分利用铀资源,采用铀钚循环的技术路线,中期发展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远期发展聚变堆核电站,从而基本上“永远”解决能源需求的矛盾。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比重将从1.6%上升到4%左右,核电装机容量将达3600万千瓦左右,相当于每年建一座“大亚湾”核电站。

猜你喜欢
核电
应急演练
田湾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核电重启 哪些企业获益最大?
加强核电标准化工作
中国核电生长
核电:内陆核电迎解冻窗口期
核电行业:长期看好的五大逻辑
浙能电力:中国核电IPO最大受益者
欧洲主要国家核电运营情况
世界核电缓慢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