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

2010-07-29 13:45赵涌琪
中国药业 2010年5期
关键词:水蛭溶栓神经功能

赵涌琪

(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庆 400054)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高,脑梗死是临床上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1]。疏血通注射液是以水蛭和地龙为原料提取的一种动物类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抗凝、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笔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均经颅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并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指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2],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发病在72 h内;年龄40~75岁;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未留下后遗症的再次发病者;偏瘫肢体肌力0级~Ⅱ级;无严重意识障碍。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40~75岁,平均66.7岁;基底节区梗死33例,脑叶梗死12例,丘脑梗死6例,脑干梗死6例,小脑梗死3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6.8±4.2)分。对照组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3~75岁,平均65.8岁;基底节区梗死28例,脑叶梗死16例,丘脑梗死7例,脑干梗死5例,小脑梗死4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6.5±4.4)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070810-1)6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均1次/d,连用14 d。两组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d,给予适当的脱水治疗(20%甘露醇及速尿,单用或交替使用)防治脑水肿,以及瘫痪肢体早期的康复训练,并视病情予以理疗、针灸等综合性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评分标准[3]。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 ~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90%,病残程度为Ⅰ~Ⅲ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以前三者合计为总有效。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见表1。可见,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均无牙龈出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现象,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中医的中风病范畴,发病原因主要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大多因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黏度增高,加速了脑动脉硬化的进程[4],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较有效的方法是溶栓治疗,但其受发病时间窗限制,且可能引起脑出血等并发症。溶栓降纤疗法对治疗的时间窗要求很严格,目前仍主张在患者发病后3 h内即进行溶栓治疗,6 h后进行则容易引起脑出血,且疗效也不好。但在我国目前的医疗条件下,能真正在治疗时间窗内到医院诊治的患者非常少,因此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方法。

疏血通注射液是传统中药水蛭与地龙的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地龙、水蛭等。水蛭味咸、性平,具有破血逐瘀通络作用,可用于痞块、血瘀经闭、跌打损伤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水蛭提取物中含水蛭素、肝素和抗血栓素等,其中水蛭素为凝血酶特效抑制剂,能阻止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液凝固;降低血液黏度,溶解已形成的微血栓[5]。地龙味咸、性寒,具有定惊、通络、活血化瘀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从地龙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蚓激酶能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激活纤维蛋白酶原,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6]。水蛭和地龙组方大大增强了活血化瘀功能,加强了抗凝溶栓作用,还具有改善微循环、脑保护等多种作用机制,可对脑梗死多个病理环节发挥作用,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多靶点作用药物。疏血通注射液可通过增加侧支循环血量来增加缺血区的供血和供氧,改善缺血区半暗带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1]陈兴泳,程 陈,唐洲平,等.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4):298-299.

[2]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4]牛 静,王庆峰.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及护理[J].河北医药,2007,29:186-187.

[5]沙建慧,杨中万,夏文春.水蛭注射液对小鼠血栓形成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抑制物的影响[J]. 中成药,2002,24(3):198.

[6]张金龙.蚓激酶与复方地龙胶囊[J].中国新药杂志,2002,11(3):203.

猜你喜欢
水蛭溶栓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水蛭炮制前后质量分析
小“吸血鬼”水蛭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水蛭的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