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挥别“雾都”

2010-08-05 08:54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0年7期
关键词:雾都进程工业化

工业革命后,以钢铁制造为首的重工业成为英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且独占鳌头。直至1952年12月的一个清晨,英国首都伦敦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雾,白昼变黑夜,长达5天,造成人员伤亡4000多起。此时,英国人才将“去工业化”和与之相并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真正提上日程。

“去工业化”进程

其实,二战后英国就已出现了“去工业化”迹象,只不过在1970年至1995年,改造速度最为迅速且成效显著,这期间英国产业工人减少了一半还多。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英国的钢铁制造业。1967年,政府把该行业的90%收归国有,第二年便开始了一项投资30亿英镑进行现代化改造的10年计划。在此10年间,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应用于冶炼与轧制、设计与生产、管理与营销等。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到1980年,就业人数从国有化时的26.8万减少到13万,效率超过了任何欧洲国家的钢铁制造业。到1988年,英国钢铁业再次私有化时,就业人员已经减少到5万。与此同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极大提高。

伦敦作为历史上英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二战前夕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1/4,在1945-1968年工业最为鼎盛时期,全市有3270家工厂。二战结束后,随着环境日益恶化,伦敦加快了工业改造和外迁的步伐。上世纪70年代后,伴随着英国大规模工业改造进程的开始,伦敦城内的许多工厂或关闭,或外迁。工厂迁移和关闭后腾出来的地方,有的成为文化事业中心,有的变成博物馆,有的成为开发新产业的基地,还有的成为新建居民区和公园绿地。伴随着改革,伦敦更加适宜人居,“雾都”的帽子也随之被摘掉。

政企分职

在“去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各级政府资助高新技术研发进程的方式大体分为三种:无偿拨款,一般要企业界的投入大于50%;风险投资,无偿拨款风险投资采取建立投资基金(如风险基金)的方式;创办实体,创办实体如建立科技园区,发展由政府为引导的产业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社会投资的建设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过程中,英国政府始终作为拨款创立的一个实体,委托多个机构组成董事会进行管理,而董事会成员可以来自中介机构、大学、银行、企业等社会各界,最后由董事会任命总经理负责具体执行。这种做法的最大好处是“政企分家”。

“政企分家”的另一典型例子:英国城市中的贸易会、商会、企业局等机构完全独立,政府对其没有直接参与控制的权利,但其对政府发布的经济白皮书都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非常客观地进行评论和指导。譬如:苏格兰1980年制定并实施的“城市复兴计划”,其实质是结构调整计划,苏格兰企业局负责帮助和指导企业,政府不制定任何产业政策和经济行为准入政策。事实上,政府的这种“放手”行为是强化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而政府的任务则仅是投入资金,或者争取欧盟的支持。

政府除扮演投资人角色,另一重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坚实的后盾。

在“去工业化”进程中,伴随着传统企业的改造、收缩或关闭,英国社会面临大规模的裁员下岗,失业率一度颇高。而失业人员的安置和再就业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无疑增加产业结构调整的阻力。

在这样的情势下,英国重点构建了国家、企业和保险公司三重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了社会救济制度、公费医疗制度;设立了全国性劳动就业介绍和培训机构,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培训,使他们获得重新就业的新技能。

这些政策至今仍在英国社会中津津乐道,多次就业、临时和非全日制就业等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减轻了人们的心理负担。政府、企业各谋其责,为英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开创了一番新天地。

猜你喜欢
雾都进程工业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剧场 21 雾都战记(连载二)
雾都战记(连载四)
雾都战记(连载九)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雾都”伦敦如何走出霾阴影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