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流浪者之歌

2010-08-15 00:42孟庆茹北华大学文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名作欣赏 2010年35期
关键词:流浪者鸿雁诗经

□孟庆茹(北华大学文学院, 吉林 吉林132013)

源远流长的流浪者之歌

□孟庆茹(北华大学文学院, 吉林 吉林132013)

源远流长 流浪者 诗歌 诗经 传承

我国的流浪者之歌源远流长,从《诗经》中的《葛》等数首诗,到后世的《感流亡》《还家行》等,不绝如缕,蔚为壮观,传承和发展的脉络清晰。它们如实记录下流浪者们的痛苦遭遇和哀叹呼号,传达出流浪者渴望社会关爱救助的心声,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和思考,对统治者的抚民政策也颇有启示。

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插曲《拉兹之歌》曾流行一时,令无数中国观众为之动容。其实,中国的流浪者之歌不但古老而且源远流长。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收录多首,如《邶风·旄丘》《王风·葛》《王风·黍离》《唐风·杜》《小雅·鸿雁》等等。此后历代描写流浪者的诗歌不断涌现,蔚为壮观,产生了诸如汉乐府《悲歌》、王禹的《感流亡》、戴复古的《庚子荐饥》、赵执信的《入城行》、郑板桥的《还家行》等等一系列佳篇名作。直到当代还有“流浪”歌曲。历代流浪者之歌如实记录下流浪者们的痛苦遭遇和哀叹呼号,传达出他们渴望社会救助的心声,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和思考,对统治者的抚民政策也颇有启示。本文试做梳理和解析,以就正于方家。

一、《诗经》中的流浪者之歌

(一)哪里是我的乐土

我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培养了国人安土重迁怀国恋家之情,故绝大多数人不愿离开故土。但由于政治经济、战乱灾害等原因,一些人被迫流浪他乡,幻想着“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经·硕鼠》)。但所到之处举目无亲,亦不见乐土,故流浪者的普遍处境和心态是:孤苦无助、哀伤怨愤、思亲念家、无可奈何。以下几首诗可为证明。先看《邶风·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学界对此诗主旨的理解分歧很大,笔者认为《毛诗序》的“黎臣责卫”说较切合诗意。当时黎国灭于狄,黎国君臣流亡于卫寻求救援,结果大失所望,故做诗责之。全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把黎臣从希望到失望的复杂心理变化描写得曲折细腻惟妙惟肖。起初,黎臣切盼卫国能看在友邦邻国份上出手救黎,但旄丘的葛藤已长,卫伯怎还不派援兵?黎臣暗自奇怪。卫国是在等待盟军还是有其他缘故暂不发兵呢?黎臣内心疑惑不已。黎臣回想当初国破家亡时,他们穿着蓬乱的狐裘纷纷乘车东逃至卫,如今望眼欲穿却毫无动静,故微讽说:叔啊伯啊,你我感情不相通。因复国无望,故末章直责曰:我们渺小又卑贱,流离之人真可怜。你们充耳装不闻,傲慢自大让人怨。通过双方服饰、神情、心态的对比,烘托出黎臣的孤弱无助和失望心情,突出流亡者的可怜处境,也斥责了卫人的自私不义和冷酷不仁。全诗层次井然,感情凄婉缠绵,堪称佳作。

国破家亡流落他国者固然痛苦难当,而有家难存、漂泊异地者的愁恨又何尝有所减弱!请看《王风·葛》:

“这是流亡他乡者求助不得的怨诗。”①因生活所迫流浪儿远离父母之邦和亲兄热弟,漂泊异乡寄人篱下,甚至要乞讨为生。即使他低声下气嘴甜似蜜,“谓他人父(母、昆)”,也得不到丝毫怜恤,没人理睬关心他,更无人友好地慰问他。流浪儿彷徨无依,感到自己还不如河边绵延不绝有所庇托的葛藤呢。多么凄惨啊!诗以重章叠句式反复咏叹流浪者的哀怨悲叹,足见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另姓旁人的冷漠无情。与《葛》类似的诗篇还有《王风·黍离》,这是“受人迫害,不得回乡的流亡者的悲愤之歌”②。

对该诗主旨的看法同样颇具争议。程俊英说:“这是一个孤独的流浪者求助不得的感伤诗”③,王宗石说“:一个没有亲人兄弟孤独无依的人,独自在外流浪,得不到别人的帮助,感到非常痛苦。”④二人都颇中肯綮。诗以流浪者所见一株孤零零的杜(棠梨)起兴,喻己之孤独无依,同时以杜的繁盛反衬人不如树。第三句是诗眼也是从写景到抒情的分水岭,形成顿挫和波折,传送出踽踽独行、茕茕独立的流浪者的孤独凄伤和彷徨无依,意蕴丰富。以下二句是流浪者的心理感受:“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不如我同姓)。”路上行人当然不少,但谁肯对陌路人伸出援手呢?谁能给我同胞兄弟般亲情呢?最后流浪者追问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焉?”意为:唉!那些行人啊,为何不对我亲近?我缺兄少弟无依靠,为何无人帮助我?连用两章复唱抒发了流浪者浓重的感伤绝望之情,令人心酸。

(二)谁是我的救星

流浪者们孤苦伶仃求告无门,窘迫之际只能呼天抢地徒唤奈何。他们在探寻:谁是我的救星?我们何时能结束流浪生活?乱世中的平民多自顾不暇,而个别人的流浪尚不足引起王朝的重视。可是当苛政、战乱、天灾等原因导致百姓大批流亡时,政府若放任不管就会危及王朝的稳定,故有远见的政府会出面救助流民,如《小雅·鸿雁》曰: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诗序》云:“《鸿雁》,美宣王也。”陈子展指出:“《鸿雁》当是关于救济流民之诗。“”当为流民之所自言。”⑤非常中肯。周厉王时人民大批流离。宣王中兴,派使臣四处招抚流民返乡重建家园,使之各得其所。诗三章都以“鸿雁”起兴,通过鸿雁的“肃肃其羽”、“集于中泽”“、哀鸣嗷嗷”,喻“之子”即流民辗转迁徙的艰辛过程。流民自述说:我们大批流离远行,跋涉旷野,艰辛而可怜。王朝征集流民筑垣建房,虽劳作辛苦些,终将有房栖身。我们漂泊悲号,像泽中嗷嗷哀鸣的鸿雁一样。使臣明哲,才能知我劬劳;唯有那些愚人才认为我们不能安分、乱发牢骚。诗中“鸿雁于飞,哀鸣嗷嗷”两句比喻形象,演为成语“哀鸿遍野”,后常用“哀鸿”比喻哀伤痛苦流离失所之人。杜牧《早雁》和清申涵光《泛舟明湖》就吸取“哀鸿”意象,对边事和天灾人祸中百姓的离散哀号深表同情,在比兴中有深刻的寄托和象征。

王朝对流民的救济虽杯水车薪,但终属善政,“爰及矜人,哀此鳏寡”也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若统治者皆如“哲人”,则流浪者就不会为数众多以致成为社会问题了。进一步讲,统治者与其安抚于流亡之后,不如养于未流之先。须知关心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必要举措。《鸿雁》寓意深刻,若后世统治者能受其启发,积极主动实行抚民政策,做流浪者的救星,《鸿雁》作者也就达到了美刺目的。

二、后世的流浪者之歌

《诗经》中的流浪者之歌既树立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典范,又开创了流浪诗歌的题材领域,且创作手法高超,艺术感染力强烈,为后世流浪题材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无尽的源泉和丰富的养料,影响深远。从此历代描写流浪者的诗歌不断涌现,汇成洪流,产生了诸如《悲歌》《感流亡》《庚子荐饥》《入城行》《还家行》《煮粥行》等一系列佳篇,奏响了流浪者之歌的凝重旋律,并且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大有提高。

(一)感流亡而赋诗篇

后世诗人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多站在第三者角度大胆反映民生疾苦,同情流浪者的不幸遭遇,再现当时社会生活图景,堪称诗史,创作成就很高。

明末陈子龙的《小车行》写战乱造成万民逃难,村落空虚,一对夫妇竟无处乞讨“:叩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有的流浪者历尽艰辛回到家中,也会面临惨剧,如清代郑板桥的《还家行》写一个农夫泣别同来逃荒死在辽东的亲人,回到山东老家后,他不辞辛苦整理好荒废已久的家园,即去赎典卖与人的故妻,故妻却经历了母子分离的痛苦:“摘下乳下儿,抽刃割我肠。其儿知永绝,抱颈索阿娘。堕地几翻覆,泪面涂泥浆。”诗的语言质朴,叙事具有戏剧性,细节描写真切感人,尤其是描摹故妻面临故夫、幼子不可两全矛盾时的痛苦心情可谓淋漓尽致,增强了悲剧色彩,诗中人物的命运牵动着读者的心。逃荒给流浪者以生的希望,强于在家乡等死,可是在清初沦为八旗豪强庄奴的汉人连逃荒流浪的权利都没有。如顺治年间尤侗作《煮粥行》诗,写灾年一个庄奴“爹娘饿死葬荒郊,妻儿卖去辽阳道”。他痛苦地说:“商量欲向异乡投,携男抱女充牛车?纵然跋涉经千里。恐是逃人不肯收。”诗以农户的口吻诉苦,大胆控诉了清初的“圈地法”“、逃人法”等恶政,对备受压迫的汉族人民深表同情。

一些诗篇还揭露了官府赈济的真相。如宋代戴复古的《庚子荐饥》大胆指责官府赈灾之虚伪“:官司行赈恤,不过是文移!”清代赵执信的《入城行》写一县令借口下乡“赈荒”却勒索良民,引起暴动:“鞭笞榜掠惨不止,老幼家家血相视。官私计尽生路无,不如却就城中死。一呼万应齐挥拳,胥隶奔散如飞烟。”末尾写城中大官听到门外声鼎沸,吓得“急传温语无张皇”。以对比手法揭示统治者的色厉内荏,赞颂的造反精神,向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以上诗篇多采用乐府、歌行体,比《诗经》流浪诗的短章更具抒情叙事功能,且思想内容更广泛,对社会的揭露批判更深入了。语言具有民歌通俗明快的特点,又增添了文人色彩,提高了艺术品位。

(二)主题的发展

在《诗经》流浪母题的基础上,后世的流浪者之歌的主题也得以发展。

首先,或写思乡,或写念远,演化为游子思妇诗。如汉乐府《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该诗以朴素的语言,写出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及归乡不得的悲哀。结尾直抒胸臆,以情结篇,动人心弦。建安时代曹丕的《杂诗》之二是文人笔下的游子歌: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时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诗以“浮云”起兴,借浮云的随风而行无力自持,喻游子漂泊不定的命运。游子飘零中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体味尤深,但末尾欲言又止,含蓄委婉地表现了游子的抑郁心情和难言之隐,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该诗把强烈的生命意识融入思乡之叹中,字里行间流动着建安时代特有的悲凉意绪,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有的诗人则模拟闺中少妇的口吻,抒发思妇对游子的真挚思念。如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怨诗行》等。后世诗人写思妇时多摄入“风雪”意象,这是受《诗经》中另一首流浪诗《邶风·北风》的深远影响。如南朝鲍照的《代北风凉行》、唐代李白的《北风行》等,后者强烈控诉战争的罪恶,突出了“幽州思妇”之恨,主题有创新。

其次,当代诗人还在流浪主题中渗入情爱描写,更可谓跨越式地发展。

在当代,流浪已不是物质生活的逼迫,而是精神生活的需要,比如台湾女作家三毛以流浪为生活方式和创作源泉,使生命价值得到美丽绽放与升华!罗大佑作词的歌曲《追梦人》中唱道:“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深刻揭示出流浪在三毛生命中的意义。而三毛作词的歌曲《橄榄树》则率先引情爱进入“流浪”的歌曲中,歌词中充满着追梦人三毛的惆怅与忧伤,对遗世独立的橄榄树的颂扬,对失去的男人的固执追思,对终止流浪、皈依温暖家园的期盼,令听众陶醉和伤感。随后《潇洒走一回》、《滚滚红尘》等,都把流浪、行走引入歌曲中,描绘出一个个哀伤过客的形象,令游走和流浪成为一个有关人生的坚固隐喻。如后者唱道:“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难聚,爱与恨的千古愁。”所吟唱的是人生聚少离多之恨和人生如寄之叹。于是,情爱式行走所卷起的“滚滚红尘”流行于当代乐坛。可见思想的创新使流浪者之歌在新的时代焕发光彩,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我国的流浪者之歌可谓源远流长,发展脉络十分清晰。产生时代从上古的《诗经》到当代的《橄榄树》,不绝如缕;作者有民间歌手,有文坛诗人,性别有男有女;叙述视角有来自流浪者本人或诗人代歌的第一人称,有第三人称;诗体有乐府,有歌行;语言形式有四言、五言和七言;艺术手法得到很好的传承。尤其是主题有深化和发展,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源远流长的流浪者之歌是历代诗人歌手奉献给我们的宝贵文学财富,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灵魂经受洗礼,启示我们热爱美好的生活,追求属于我们的幸福。

①③ 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1页,第207页。

② 李蹊:《从“行迈”的含义看〈黍离〉的主题》,见《诗经研究丛刊》第八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④ 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页。

⑤ 陈子展:《诗三百解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80页-第681页。

(责任编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

孟庆茹,文学硕士,北华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流浪者鸿雁诗经
流浪者成美国防疫“定时炸弹”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雄鸡和鸿雁
以理驭算远离“陷阱”
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
浮世绘
流浪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