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灵胶囊辅助治疗伴焦虑情绪的慢性紧张型头痛31例

2010-07-25 10:27刘小云陈松林梁颖茵
中成药 2010年8期
关键词:乌灵阿米银杏

刘小云, 陈松林, 梁颖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080)

慢性紧张型头痛 (chronic tension-type headache,CTH)是神经内科门诊常见病。其头痛表现为胀痛、压痛和紧缩痛,病程常超过半年。CTH临床表现多样,常伴有焦虑情绪。为了探索此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观察有抗焦虑效果的乌灵胶囊是否有助于减少头痛发作、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和提高治疗疗效,笔者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1例此类患者,联合阿米替林、银杏酮酯治疗,并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来源于2006年3月-2008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中医科门诊、病程超过6个月的 CTH患者。符合入选标准者62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对照两组。其中治疗组男13例,女18例,年龄29~50岁,平均 (37.47±8.49)岁,病程 7~23个月,平均病程 (14.20±7.72)个月;对照组男 15例,女16例,年龄 27~50岁,平均 (33.37 ±9.17)岁,病程8~42个月,平均病程 (15.03±8.25)个月。两组以上指标、头痛程度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 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HA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1.2 入选标准

①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有关CTH的诊断标准[1]。② 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均处于头痛发作期;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呈紧束感、压迫感或沉重感,多数患者疼痛部位肌肉有触痛或压痛点。无伴恶心、呕吐、畏光、怕声和视力障碍症状。③ 所有患者伴失眠、焦虑等症状;HAMA量表前14项>7分。④所有患者由专科医师复查,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颅脑CT或MRI结果,排除偏头痛、脑血管病和颅内占位性疾病。⑤4周内未接受其他抗抑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⑥患者同意。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阿米替林25 mg每晚服用1粒;银杏酮酯8粒,每日服3次;乌灵胶囊3粒,每日服3次;对照组仅给予阿米替林、银杏酮酯,方法及剂量同治疗组。2组治疗观察时间为6周。治疗期间2组均不可合用其他抗抑郁、抗精神病、镇静催眠药物。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周末随访1次,记录前1周头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取1周平均值 ),同时用HAMA量表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周末对疼痛予以测评。头痛程度评定标准,其中 NRS数字0为0级;1~3为 Ⅰ 级;4~6为 Ⅱ级;7~10为 Ⅲ级。

头痛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头痛程度由Ⅰ~Ⅲ级降为0级为痊愈;由 Ⅲ 级降为Ⅰ级,为显效:由Ⅲ级降为Ⅱ级、Ⅱ级降为 Ⅰ 级为有效:无效:未变化或加重者者。显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病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 3、6周末,头痛/周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变化,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周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变化(±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周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记录时间 发作次数/次 持续时间/h治疗组0 周 1.93 ±0.45 7.63 ±3.123 周 1.21 ±0.32# 4.53 ±1.48#6 周 0.80 ±0.28# 1.75 ±2.86#对照组0 周 1.88 ±0.45 8.15 ±3.243 周 1.66 ±0.42 4.16 ±1.64#6 周 0.87 ±0.45# 3.82 ±1.88#

2.2 治疗6周后头痛疗效比较,治疗组头痛疗效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6周后头痛疗效显效率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 于治疗后3、6周末,治疗组HAMA评分均有减少(P<0.05),对照组也有减少。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HAMA评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HAMA评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第6周末治疗组HAMA评分的减少值,*P<0.05。

组别与项目 0周 3周 6周治疗组 HAMA 12.55 ±5.31 8.17 ±4.03# 2.72 ±4.11#*对照组 HAMA 11.97 ±4.81 7.82 ±3.36# 4.94 ±3.95#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 ,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组5例出现口干、便秘,2例出现胃痛,3例出现白天嗜睡。上述,在不改变剂量的情况下,3周后症状逐渐消失。对照组7例出现口干、便秘,4例出现恶心、胃痛,4例出现白天头昏无力现象,3周后症状逐渐适应。

3 讨论

CTH约占神经内科门诊头痛患者40%,是临床最常见的头痛之一[1]。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皮层兴奋性增加、脑内疼痛通路障碍、单胺能神经递质功能障碍等有关。长期的广州紧张,加上工作、生活中不良姿势和(或)颅脑外伤,导致头颈部肌肉、筋膜持续收缩,继而出现烦躁、睡眠紊乱、心悸等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从而诱发 CTH。体查除可发现颈、肩、背部肌肉紧张、酸痛感觉以外,多无其他异常。多伴有焦虑情绪。辅助检查难有异常发现。随着病程延长,头痛、失眠、焦虑相互影响,形成病理循环。焦虑症状常伴发CTH,CTH又常引发焦虑。所以,我们选用有抗焦虑、镇痛、催眠的药物阿米替林,合用有镇静、改善焦虑情绪的乌灵胶囊,以达到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提高依从性的效果。

乌灵胶囊是从乌灵菌中分离获得的菌种精制而成。其含有腺苷、腺嘌呤、鸟苷、多糖、甘露醇、麦角甾醇、胆甾醇、β-谷甾酸及门冬氨酸、谷氨酸、γ-氨基丁酸、赖氨酸等19种氨基酸。此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研究表明,乌灵菌粉能改善脑组织中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和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 (GABA)的通透性,从而增加对其摄取,改善大脑的生理功能;乌灵菌粉还增强GABA合成,提高其受体活性,有镇静、缓解睡眠障碍的功能[2]。本研究表明,乌灵胶囊能够增强改善CTH的焦虑、失眠表现,能够增强中枢神经的镇静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

紧张性头痛由多种致病因素所致,颅外肌异常持续收缩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而焦虑所伴随的精神紧张是导致颅外肌肉持续收缩的主要因素。一般非甾体镇痛药只能短期缓解痉挛疼痛,不能确切阻断疼痛复发。阿咪替林是三环类抗抑郁药,具有抗焦虑、镇静、镇痛及外周抗胆碱作用,用于治疗CTH伴随焦虑失眠时患者,不需合用苯二氮卓类安眠药[3]。阿咪替林主要作用机制是:① 协调下丘脑核前回、额叶前部及皮质边缘系统的神经递质;② 改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对感觉刺激的高敏感性。③降低外周神经或脊神经元的敏感性。因此,阿咪替林对CTH疗效明显,由于小剂量使用,既避免了诸多不良反应,又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4]。所以,对照组也有较好的疗效。

银杏酮酯能够改善病变组织血流量,保护细胞,改善血液的动力学参数,能有效去除有害的游离自由基[5]。本方案使用,主要是改善CTH患者的躯体症状,如局部组织的持续性钝痛,紧束感、压迫感或沉重感等。本治疗方案显示银杏酮酯能有辅助改善CTH症状的作用。本组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案均有比较好的疗效,但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 CTH并不太难,有报道治疗疗效达100%[6],与本方案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各种治疗方案疗效的持续性,以副作用有所不同。本课题结果显示,单使用阿米替林和银杏酮酯,治疗CTH伴焦虑也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乌灵胶囊可以加强阿米替林的抗焦虑、镇静作用,并明显改善CTH患者焦虑、失眠症状,对CTH伴随焦虑障碍患者提高疗效有肯定的作用。所以,我们认为,乌灵胶囊在治疗CTH时,有确切的辅助治疗疗效。

[1]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3-254.

[2]陆伟珍.乌灵胶囊治疗焦虑性失眠临床观察[J].中成药,2008,30(12):1734-1735.

[3]施正祥,唐维国.阿米替林联合都梁滴丸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60 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3):230-231.

[4]黄玉莹,李少清.阿米替林联合丙戊酸钠对慢性紧张型头痛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6(2):39-40.

[5]魏 云 ,吴爱萍,吉 兰,等.银杏酮酯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6):390-392.

[6]詹 霞 ,王远臣,周 丽 ,等.黛力新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疗效观察[J].四川精神卫生,2006,19(3):132.

猜你喜欢
乌灵阿米银杏
活化石——银杏
乌灵菌治疗失眠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银杏
初步对乌灵参丙酮提取物官能团和化合物分析
阿米想长大
论银杏的栽植
饲养员手记
乌灵胶囊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综合评价
是这样吗
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