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
——浅析梁启超之《李鸿章传》

2010-08-15 00:42刘效壮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名作欣赏 2010年17期
关键词:李鸿章传记梁启超

□刘效壮(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315211)

承前启后
——浅析梁启超之《李鸿章传》

□刘效壮(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315211)

《李鸿章传》 承前启后 史传合一 英雄史观

梁启超的传记文学思想理论和传记创作在中国传记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李鸿章传》是其成就比较高的一部传记作品,它多方面地展现了其承前启后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承前的史传合一与英雄史观的传记思想,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启后地构建新的传记结构,采用新的语言形式,以及运用引言、因果关系和对比等写作方法。

《李鸿章传》是梁启超1901年流亡日本时候的作品,也是其成就较高的一部传记作品。这部作品共分为十二章以及一个序例,主要记述了与李鸿章有关的军事、洋务和外交等重大事件,从中展现了李鸿章在这些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最终还原了李鸿章在历史上的真实身份,实现了梁启超“合肥有知,必当微笑于地下曰:孺子知我”①的初衷。《李鸿章传》的价值不仅仅是以上内容上的成就,而更大的是其处于中国传记文学转型期的历史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对《李鸿章传》的管窥蠡测,透视梁启超在中国传记文学史上的承前启后作用。承前启后指:承接以前,开创今后。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具体来说就是事物发展的时间规律,即事物只有在继承以前的基础上才可能创新。传记文学也概莫能外,所以文章先从《李鸿章传》承前的特点谈起。

一、承 前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由以上简介可以看出梁启超在1890年以前的十七年间接受的全部是传统教育,他对于传统文化应该是了然于胸的。史传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梁启超更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也就为他在传记文学创作中能够承前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其传记文学的承前性做了铺垫。

1.史传合一

史传合一,即传是史的一部分,是属于史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最早也最具体地论述了这一问题。刘勰的看法是“史者,使也”②,即史的本意是记录事件的官员,后来成为了其所记录事件的代称,这就是史的由来。到了战国时期,由于“自平王微弱,政不及雅,宪章散紊,彝论攸”③,史的正常书写工作受到破坏,于是孔子“因鲁史以修春秋”④。但是孔子修的春秋“褒见一字,贵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⑤,致使“旨存亡幽隐,经文婉约”。所以左丘明“乃原始要终,创为传体”⑥,即传是对经书进行解释的一种文体,用刘勰的原话即:“传者,转也;传受经旨,以授于后,实圣人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⑦此时的传虽然和史有了紧密联系,但仍不是史的一部分,只是对于史的一种解释而已。直到汉代司马迁“本纪以述皇王,列传以总侯伯”⑧,传才真正地成为史的一必要组成部分,并且成为了历代以来史书的一种写作模式。这里的传与唐传奇里的传不是同一个含义,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逸事。现今传记里的记字也不是古代指称一种文体的记,应该是字面意思——记述。传记是一个偏义复词,偏向于传,即更多的是指继承古代史传思想艺术传统的一种文体。

传既然是史的一部分,那么传的书写就不得不按史的要求来纂述。《李鸿章传》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体现了史传合一的文化传统。首先,这部作品的名称上就有体现。它的原名为《中国近四十年来大事记》,另一个名称或者说是副标题才称为《李鸿章传》。由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是对于四十年来历史的记述,是一部史书。其次从具体内容上来看,其记述的李鸿章出生前后的中国以及世界的现实,李鸿章参与的军事、洋务和外交等事件都是历史性的事件,是属于历史的必要部分。最终要的是梁启超本人在作品中也提及的“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⑨。所以说《李鸿章传》具有史传合一的特点,体现了梁启超承前的传记思想。

2.英雄史观

英雄史观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史学观念,即否定人民大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帝王将相等杰出人物创造的。如史书中对帝王的神话,将其比作上天之子,是人世的主宰,引领人民生存发展的唯一合法英雄。例如《史记》中对于刘邦的神话化: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阪,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这里司马迁对刘邦的神话虽然可能有违心之处,但是他用这种方法为其统治正名的思想本身就包含了英雄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史学观念。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一再提及“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⑩,认为“十九世纪列国皆有英雄,而我国独无一英雄”⑪。从中可以看出梁启超首先是肯定英雄的存在的,并且认为19世纪世界列国之所以快速发展超过中国,是因为中国没有英雄,没有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历史人物,这是典型的中国史传思想里的英雄史观。梁启超认为李鸿章是时势造就的英雄,并且是那个时期四十年来最大的英雄,他在军事、洋务和外交上的成就和贡献是没有人能够比拟的。这也就是说梁启超一直把帝王将相看成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这其中有的将相成就比较高,有的成就较低或根本就没有,而李鸿章是时势造就的并且是成就在当时最大的英雄。

3.人物刻画

中国历代史传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往往只写人物性格特征,忽视其性格形成的过程;突出表现人物光彩的一面,掩饰其缺点;缺少对话语言和心理描写。

例如《史记》中对于项羽性格的刻画。司马迁通过巨鹿之战和鸿门宴分别展现了项羽勇猛与妇人之仁的性格,但是读者不能明白项羽这种性格的成因和发展过程。司马迁在项羽传记的开篇只是写了其学无所成的一件事情,对此两种性格没有交代。还有在写魏其侯窦婴的时候,司马迁通过对窦婴与武安侯田地位的变化记述,凸现了窦婴耿直的性格。全篇都在彰显窦婴的耿直不阿,但是文章无一处能够看出其性格的来源。不仅《史记》中对人物褒贬失当,其他史传或传记类文体作品更是只写一面。像唐代兴起的墓志铭类的文章,大多都是谀墓之词,人物被写得光彩照人,实际上是一无是处。至于对话和心理描写的缺乏,这不仅是史传作品里的缺点,中国其他文学样式里也存在这一问题。像《史记》中还有一些对话描写,但是几乎没有一处心理描写。

梁启超在刻画李鸿章的时候,虽然他原想“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论断,使后之读者,知其为人”⑫,但是他展现出来的李鸿章只是参与了平复内乱,实行洋务,收拾外交残局,对于李鸿章的性格以及其成因几乎难以看出。梁启超认为“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⑬,但是李鸿章有什么才,又没有什么识,梁启超都没有具体写出来。这不能不说梁启超受到了传统史传作品人物刻画缺点的不良影响。其实还是有两处可以看出梁启超对李鸿章性格成因的阐释的:

呜呼,此天之所以厄李鸿章欤,抑天之所以厚李鸿章欤?彼其偃蹇颠沛十余年,所以练其气,老其才,一为他日担当大事之用。而随赞曾军数年中,又鸿章最得力之实验学校,而终身受其用者也。

海陆军事,是其平生全力所注也。盖彼以善战立功名,而其所以成功,实由与西军杂处,亲睹其器械之利,区而用之,故事定之后,深有见夫中国兵力平内乱有余,御外侮不足,故兢兢焉以此为重,其眼光不可谓不加寻常人一等,而其心力之悴于此者亦至矣。

在第一段引文里,梁启超说出了李鸿章才的源头,但是他没有具体论述,在后文中也没有凸现这些特点。第二段引文也是相当重要的,就是它直接揭示了李鸿章为什么能够具备办洋务的思想,再进一步来看,也能够解释李鸿章为什么“无学识”。可是梁启超仅仅把这一点看成是李鸿章办洋务的原因,而没有向李鸿章性格的深层进行开掘。

总体来看,《李鸿章传》与古代史传作品一样,还是彰显优点,掩饰缺点。首先在梁启超对李鸿章的总体评价中就能够看得出来。李鸿章是一个时势造就的英雄,他的缺点是“无识”,并且这一缺点产生的原因是时代,而不是他本身性格上的问题。这当然也就是无关痛痒的缺点了,因为那一时代的人都有此不足。其次,梁启超在两件事情上掩饰了李鸿章性格缺点。一是,平复太平天国后期,曾国荃包围南京城后,朝廷数次催促李鸿章也向南京进军,但是他却借故不发兵。梁启超认为他不愿与曾国荃争功,但是说他城府很深应该更恰当一些。二是,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李鸿章为了自保,在上海逗留数月,直到北京城被攻破才进京。这更能说明他的虚伪和狡猾,但是梁启超都是一笔带过,没有深入分析。至于对话和心理描写在《李鸿章传》里是一处也没有的,当然这也与传统有关。

史传合一和英雄史观是传统史传作品的主要思想,《李鸿章传》都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这两种思想,这与梁启超所受到的传统教育有关。至于作品中人物刻画上的缺陷则是史传作品以及现今传记作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人物性格刻画得分寸很难把握,对话及心理描写又与传记的史实性要求不符,所以这一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很好解决。这一缺陷通过梁启超一直传到了如今。

二、启 后

梁启超1890年才开始接受西方事物,到1901年他创作《李鸿章传》共十几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他一定接触到了西方传记作品,并吸收了其可取之处。《李鸿章传》中体现他受到西方传记影响并且启发中国以后传记创作的是传记结构形式。作品对以后传记还有启发的就有半文半白的语言以及梁启超独特的写作手法。

1.结构形式

梁启超在作品的开篇就强调“此书全仿西人之体”,也就是在作品结构上模仿西方传记的建构方式。《李鸿章传》共分为十二章,每一章都分别围绕着本章的主题来写,最后各章以时间为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全面展现传主形象。还有,每一章中还加有两至三个小的标题,对本章的内容再进行概括。这种结构形式在中国传统史传作品以及其他传记类作品中是从来也没有出现过的,梁启超是第一人。传记作品的这种建构形式被后来的传记作家普遍采用,无论是自传还是他传,都开始分章设节,篇幅一再扩大。例如胡适的《四十自述》就分了五章,外加一个序幕。还有,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则分了四卷二十八章。

2.语言

《李鸿章传》中的语言是半文半白的语言,也就是文言和白话的形式并存。梁启超虽然没有能够完全采用白话文,但是这种语言形式也是开创性的,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所以说有着“史”的价值。当然这种语言形式也影响了后来的传记写作语言,它为传记中白话文的全面运用开创了先河。

3.写作方法的创新

《李鸿章传》中大量加入引文,这些引文主要包括李鸿章的奏章,以及其他的书信或条约等。引文在以前史传作品中出现过,但是案例较少,并且引文不多,引文类型也没有《李鸿章传》丰富。这种写作方式明显地影响到了20世纪40年代史传文学创作。例如在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中,引文充溢其间,整部作品几乎成为了张居正的奏折和书信集。朱东润对于引言的处理比梁启超恰当,前者通过引文可以描绘出张居正的性格全貌,而后者只是引了而已。还有吴晗的《朱元璋传》也采用了很多引文,但是相对于《张居正大传》是少了很多。这种写作方式在史传文学中表现最突出,自传中相对较少,其他传中有时也会涉及这种写作方式。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还认为“凡一国今日之现象,必与其国前此之历史相应,故前史者现象之原因,而现象者前史之结果也”,即梁启超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因后果,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李鸿章传》几乎处处都在实践梁启超提出的因果规律,例如写平定太平天国起义时,李鸿章、左宗棠和曾国荃怎样相互配合,形成了各自战役分别取胜的因果关系。还有就是李鸿章在处理外交时,连连失误,都是因为列强因循开始事件,轮番宰割中国。梁启超的这种因果写作方法对以后的传记影响也是很大的。例如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以自己建构的绅士身份结构自己的革命者身份。这也是在运用因果法建构作品。当然他比梁启超运用得自然而了然无痕。

还有一点要提及的就是《李鸿章传》中的比较的方法。梁启超为了说明李鸿章的历史地位,在作品的最后,他把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拉来与李鸿章做比较。这种比较方法很有创意,在历史上是没有的。可是比较可惜的是这种方法没有很好地被继承,只有个别传记作品中偶尔涉及这种方法。

《李鸿章传》中体现的梁启超启后的作用相对承前性是有点少的,这与其受到的更多是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关。并且其在启后的方面更多的是局限在结构和具体的写作方法方面,对于理论性的创建较少。

总 结

《李鸿章传》在传记思想上更多地体现出来的是对历史的继承性,但是它在结构、语言上的开创性对以后的传记具有更大的启发性,而且这种启后性带有较高的史学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透过这部作品也可以粗略地了解到梁启超在中国传记文学史上的承前启后作用。

[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吴晗.朱元璋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朱东润.张居正大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瞿秋白.多余的话[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

[5]胡适.四十自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6]林语堂著,张振玉译.苏东坡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司马迁.史记[M].上海:中华书局,2006.

[8][英]詹姆斯·鲍斯威尔著,王增澄、史美骅译.约翰逊博士传[M].上海:三联书店,2006.

[9]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刘效壮,宁波大学2008级现当代文学研究生。

①⑨⑩⑪⑫⑬ 梁启超:《李鸿章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页,第167页,第172页,第287页,第167页,第288页。

②③④⑤⑥⑦⑧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83页,第283页,第283页,第284页,第284页,第284页,第284页。

猜你喜欢
李鸿章传记梁启超
李鸿章的尴尬
李鸿章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传记书坊
读失败者的传记
梁启超的开场白
李鸿章的崛起
改变李鸿章一生的那顿早饭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