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滚子轴承筐形保持架的设计改进

2010-08-01 02:55县鹏宇
轴承 2010年12期
关键词:收口保持架滚子

县鹏宇

(甘肃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甘肃 天水 741018)

符号说明

Db——保持架大端内径

Dc——未收口时保持架大端内径

Dw——滚子大端直径

ddb1——保持架小端内径

F——内滚道直径

lb——保持架窗孔长度

lb3——保持架大端内侧收口斜边长度

lc1——保持架窗孔大端筋宽

lc2——保持架小端底边至窗孔距离

S——保持架钢板厚度

α——外滚道半锥角

γ——保持架底部折角

θ——保持架内侧角

θ1——保持架窗孔压坡角

φ——滚子半锥角

ρ——滚子球面设计曲率

国内筐形保持架的设计主要是依据《圆锥滚子轴承设计方法》ZYB9—93。随着轴承制造和应用技术的提高,对筐形保持架提出了更多的使用要求,因此,需要对筐形保持架的设计进行改进。

1 大端口部收口设计

在许多使用场合,由于受主机空间的限制以及密封件安装的需要,要求保持架大端的口部外径不允许超过一定的尺寸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可对保持架大端进行收口设计(图1)。

图1 轴承保持架收口后装配图

通常,用钢板冲压成形保持架时,由于塑性变形的作用,余出的材料一般都堆积在保持架大端口部外侧,造成该口部钢板厚度大于正常板厚。口部厚度的变化与材料的延伸性能有关,根据经验,一般增加的厚度为板厚的15%左右。同时由于钢板材料延伸性能的差异,还会在保持架大端口部形成褶皱。因此,在下料时,可以根据材料的延伸性能适当调整料片的尺寸,以保证成形后保持架大端筋的宽度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筐形保持架收口后结构如图2所示。在进行收口设计时,保持架收口后的大端内径尺寸Db为:

图2 筐形保持架收口后结构

Db=ddb1+2(lc2+lb+lb3)sinθ

(1)

(2)

在ZYB9—93设计方法中给出了验算保持架外侧与外滚道间最小间隙ε3min的计算公式:

ε3min=(Dw-S)cos (α-φ)+0.5(Dc-F)+

(3)

(4)

保持架收口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以增加保持架口部的强度,减少内组件收套装配时保持架梁的变形。特别是对于大锥角产品,可以减小保持架在收套后的径向游动量,防止过度收套后梁的变形,提高内组件的旋转灵活性,降低旋转噪声。对于薄壁系列产品可以防止保持架与外圈滚道相互接触。通常在一些小型号轴承上较易发生保持架与外滚道接触的问题,严重时会使保持架外径与外滚道发生摩擦,导致保持架的隔离作用丧失,保持架撕裂,滚子卡死。

根据(3)和(4)式,对32000系列和大锥角31300系列的间隙进行了计算比较,数据见表1。

表1 保持架收口前、后外径与外滚道之间间隙的对比 mm

由表1可以看出,保持架收口后,其外径与外滚道之间的间隙有了明显的增加,降低了保持架与外滚道接触的可能性。

在进行收口设计时,要特别注意保持架大端内侧斜边长度的取值,该数值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保持架梁在大端收口处的质量。若该尺寸偏小,会造成收口时在保持架外侧梁和大端筋连接处产生变形,即梁的大端外侧与大端筋外侧面上的过渡圆弧出现在梁上;而理想的过渡圆弧应该是避过梁后,从大端筋的外侧底部开始。对于板厚2.0 mm以下的钢板,内侧斜边的长度lb3一般取1.0 mm即可;但是对于2.0 mm以上厚度的钢板,可以取1.5~2 mm,也可根据材料的延伸性能适当取长一些。

2 底部的折角设计

随着保持架冲压技术的提高,国内、外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底部已普遍采用折角设计。其优点在于不但可以增加保持架的整体刚性,而且可以防止内组件收套时保持架底部的凸起变形,减小了保持架与轴承外圈大端面的凸出量(凸出量现在已被许多主机配套企业作为一项技术指标严格控制);还可增大保持架内孔与内圈小挡边之间的间隙,防止两者之间相互接触。但是折角γ的数值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设计标准。根据冲压钢板的性能,将折角γ设计为10°~20°,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设计是切实可行的。

3 窗孔的压坡设计

在保持架的设计加工中,窗孔的压坡设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压坡面的深浅决定着保持架梁的宽窄,同时还直接影响到保持架的旋转灵活性。

一般按照设计方法将压坡角θ1取为20°和22°30′,板厚在1.5 mm内时采用20°的压坡角,板厚大于1.5 mm时采用22°30′的压坡角。如果在设计中经过验算,保持架梁宽小于许用梁宽,可以将压坡角适当加大,调整到25°,但是加大后会导致保持架窗孔变小,使保持架外移,这样又会减小保持架与外滚道之间的间隙。因此,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圆锥滚子轴承,必须保证梁宽和最小间隙的合理匹配。如果设计验算中出现保持架与外滚道之间间隙偏小,也可适当地将压坡角调小至18°。

在保持架成形模设计时,应按照产品设计的要求,将保持架大端口部因收缩变形增加的厚度纳入工艺,供模具设计,以保证产品精度。

4 结束语

筐形保持架经过上述设计后,不但强度有所增加,而且旋转灵活性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猜你喜欢
收口保持架滚子
编筐挝篓 重在收口
圆锥滚子轴承半凸滚子的优化研究
仿真模拟在多联推力滚子轴承研发中的应用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引导间隙的优化调整
一种集装袋料口的收口结构
轴承保持架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满滚子径向自锁轴承的优化设计
双列球面滚子轴承力学分析及滚子受载计算方法
一种收口螺旋弹簧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