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典《麦田里的守望者》探析

2010-08-15 00:42杨立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410004
名作欣赏 2010年18期
关键词:塞林格守望者霍尔

□杨立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沙410004)

现代经典《麦田里的守望者》探析

□杨立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沙410004)

麦田里的守望者 经典 探析

2010年1月27日,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去世,享年91岁。为了纪念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本文对其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内容作了简单的回顾,然后从主题、取材、艺术风格、主人公的塑造等方面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尊称为当代美国文学“现代经典”的原因。

2010年1月27日,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在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塞林格走了,留下的却是经典著作和后人的怀念与思考。

一、《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以下简称为《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于1951年出版。

《守望者》是以回忆的方式写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德(Holden Caulfield)是个中学生,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整日穿着风雨衣,戴着鸭舌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曾是学校击剑队队长,3次被学校开除。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再次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他丝毫不感到难受。在和同房间的同学打了一架后,他深夜离开学校,回到纽约城,但他不敢贸然回家。当天深夜住进了一家小旅馆。他在旅馆里看到的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有穿戴女装的男人,有相互喷水、喷酒的男女,他们寻欢作乐,忸怩作态,使霍尔顿感到恶心和惊讶。他无聊之极,便去夜总会厮混了一阵。回旅馆时,他心里仍觉得十分烦闷,糊里糊涂答应电梯工毛里斯,让他叫来了一个妓女。妓女一到他又紧张害怕,最后按讲定的价格给了五块钱,把她打发走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霍尔顿上街游荡,遇见两个修女,捐了10块钱。后来陪他的女友萨丽去看了场戏,又去溜冰。看到萨丽那虚情假意的样子,霍尔顿很不痛快,两人吵了一场,分手了。接着霍尔顿独自去看了场电影,又到酒吧里和一个老同学一起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他走进厕所,把头伸进盥洗盆里用冷水浸了一阵,才清醒过来。可是走出酒吧后,被冷风一吹,他的头发都结了冰。他想到自己也许会因此患肺炎死去,永远见不着妹妹菲芘了,决定冒险回家和她诀别。

霍尔顿偷偷回到家里,幸好父母都出去玩了。他叫醒菲芘,向她诉说了自己的苦闷和理想。他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后来父母回来了,他只好溜出家门,到一个他尊敬的老师家中借宿。可是睡到半夜,他发觉这个老师有可能是个同性恋者,于是只好偷偷逃出来,到车站候车室过夜。

霍尔顿不想再回家,也不想再念书了,决定去西部谋生,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他想在临走前再见妹妹一面,于是托人给她带去一张便条,约她到博物馆的艺术馆门边见面。过了约定时间好一阵,菲芘终于来了,可是拖着一只装满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她一定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最后,因对妹妹劝说无效,霍尔顿只好放弃西部之行,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了一阵,然后一起回家。回家后不久,霍尔顿就生了一场大病。

《守望者》使塞林格一举成名。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这一形象尤其得到青少年的普遍认同。该书一经问世便风靡全球,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一时间,就像模仿少年维特一样,模仿霍尔顿的言语行动和穿着,成了当时的一种时尚。

小说出版后,评论界也曾褒贬不一。批评声则围绕道德败坏、虚无主义、性描写和过度使用粗鄙语言等焦点。有位愤怒的家长专门对小说里的粗口进行了统计:全书共有237个“Goddamn”、58个“bastard”、31个“Chris sake”和6个“fuck”。1970年代,更有数名美国高中教师因在课堂上教授《麦田里的守望者》而被迫辞职。然而,《纽约时报》赞其为“异乎寻常的、才华横溢的处女作”,时至21世纪,《麦田里的守望者》已然成为了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但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923年至2005年间百本最佳英文小说之一,声名卓著的现代文库(Modern Library)也将其纳入20世纪百本最佳英文小说之列,各版本的累计销量高达6,500万册。

二、《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功

当代美国文学中,有两部小说经过几十年的考验,已被认为是“现代经典”:一部是《无形人》,另一部就是《守望者》。研究表明:《守望者》的成功在于其有鲜明的主题、独特的取材、新颖的艺术风格和主人公的典型塑造。

1.鲜明的小说主题

小说鲜明地通过主人公霍尔顿口述了其主题:“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一主题鲜明地反映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两个世界之间冲突与碰撞,使著作有破有立,不仅让读者发人深思,而且引起整个社会的思考。该主题既具普遍性又具世界性。在每个年代,青少年对于成年人世界都有一定的怀疑和抗拒,所以当他们读到塞林格在小说中直接表达出的质问和愤怒时,就会产生共鸣。

2.独特的小说取材

首先,小说选择了20世纪美国社会进程中的战后50年代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那时候美国经济刚刚开始高速发展,但人们内心还很保守,物质和精神的反差让年轻一代心理很压抑。战后美国青年共同患有一种时代病,其病状表现为:失望、压抑、孤独、恐惧、厌世、忧虑、不安、麻木、压抑、失落等等。《守望者》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矛盾混乱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和处境。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从憎恶虚伪、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路历程,揭示二战后美国青少年一代孤寂、彷徨、痛苦的内心世界。主人公霍尔顿面临青春期的压抑和焦虑唤起了许多美国人的内心共鸣,在战后美国文坛确实影响很大。《守望者》领导了美国文学创作的新潮流,它使得思想贫乏、感情冷淡的50年代的美国人为之倾倒,这个时期完全可以称作超于文学定义的“塞林格时代”。其次,小说选择了人生中少年这个特殊时期。塞林格塑造的霍尔顿是一个十分有灵性但排斥与成人世界为伍的少年。这样的少年有一个共同点,都不愿聆听类似“不成熟的人会为了目标去死,成熟的人为了目标卑微地活着”、“人生就是一场球赛,如果不幸被分到了弱的一方,那还成其为一场球赛吗”等成人游戏规则。事实上无论哪个时代哪个社会,都有这样的苦闷少年。正因为此,《守望者》才会畅销不衰。霍尔顿对成年人主宰的世界的反叛,更能让处于此年龄段的青少年产生深深的共鸣,简而言之,这就是“他们的书”,所以受欢迎再正常不过。再次,作者巧妙地截取了少年时代的三天。在这本薄薄的小说里,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主人公霍尔顿从离开学校到曼哈顿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小说情节平淡无奇,但短短的三天,却把少年与整个社会、与成人世界的冲突与碰撞描绘得淋漓尽致。也正是霍尔顿的三天,让读者、让社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一个少年在第4天、第五天……乃至整个少年时期该怎样度过”这一人生问题。

3.新颖的写作艺术风格

《守望者》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首先在语言的运用上,小说别具一格。全书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来描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所言所为,平铺直叙,简洁易懂,不忌琐碎重复,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平易近人,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写作手法方面,小说中巧妙地融合了“生活流”和“意识流”。作者巧妙地将“意识流”运用到了主人公日常繁杂琐碎的生活描写的小说创作中;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地抓住了青少年的行为特点,表现了主人公的放荡不羁、善良纯真和苦闷无奈,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对社会的狡诈虚伪欺骗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再次,第一人称的使用直截了当,特别是对于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深刻,特点鲜明,剖析到位,使读者身临其境,激起强烈的反响与共鸣。

4.典型代表性主人公的塑造

首先,主人公霍尔顿典型地代表了美国“垮掉的一代”。二战后,美国在社会异化、政治高压和保守文化三股力量的高压下,形成了“沉寂的十年”,而首先起来反抗的是“垮掉的一代”,主人公霍尔顿实际上也是个“垮掉分子”,是最早出现的“反英雄”,他所患的是战后美国青年当时共同患有的时代病,表现为:失望、压抑、孤独、恐惧、厌世、忧虑、不安、麻木、压抑、失落等等,只是他还没有放纵和混乱到他们那样的程度罢了。小说中霍尔顿苦闷彷徨,孤独愤世,心理矛盾百出,精神世界一片荒芜。在霍尔顿的眼中,成人世界是虚伪做作的,不值得信任。霍尔顿是性格复杂的矛盾体。他本性善良,希望能追求美好的生活,对热衷于酒和女人的人十分反感讨厌,厌恶校长的虚伪和势力,愤愤地擦去墙上的下流字眼,对受苦受难的人慷慨解囊。他对妹妹菲芘真诚爱护,百般照顾。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还渴望终生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发出“救救孩子”般的呼声。可是,霍尔顿又好奇、敏感、焦躁、不安,易冲动、想发泄的心灵无处安放,他不喜欢读书,不求上进,他抽烟、酗酒、打架,甚至找妓女,他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无助消极的反抗。他觉得老师、父母要他读书上进,无非是要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账凯迪拉克”。当他发现他唯一敬佩的老师是个同性恋的时候,他的精神支撑全面崩塌,对成人社会完全失去了信任,认为他们全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霍尔顿遇到的虚伪和欺骗打碎了他那渴望朴实和真诚的心,并令他无所适从。

其次,霍尔顿是青少年青春时期的典型代表。霍尔顿的困惑、迷惘不仅代表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青少年成长的特点,也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青少年的共性问题。虽然霍尔顿抽烟、酗酒、撒谎、讲脏话,但本质上依然保持心灵的童真。他表面上恣意放纵,但内心却厌恶人们的虚伪造作。他脏活不断,却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为修女捐款,热心替溜冰的女孩系鞋带。他厌恶虚伪的世界,愿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希望在麦田里守望小孩子的想法是十分纯真崇高的,是他在愤世嫉俗的外表下所掩盖的纯真心灵的真实表达,是他发自内心的向往与呼喊。这个性格复杂矛盾的霍尔顿是那个时代,也是现在许多年轻人的代表,这样的一个霍尔顿能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共鸣也就理所当然了。

三、结 语

《守望者》从开篇到书末都充斥着脏话、粗话,以此来挑战传统文化和行为准则,但发表后,大中学学生争相阅读,并争相模仿。可见,该书并不是一本不适合孩子读的书,而是家长和教师的必读教材,一把理解当代青少年的钥匙。

《守望者》写一个迈向成熟的16岁少年霍尔顿的苦闷。但这种苦闷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我们应负责任地去承担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麦田”的守望者。因此,《守望者》将影响更多的作家文人去关注和研究少年的成长并因此而促成更多的先锋作家的诞生。

[1][美]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施咸荣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

[2][美]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孙仲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3]杜娟,赵鑫.混沌中求索、解构中建构对塞林格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解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56

[4]罗世平.精神病症情结透视.论杰·戴·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3):26-32

(责任编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

杨立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与改革、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塞林格守望者霍尔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双重性格的分析
大中小功率霍尔推力器以及微阴极电弧推进模块
大桥上的守望者
不拒绝善于用心的人
小说《塞林格的信》出版
守望者
塞林格拒绝总统邀请
不赴“总统宴”的塞林格
俏皮精灵
美士兵写反战歌曲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