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林院校的基础化学实践教学改革*

2010-07-02 00:34杨红杨春龙兰叶青陈道文吕波杨明敏周刚
大学化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南京农业大学农林科学研究

杨红 杨春龙 兰叶青 陈道文 吕波 杨明敏 周刚

(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95)

高等农林院校的基础化学实践教学改革*

杨红 杨春龙 兰叶青 陈道文 吕波 杨明敏 周刚

(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95)

阐述高等农林院校基础化学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在建立和优化农林院校化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化学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诸环节,培养在化学实践方面具有厚基础、宽知识、实践能力强、重创新的新世纪农林院校本科人才等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

目前,各农林院校普遍存在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践教学内容所占比例偏少,大学生参与实训项目和训练强度不够的状况。因此,探索高等农林院校基础化学实践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科学创新精神的培养。

南京农业大学改革研究的化学实践性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基础-综合-设计-开放”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基础化学实验中;在此基础上,加强化学实训项目的立项及实施;同时,强化化学实习与化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力求培养高等农林院校学生在化学实践方面具有厚基础、宽知识、实践能力强、重创新的新世纪农林院校本科人才[1]。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研究性教学与实践,重点提高当代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化学实践创新能力,为高水平高质量地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打下坚固的基础。

1 建立并实施化学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

南京农业大学以强化化学实践为宗旨,建立了基础化学实践教学新模式,并在数年的实践中加以实施[2]。新模式的基本框架(图1)包括四大部分:① 基础化学实验;② 化学实训;③化学实习;④毕业论文设计。基础化学实验以学生为主体,以“基础-综合-设计-开放”的化学教学为主线,根据动植物生产类、生物类、化学类、环境类等各类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层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加强基础化学实验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三基”训练,为学生打下较坚固的化学实验基础。对于应用化学专业,在加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基础上,将化学实训、化学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对大学生科学能力训练和创新项目立项并实施,培养大学生科研素养和科研创新精神;同时,以科研实验室和化学化工厂矿企业为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用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

图1 高等农林院校基础化学实践教学新体系框架图

2 深化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南京农业大学化学实验课以“基础-综合-设计-开放”的化学实验教学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主线,深化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3]。使修完基础化学实验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和宽广的化学知识以及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能力。在构建新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同时,按照动植物生产类、生物类、化学类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分层次进行化学实验实践教学,始终坚持“基础-综合-设计-开放”的实践原则,让准则中的4项实验内容各占有一定比例,真正锻炼大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1,4]。取得的初步成果曾获2005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3 优化化学实践教学环节

经过数年的实践,我们建立了基础化学实践教学新模式,并加以实施。新模式的4大部分如果不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则不能达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农林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的目的。所以,研究将化学实验、实训和实习一体化以及整体优化的方案和措施,使化学实践的各教学环节更趋于相关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教学新模式下,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修读了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掌握了基础化学实验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参加了化学实训、化学实习以及最后的毕业论文设计。倘若没有基础化学实验的基础和技能,化学实训和化学实习以及毕业论文则无法进行或收效甚微;而若只选修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却不进行化学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因此,将掌握的基础化学实验“三基”能力用于化学实训、化学实习及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新模式下四大部分有机结合的目的。

4 锻炼学生化学实践创新能力

通过化学实验、化学实训、化学实习和化学的科学研究,培养大学生化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5]。加强化学实训的实践性教学,真正推动化学研究性教学与学习。让已经完成化学实验课程学习的大学生参加大学生研究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SRT)项目、创新项目等科学研究训练项目,运用所学的化学实践知识及实验技术,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化学问题。建立化学教师的导师制,通过积极参加教师主持的科学研究项目,校级SRT及科学创新等项目的立项及实施,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能力、研究性实践的设计能力及科学研究的动手能力。在过去的几年里,化学教师指导与化学相关的国家级创新项目3项,省级创新项目2项,校级SRT 45项,有些项目已经完成,有些项目正在进行之中;先后有152名化学专业学生参与了各类项目的研究工作,约占几年来化学专业全体学生总数的39.2%。

5 结束语

通过高等农林院校基础化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建立和优化农林院校化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化学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诸环节,培养在化学实践方面具有厚基础、宽知识、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农林院校本科人才,为完成农林院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可提供化学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新方法,构建新的化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1] 杨红,杨春龙,兰叶青,等.中国农业教育,2005(1):30

[2] 叶非.高等农业教育,2006(3):61

[3] 朱红梅,金射凤,杨红.高等理科教育,2006(6):121

[4] 王运,钱美珍,文利柏,等.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2):139

[5] 屠萍官,张荣庆,王喜忠.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1

江苏省2007年度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No.77)

猜你喜欢
南京农业大学农林科学研究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主编寄语
——庆祝南京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数据库收录和获奖情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获评“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数据库收录和获奖情况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