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

2010-08-15 00:45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艺术

季 欣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96)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

季 欣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96)

公共艺术在我国处于发展的初期,总体的公共艺术发展实践中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肤浅的公共艺术较多,而有深度的公共艺术不足。这种现状是由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内部矛盾造成的。由于我国公共艺术城市母体的不断繁育、应用学科的迅速发展、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普遍趋势,我国公共艺术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如果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其深层次的内在矛盾,就可以多创造出有深度的作品,以其深广的文化属性,在绵延流长的城市文明的土壤上扎下根脉。

公共艺术;中国;酥皮

公共艺术(Public Art),是存在于城市公共环境中的、体现公众对艺术的平等参与、能够由公众继续参与的由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都市化进程,其速度与规模都令世界瞩目。相应地,上世纪从80年代初露端倪的城市壁画热,到各城市雕塑、公共壁画、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的广泛发展,我国的公共艺术也迎来它的大勃兴。

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大城市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不过,由于处于发展的初期,我国公共艺术发展实践并不尽如人意。就象西方学者韦尔施将审美化区分为“浅表审美化”和“深层审美化”一样,笔者认为,中国城市中的大量公共艺术作品实际上可以分为“肤浅的公共艺术”和“有深度的公共艺术”。

“肤浅的公共艺术”,它们象蛋糕上的一层酥皮,在我国城市中大量地存在着,被讨论得很多,也被嘲笑得很厉害。而“有深度的公共艺术”,却不那么为人所知。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是有深度的公共艺术?我国的公共艺术中,为什么肤浅的公共艺术有余,而有深度的公共艺术不足?怎样在公共艺术实践中更多地产生有深度的作品,而不是那些肤浅的公共艺术作品,它们象酥皮一样脆弱轻飘,无法与文化交融,无法为市民所接纳。

为了改变我国公共艺术发展实践的现状,完成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战略建构,反思其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为未来发展的指向提供一个较为客观和科学的依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内在矛盾集中于几个方面。

(一)对传统文化是继承还是割裂

公共艺术之于城市的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几百年前,奥地利建筑师卡米洛萨特在著名的《城市建设的艺术》一书中说道:“我们必须记住(公共)艺术在城镇布置中具有合理而且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唯一一种能够随时随地影响大量公众的艺术,相比而言,剧场和音乐厅的影响则限制在较小部分的人群。”[1]公共艺术被普遍认为是城市精神与文化价值的符号、“城市所拥有的智性机器”(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语)、城市形象的名片、城市意象的表征。法国艺术批评家凯瑟琳·格鲁针对当代景观及公共艺术实践的原则时提出“嵌入”的概念。(在2009年4月25日于上海同济大学举行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凯瑟琳·格鲁就当代西方景观及公共艺术的价值观念新趋向等问题作了演讲。)翁剑青在其论文《超越本体的价值含义》[2]中将“嵌入”理解为艺术对于空间的介入不是简单或粗浅的硬性移植和表面的照搬,而是生发和植根于特定的地域场所、语境原有的生态系统之中,形成与当地自然和社会历史以及整个生态系统间的对应关系,以自然而精彩的方式融入其中,而非唐突、孤立的自我张扬。

如何将公共艺术“嵌入”而不是生硬地“植入”城市当中,是我国目前公共艺术实践中最值得探讨的问题。每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脉。文脉,简言之,是历史文明演进之脉络。美国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华夏文明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古老的城市各具抹不去的记忆。上海,作为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最大的经济重镇和文化中心之一,形成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熔铸中西的海派文化的传统。北京的古都文脉在保存至今的古代都城的营造法式、建筑风貌、文化景观中都得到体现。南京的文脉,绵延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十个朝代,作为“十代古都”,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吴宫花草、晋代衣冠、齐梁遗韵、明祖城池,是南京城独有的沧桑而厚重的城市气质。而当前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中,完全放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竭力抹去城市记忆、漠视历史而对西方艺术作品流派的拙劣模仿、甚至与城市或地方文脉完全割裂的现象并不少见。在河北涿州市中心,莫名奇妙地立着一座缩小的艾菲尔铁塔;河北某大学城附近立着一座巴黎的凯旋门;越来越多的房地产项目侵占了大片土地,命名为“罗马花园”、“莱因河畔”、“塞纳丽舍”、“格林小镇”,伴之以罗马柱、欧洲中世纪骑士雕像点缀期间……类似例子比比皆是。在城市空间中生硬地植入这类作品,要么因为缺乏历史深度而浮躁空洞,要么会因为生搬硬套,就象让雍容端庄的大观园的贾母套上玛丽莲·梦露的吊带衫、露脐装一样显得滑稽拙劣、不伦不类。

(二)自律性与他律性之间的矛盾

公共艺术不再局限于艺术本身,而是要受到公共性、政府决策、投资方等外界诸方的制约。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内涵是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态的根本特征。它被设置于公共空间中,为社会公众开放。公共空间是公共领域内的一个范畴。而所谓公共领域,尤根·哈贝马斯认为“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民。”[3]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在国外一直受到很高程度的重视。挪威奥斯陆高等学院教授乌德伦·克利斯提·赛特曾就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如何引发当地不同文化价值的讨论,及最后作品方案的确立进行过实地调研。[4]诺德兰郡是挪威北部一个郡,拥有33个自治市,是一个自然风景非常丰富美丽的地方。当地政府发起了一个公共艺术,在每个自治市各由一名国际知名艺术家创作户外雕塑,所有的雕塑构成一个户外公共艺术馆。由于当地自然风光景色绮丽,紧邻海岸线的山脉上天气与光线不断变化,光影交织,让人们有做白日梦的感觉。当地居民对那里的山、海及神秘莫测的自然景观怀有崇敬之情。艺术家艾瑞克·戴特曼看到布朗诺萨德市紧邻的山脉,想以北欧神话中的洛克和他的孩子米德亚德索曼(神话中为一条龙)为原型,创作一个公共艺术雕塑,希望可以借此反映山脉绵延起伏的形态。但是按照当地的文化价值观,龙被视为恶势力的代表,当地居民无法容忍这样的形象与他们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山脉相联系,艺术家的创意引起一片鞭挞之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导致政府不得不否决了艺术家的这一构想。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在我国似乎一直是飘扬在遥不可及的山巅的一面旗帜。民众意志在公共艺术的项目决策中鲜有反映。这和运作体制不无关系。目前我国公共艺术建设资金来源主体有三部分:固定的政府财政拨款、政府对具体公共艺术项目的专项拨款、开发商资金投入。但是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健全、审美能力的缺乏、开发过程的过度商业化,部分公共艺术作品难免沦为长官意志的试验品,为了迎合短期内的城市活动、政绩考察,而匆忙创造,而与公众社会难以产生广泛、贴切的关联。或者表现出浓郁而俗气的商业气息,与城市主体风格格格不入,盲目拼接,缺乏对公共艺术深度的人文关怀。

(三)蓬勃发展的趋势与法律体系和责任制度的缺失之间的矛盾

在当今中国,公共艺术的资金投入与方案确立前的考量、实施后的监督,就重视程度来说,是严重失衡的。资金投入的巨大,方案考证的轻描淡写、项目实施后的无人监管,都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而几十年世界范围内的公共艺术实践表明,只有有了明确的组织机构和法律体系,公共艺术才能持久而健康地发展。西方国家在公共艺术上的政策和组织机构都相对完善,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早在1965年,美国就正式成立了“国际艺术基金会”,第一年预算240万美元,1989年预算增长至1亿6900万美元。随后美国30多个州政府先后以立法的形式推动公共艺术的建设,规定不论是政府建筑还是私人建筑,其总投资的百分之一必须留给艺术。即所谓的“百分比法案”。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出现了专门从事公共艺术运作的机构,如“公共艺术发展信托机构”、“艺术天使信托机构”、“公共艺术委托代理机构”等。日本效仿美国“百分比法案”,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立法,将建筑预算的百分之一作为景观艺术的建设费用。此外,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设立和社区公共环境的管理方便有非常详细的规定。而我国的公共艺术在法律体系和责任制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公共艺术的资金投入、方案的选择,缺乏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很大部分是长官意志的产物。这些公共艺术往往是斥巨资所建,然而随着领导岗位的更迭,新任官员为了追求自己的政绩,重新整出一套建设方案,推倒重来,原来的建筑、景观、公共艺术也在一夜之间变为废墟上的瓦砾。这种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让人扼腕痛心。

(四)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和公众审美趣味、接受能力、当代审美意识之间的矛盾

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思潮,伴随着我国迅速的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在当代语境中涌动、交融、冲击、碰撞。公共艺术也不可避免地被这股洪流所席卷,而出现创作上的多元化倾向。一些公共艺术作品具有活泼具象、生动象形的语汇,如艳丽的色彩、夸张的造型、不拘一格地应用材料、艳俗的装饰图案;有些艺术作品沿袭波普艺术的设计手法,采用拼接、复制;有些城市雕塑努力表现诙谐荒诞的审美取向。这在客观上造成公共艺术领域写实、抽象、极少主义、传统等多样化语汇并存,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共生的景象。但是,在确定公共艺术的方案之前,我们不得不对一些问题采用深思熟虑的慎重态度,那就是:我国公众的接受能力是否已经达到了对后现代、消费主义、波普风等能够坦然接纳的程度?这些艺术风格会否迎合公众的审美趣味?是否与当代主流审美意识、价值观念、文化认同之间存在隔阂?是否与我国城市的主体风貌协调共生?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对我国的公共艺术发展走势持乐观的态度。首先,公共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城市母体的繁育。追溯至近代世界范围内公共艺术的发端,即与美国及欧洲二次大战以后城市的修复与重建有直接的关系。而它的宗旨在很大程度上即为:优化现代城市形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现代城市的空间品质。公共艺术与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的联系决定了我国公共艺术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21世纪将会有两件大事影响人类的进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令世界为之瞩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25年,将有大约10亿中国人居住在城市,届时中国将出现221座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其中包括23座5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与之相比,截至目前欧洲只有35座类似规模的城市。

其次,日常生活审美化、对“诗意的栖居”的追求正成为世界、包括中国的普遍趋势。英国诺丁汉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他在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一方面把“艺术转换成生活”,另一方面把“生活转换成艺术”。审美化最明显地见之于都市空间中。西方著名理论家韦尔施写道:“过去的几年里,城市空间中的几乎一切都在整容翻新。购物场所被装点得格调不凡,时髦又充满生气。这股潮流长久以来不仅改变了城市的中心,而且影响到了市郊和乡野。差不多每一块铺路石、所有的门户把手和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没有逃过这场审美化的大勃兴。”[5]审美大勃兴的现象在我国明显地存在着。居住环境、工作环境、消费环境、娱乐环境不断地被审美化,公共艺术也正以其发展顺应和映证这一历史性的趋向。公共艺术的形式也在不断拓展,地景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等多领域内都有公共艺术的尝试。它的发展突破传统的城市雕塑的局限,向纵深多元化、自由化地发展。

再次,随着艺术应用价值的确立,公共艺术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倡导“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占据学术的制高点;所谓“立地”,就是学术研究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而公共艺术,作为一门典型的“立地”学科,受到越来越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视。目前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尚处发展之初,不过,正呈现一派燎原之势。全国几十所院校组建了公共艺术院系。中央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江南大学、上海大学等一批院校致力于搭建高水平的公共艺术教育与实践平台。随着我国应用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兴起,公共艺术人才的培育、综合而系统的公共艺术学科教育体系的建立正在并仍将得到应有的关注。

综上所述,如果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实践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其深层次的内在矛盾,就可以走出目前面临的困境。它们将不再象“蛋糕上的一层酥皮”斑驳地浮在城市的地表,而是以深广的文化属性,触动人的心灵,在绵延流长的城市文明的土壤上扎下根脉。

[1]Public Art:Space,A Decade of Public Art Commissions Agency 1987-1997[M].Merrell Robertson Publishers, 1997:10.

[2]翁剑青.超越本体的价值含义[J].文艺研究,2009(9):19 -26.

[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58.

[4][挪]乌德伦·克利斯提·赛特.公共艺术:地理及特性[J].美术,20007(7):117-121.

[5]韦尔施.重构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4.

Researches on Chinese Public Arts’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JIXin

(College of Fine Arts,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0096,China)

There is a prominent probl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arts in China,which is in its early stage,that is,the amounts of the superficial public arts are much larger than those with profundity.This owes to the the inner contradic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public arts’development.However,with the continious breeding of the cities,the rapic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ed subjects and the prevailing trends of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ves,the public arts in China will have a good future.If the inner contradiction could be resolved,more good public arts with deep and wide cultural attributes could be created,enrooting themselves into the soil of the cities’culture.

public arts;China;puff pastry

J0

A

1008-2395(2010)05-0070-04

2010-07-10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08SJD7600019)“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城市公共艺术研究”成果

季欣(1981-),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现为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文艺学和艺术美学研究。

猜你喜欢
艺术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
艺术百家:马 莉
美在《艺术启蒙》
纸的艺术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