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剂配伍地塞米松用于预防中期引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0-08-13 00:40金晓辉刘淑荣杨海敏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钙剂娩出宫素

金晓辉 刘淑荣 杨海敏

中期引产是避孕失败的有效措施,也是病理妊娠的主要治疗手段,中期妊娠宫颈不成熟,对缩宫素不敏感,因胎肢、胎头小而软,对子宫下段及子宫颈压迫无力,因此引产疼痛时间尤其是产程发动至胎儿娩出时间较长,在引产过程中极易合并产后出血。为了减轻受术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们对中期引产者使用钙剂配伍地塞米松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良好。

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09年 1月 ~2010年 4月来本站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 400例(妊娠 16~24周)纳入观察范围。经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超声心电等检查,无严重产科及内科合并症和依沙吖啶禁忌证,并知情同意。

2.方法 将 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00例。两组均行常规羊膜腔内穿刺术,于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 100m g。观察组于子宫口开全后即用 5%葡萄糖 100ml加10%葡萄糖酸钙 10m l,快速静脉点滴,完毕后静脉推注地塞米松 10m g,胎儿娩出后加缩宫素 10U静脉滴注。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肌内注射缩宫素 20U。均由专门助产师观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产后 2h及产后 24h出血量以及生命体征变化及药物毒副反应等情况。

3.出血量测量方法 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1],胎盘娩出后将弯盘至于会阴部收集阴道流血,用量筒测出血量。产后用称重法计算产后岀血量,以 1.05g相当于 1m l血液的标准计算,分别累计产后 2h、24h总出血量。

4.统计学处理 用 χ2检验和 t检验。

二、 结果

1.产程及产后出血比较 第二及第三产程的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产后岀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一例产后岀血,对照组有 8例产后岀血,其中有 3例需要输血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P<0.01)。见表1。

表1 两组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s)

表1 两组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产程时间(m i n)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累积出血量(m l)2h 24h观察组 200 15.2±6.3 8.2±2.1 140.7±30.2 200.3±60.4对照组 200 30.5±5.7 15.2±2.4 240.5±85.4 300.4±80.6 P <0.01(t=25.50) <0.01(t=31.11) <0.01(t=15.58) <0.01(t=14.06)

2.副反应 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三、 讨论

妊娠期孕妇处于低钙状态,是导致子宫收缩的主要原因。中期引产的孕妇精神紧张、心情低落、压力大等精神因素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使合并产后出血的几率上升。故加强子宫收缩力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钙离子在肌肉收缩中起主要作用,是子宫平滑肌收缩必需的离子,同时钙离子也是凝血因子IV,在多个外源性凝血环节上起促凝作用,在维持神经肌肉兴奋的同时,能促进胎盘娩出后的子宫胎盘床血窦关闭,促进血栓形成,使产后出血明显减少。地塞米松能增强缩宫素对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保持血管的张力,增加钙离子的活性,促进钙离子向肌细胞内流动,内质网和肌浆网中的细胞内钙释放,使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血流停止[2]。

本组资料各项指标观察证明,钙剂配伍地塞米松配合缩宫素能有效的减少产后 2h及24h出血量,缩短第二及第三产程,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在本观察过程中一些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在第二产程及时应用钙剂和地塞米松,明显缩短第二及第三产程,达到了预防产后出血的目的。该方法简单、安全、无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1 乐杰.妇产科学.第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225.

2 王贤才.临床药物大典.青岛:青岛出版社,1994:1443.

猜你喜欢
钙剂娩出宫素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钙剂选择学问大
补钙的学问
臀位剖宫产改良式臀牵引术的应用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钙剂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