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典型的美国佬》中的文化属性

2010-08-15 00:42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名作欣赏 2010年17期
关键词:格罗斯拉尔夫张家

□徐 刚(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 通辽028000)

解读《典型的美国佬》中的文化属性

□徐 刚(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 通辽028000)

典型的美国佬 美国华裔 中美文化 文化属性

华裔作家任璧莲的作品《典型的美国佬》讲的是一个华裔美国移民故事,其中贯穿着主人公在中美两种文化的相互作用下所发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一系列变化。本文旨在运用霍尔(Stuart Hall)的属性与文化属性理论,来探究作品中所反映的美国华裔文化属性的流变及其现实意义。

任璧莲是当代华裔美国作家中的后起之秀,其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地反映了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华裔移民所面临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但她的作品并没有采用以往一些华裔作家常用的写作策略,即在作品中突显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稀奇古怪的中国神话传说,以此来彰显华裔独特的文化根源或迎合美国主流社会对东方文化的猎奇心理。任璧莲的作品中所刻画的华裔形象打破了过去白人主流社会强加给美国华裔的刻板印象:对白人上司唯唯诺诺,卑躬屈膝,而对自己的女人则粗暴专横;通常都是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或奸诈狡猾或愚钝呆滞。但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她小说中的主人公的身份属性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她的成名作《典型的美国佬》中,主人公张意峰及其妻子海伦从最初的对“典型的美国佬”的反感到渐渐认同并追求以“车子,房子,票子”为目标的“美国梦”,反映了美国主流社会对少数族裔的同化作用。而张家“美国梦”的破灭及其痛定思痛的反思,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本文将运用霍尔(Stuart Hall)的属性与文化属性理论,来解读《典型的美国佬》中反映出的这一独特文化属性。

根据霍尔的属性与文化属性理论,文化属性指的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群体属于一种文化(belonging to a culture)或认同一种文化(identify with a culture)。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出身于一个文化(being from a culture)并不意味着是他永恒不变的文化属性。因此霍尔在探讨属性与主体的关系时,特别强调其历史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霍尔认为,主体的属性概念之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启蒙运动的主体;2.社会学的主体;3.后现代的主体。

“启蒙运动的主体”将人视为完全处于中心位置,能够保持前后一贯的个性,其主体属性蕴涵着一个与生俱来的核心。这一属性概念适用于原始封闭,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的区域与社会。①

“社会学的主体”这一概念,适用于交往频繁,日趋复杂的当今世界。主体的核心属性并非是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而是与其所处的其他社会体系相互作用。社会学的主体属性是自身原本属性与外在的文化世界和属性碰撞与融合形成的。②

“后现代的主体”强调断裂与非连续性,即主体无固定、本质或永久的属性。从本质上来讲,这一属性概念更多地用作颠覆某一处于主流霸权地位上的主体的一种策略,而不是真正界定某一主体的属性,因其主体属性悬而未决,而不是由一个稳定单一的属性构成。这一身份混杂策略常见于一些华裔非裔等少数族裔作家作品中。③

在《典型的美国佬》中,由于生活文化背景的变化,张家人从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渐渐地转变成“典型的美国人”。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主人公属性的流变。接下来,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铸就中华儿女核心属性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丰富而博大的文化根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其中,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尤为深远。小说的主人公张意峰出身于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儒家文化的耳濡目染,长大后立志要光宗耀祖,尽忠尽孝。所以,在他前往美国留学之前,为自己制定了两大目标:“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不拿到博士学位誓不回家见父亲。”此外,他还在去美国的船上写下一系列的附加目标:

1.我要修德。(一个真正的学者是一个好学者,古语云:朽木不可雕也。)

2.我要为全家争光。

……

6.无论如何我不能和姑娘有什么瓜葛。④

从张意峰上面的决心书,熟悉美国文学的读者不难发现它与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中的Thirteen virtues有着相似之处。但是,两者却反映着不同的文化精神:前者的决心书是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规范的反映——做父亲心目中的儿子,做一个孝顺的儿子。它所反映的是“人的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而后者强调的是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强调独立自主和个人的无限潜力”⑤。

初到美国,中国移民大都仍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仍属于“启蒙运动的主体”属性。尤其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中国移民,他们大都是在成年以后才离开祖国,由于出生成长在家乡,因此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已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成为他们自身意识的一部分。所以,虽然生活在美国,张家在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保持着他们中国的文化属性。他们姐弟一家人和睦地生活在一起,互相关爱。他们自信完全能够保证中国传统不受外部世界的干扰。而对于美国人,他们也没有什么好感。对于“典型的美国佬”的种种行为举止,他们都难以接受:“典型的美国佬没有礼貌”,“典型的美国佬没有道德”,“典型的美国佬用蛮力”。当祖国解放,父母来信叫儿子回国时,意峰面对美国政府的做法更是义愤填膺,在给父母的回信中,他写道:“美国不让我们走,他们担心我们会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帮助共产党。人们正被带到夏威夷离船上岸……”而当美国政府向中国留学生提供“避难”时,他拒绝加入美国籍,“他把拇指搁在鼻端,对意在帮助他的救济法表示了蔑视,好像在声称他的家就是中国,中国就是他的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儿女核心属性,虽然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挑战,却很难被磨灭,当华裔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能为他们提供精神的支柱。所以,在小说的前一段时期,张家仍处于相对封闭、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家园。

二、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华裔“社会学的主体”的产生

实际上,中美文化的碰撞,自从张意峰踏上美国土地的第一个月就已经开始了。在与管留学生事务的女秘书凯米的接触中,他渐渐地爱上了这位调皮可爱的美国女孩,忘记了自己不接触女孩的自律决定,并在第三个星期就让凯米为他起了一个美国名字“拉尔夫”。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转变,却显示了美国主流文化的强大同化能力。在随后的美国生活中,美国文化及价值观如房子外面的语言一样“渗透到了室内”。在这一过程中,格罗斯,一个土生土长的华裔美国人(在美国主流话语的控制下,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是土生土长的华裔美国人而不只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对拉尔夫(已不是张意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格罗斯的家族已在美国生活了好几代,在他的身上已看不到中国文化的痕迹。当拉尔夫问他的家乡是哪里时,格罗斯答道:“老家!你到这儿多久了?仍然在问别人的老家。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在这个国家,要问的问题是:你的生地是什么?”这个自称“百万富翁,一个白手起家的人”大肆鼓吹他的成功之道,使拉尔夫对美丽迷人的“美国梦”充满了向往。“基督给我以力量,通过他,我可以做出一切。”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拉尔夫这时已经从思想上臣服于美国主流文化,显示出了在“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语境下的个人身份观”。格罗斯推销给拉尔夫一个建在深坑上的炸鸡店,并蛊惑他,“这个生意也许是一个真正成功故事的开始。这也许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人的开始。”在这个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西方社会文化氛围中,张家的母国文化属性逐渐被边缘化。拉尔夫放弃了在大学教书的职位,妻子海伦与格罗斯有了暧昧关系,而姐姐黛莉莎成为朋友老赵的情人。“钱。在这个国家,你有钱,你什么事都能做。你没钱,你就不中用。你是中国佬!就是这么简单。”拉尔夫已经向他的孩子们灌输美国的价值观。张家人拥有了美国国籍,得到了体现美国文化的汽车、房子,他们有自己喜欢的棒球队,他们都用英语思维……他们俨然已成为“典型的美国佬”。然而,拉尔夫一家并没有因此而被美国主流所接受,在去现场支持他们的“扬基”棒球队时,“人们谩骂他们,让他们回到洗衣店去。”而他们则“像记分牌一样无动于衷”。后来他们说他们内心在争气,但之后又认为呆在家里“更舒服,更方便,看得更清楚”。因为“尽管中国成分是他们更自然的部分,但是中国成分和美国成分两者对他们已经不可或缺”。这也许就是霍尔所说的自身原本属性与外在的文化世界和属性碰撞与融合形成的“社会学的主体”,中美两种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产物。然而,张家自身原本属性在美国强势文化的影响下,已经变得支离破碎。拉尔夫与海伦经常争吵,姐姐黛莉莎也被迫搬到外边。而这时候,建在深坑上的炸鸡店的地基开始下陷,墙面也开始裂缝,而他自己还欠了格罗斯的债。瑰丽的“美国梦”像五彩的肥皂泡一样瞬间破裂了。随着生意的失败,家庭成员关系的紧张,张家的每个人都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了反思。拉尔夫终于认清“美国根本就不是美国”,认清了美国所崇尚的个人主义的局限性:“一个人就是他自己限度的总和”,“他不是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海伦也恍然醒悟,断绝了与格罗斯的关系,并努力寻找工作来与丈夫风雨同舟,共渡难关。而姐姐黛莉莎听到弟弟生意失败之后,决定立即搬回家,分担弟弟一家的经济负担。她要“和他们齐步走,全家团圆”。然而天意弄人,这时拉尔夫得知海伦与格罗斯的暧昧关系,在大发雷霆拷问妻子之后,他开车撞上了姐姐黛莉莎,导致她长期昏迷不醒。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格罗斯有意透漏他与海伦的暧昧关系从而羞辱拉尔夫而造成的。面对格罗斯这个自私自利,唯利是图,通过卑劣的原始积累而“白手起家”的美国社会的“宠儿”,张家显得那么软弱,那么无可奈何。然而在小说的结尾,黛莉莎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全家人又可以团聚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通过张家的命运,作品充分反映了华裔在美国主流社会中所处的艰难境地:他们自身的文化属性在与美国的文化碰撞与对话时,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美国华裔处于这种边缘化的地位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因素,但无论如何,在美国这一新的社会体系中,美国华裔的社会学的主体属性已经逐渐形成。他们虽然经历了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但是最终还是以中国人所具有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和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所赋予的强大的凝聚力得以生存下来。这一时期的张家已不是霍尔所说的“启蒙运动的主体”,而是具有强大适应性和生命力的美国多元文化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小说最后以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尾而结束,这预示着华裔这一异族裔群体在美国的适应力和新生活的开始。

三、谁是典型的美国人?——“后现代的主体”的思考

在小说的一开始,作者就指明“这是一个美国故事”。然而,通过描写主人公盲目追求“美国梦”,认同美国拜金主义价值观,从而导致自身传统价值观的失落,再到后来的觉醒,任璧莲表现了新一代华裔移民在美国这片新大陆重新寻找并定位自我身份,重新调整价值观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主人公在中美两种文化的相互作用下而发生的文化身份属性的变化。对于任璧莲来说,少数族裔属性的流变证明了西方种族主义者对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的错误性,表明了以张家人为代表的美国华裔和其他少数族裔一样,都是典型的美国人,他们都是美国社会中的一分子。而这一写作策略正是霍尔所说的“后现代的主体”的思考。它颠覆了处于主流霸权地位上的美国种族主义和“大熔炉”的同化理论。这里所说的“典型的美国人”,并不是说他们完全认同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作品中张家人从认同中国文化到认同美国文化,再到中国文化的回归,也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因为张意峰一家人虽然受到了一系列的挫折。但他们仍然在美国拼搏,他们已经是美国社会的一部分,而不再是局外人(outsider);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清楚地看到美国极端个人主义的危害性,重新认识到自身中国文化属性中“家”的重要性。任璧莲的作品《典型的美国佬》中所反映出的文化属性超越了简单的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而是提倡二者的融合与互补,这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对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① “The Question of Culture Identity.”In Modern and Its Futures.Ed.Stuart Hall,David Held and Tony McGrew.Cambridge:Polity Pr.1992,P275.

② “The Question of Culture Identity.”In Modern and Its Futures.Ed.Stuart Hall,David Held and Tony McGrew.Cambridge:Polity Pr.1992,P275—276.

③ “The Question of Culture Identity.”In Modern and Its Futures.Ed.Stuart Hall,David Held and Tony McGrew.Cambridge:Polity Pr.1992,P276—277.

④ 任璧莲:《典型的美国佬》,王光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第7页。

⑤ 石平萍:《典型的美国佬》中的文化身份认同,载自程爱民主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第292页。

[1]任璧莲:《典型的美国佬》,王光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单德兴,何文敬主编:《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1994年版。

[3]程爱民主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吴冰,王立礼主编:《华裔美国作家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Hall,Stuart.“Culture Identity and Cinematic Represen tative on.”Framework 36:68—81,1989a.

[6]“Ethnicity:Identity and Difference.”Radical America 23.4:9—20,1989.

[7]“The Question of Culture Identity.”In Modern and Its Futures.Ed.Stuart Hall,David Held and Tony McGrew.Cambridge:Polity Pr.273—326.

(责任编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徐刚,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华裔美国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格罗斯拉尔夫张家
印地新生
秀秀台
摄影家张家让眼中的锦屏
一个承诺
一个承诺
你留下,让我们先死
等猪会飞的时候
菲律宾地震多人死伤
只对你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