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岷县特色草产业开发现状及市场前景*

2010-08-15 00:54刘兰芳
草原与草业 2010年2期
关键词:岷县干草产业化

刘兰芳

(甘肃省岷县草原工作站,甘肃 岷县 748400)

草产业是极具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也是知识密集型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被誉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优质牧草在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国民经济、生态安全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岷县地处甘南高原、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接壤区,国道212线和省道306线、岷代公路贯穿全境,是甘肃南部重要的农畜产品集散地,素有“陇上早码头”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称,区位优势明显;全境海拔2 200~3 700m,年均气温5.7℃,年均降水量 600mm,无霜期 112d,是典型的高寒阴湿地区。全县拥有天然草原26万hm2,是洮河、渭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绿色屏障,为发展草畜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条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抢抓两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川区药材山区薯、东南重点抓草畜”的产业布局思路,并将草畜产业提升到县域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高度来抓,为培育和壮大特色草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条件,使全县草产业开发步入了快车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 特色草种的品种特性及种植历史

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在岷县已有60余年的栽培历史,是国内著名珍稀的高产优质牧草,适应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生态条件,具有抗旱耐湿、优质高产、适口性好、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岷山红三叶又名红车轴草,是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5m,生活第2年亩产鲜草4 000~6 000kg,亩产草籽 15~50kg,粗蛋白质含量达19.75%,其产草量、营养价值在岷县居豆科牧草之首,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另据近年来研究分析,岷山红三叶中还富异黄酮,主要成份是芒柄花素、鹰嘴豆芽素、染料木素和大豆素,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倍受各地客户青睐。综合有关资料,异黄酮具有7个方面的药用功能:①防止冠心病;②防止骨质疏松症;③防止妇女更年期综合症;④防止癌症;⑤消肿止疼,有抗炎作用;⑥减缓中枢神经退化、增强记忆、延缓衰老,能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⑦保护皮肤,具有养颜作用。岷山猫尾草是禾本科猫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0.9~1.3m,生活第2年亩产鲜草1 500~3 000kg,亩产草籽25~50kg,干草中粗蛋白质达5.52%,粗纤维37.87%,为香港、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上畅销的赛马和奶牛理想的长纤维干草。

1944年,岷县从美国引进栽培红三叶、猫尾草,经过多年栽培、训化和选育,适宜当地高寒阴湿的生态条件,已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地方优势品种。1987年经全国饲料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定名为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并于上世纪80年代在岷县、武山、临洮、卓尼、天水、陇南等多个县市作了示范推广,栽培面积达300余公顷。至90年代,因种子繁殖工作滞后、产销渠道不通等种种因素制约,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种植面积一度萎缩,仅有零星分布,甚至沦落为野生繁衍状态,濒临种植资源灭绝的危险。

2000年开始,岷县实施西部大开发,大规模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建设,急需大量的优质牧草种子。这就为特色草种扩繁推广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县草原站看准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适应性强、草质优良、种子奇缺、前景广阔的比较优势,在南部麻子川乡旋窝种植岷山红三叶和岷山猫尾草分别为2.4hm2和2hm2,并通过提纯复壮、保种扩繁的办法加以推广。2001~2005年实施的国家一期牧草种子基地项目——岷县红三叶草种繁育基地项目,加快了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产业开发进程,建成种子基地538.67hm2(其中岷山红山叶428.67hm2、岷山猫尾草110hm2),在南部麻子川、寺沟、秦许三乡建成了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种子基地约200hm2,辐射种植区有岷山、闾井、梅川、文斗、申都、蒲麻、西江、西寨等8个乡镇。该项目建成后,不仅填补了岷县草种繁育基地的空白,为全县发展特色草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为全省乃至全国高寒阴湿地区退耕还草、改良草地等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优质种子。2001~2007年我县实施了畜牧局自列的“岷山红三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项目”。该项目在早期原种田(1999~2000年)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行政、技术和产业化开发措施的组装配套,建立了特色草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的五大体系,开展了不同生境及播种行距对岷山红三叶种子产量的影响、不同播种方式对岷山红三叶草产量的影响、岷山红三叶与冬小麦保护播种技术研究、不同生境对岷山红三叶鲜草产量和种子的影响、岷山红三叶改良亚高山草甸退化草场效果研究、岷山红三叶茎叶分离技术试验研究、岷山红三叶种子田和收草田简易条播机及条播技术研究及岷山红三叶青干草调制技术研究推广,探讨了技术推广与产业化开发的结合点。至2007年底,在项目区建设示范乡11个、示范村 26个,示范户13 000户,建立种子基地66.7hm2,商品草基地2 200hm2;技术指标经过试验和大田调查,岷山红三叶平均种子产量达到720kg/hm2,提高 60%;总产鲜草250 194.35t,加工销售干草捆10 000t;推广改良南部亚高山退化山地草甸2 400hm2。完成试验研究和综合性报告16篇、技术规程3项。该项目通过7年的实施,项目整体已实现总产值9 770.3万元,新增利税1 653.4万元,年经济效益938.3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基本形成了“种、养、加、销、研”五大体系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雏形,使特色草种基本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成为壮大县域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兴优势产业。2008年11月1日,由甘肃省科技厅组织,定西市科技局主持,邀请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岷县草原工作站完成的“岷山红三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在项目辐射带动下,全县人工草地面积迅速扩大,农民种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截至2009年,全县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达0.73万hm2(其中岷山红三叶0.23万hm2、岷山猫尾草0.073万hm2)。

2 产业化开发现状

目前,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种植面积累计达到0.3万hm2,分布全县11个乡镇,初步实现了规模化、区域化种植,产业化开发的目标。2002~2003年,将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青干草以每公斤2元价格销往湖南、四川、陕西、香港等地市场,产品供不应求。2004年成立的岷县方正草业开发公司,为岷县首家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自成立之日起,公司就和农户签订牧草订单(鲜草价格不断提升,至目前达到0.3元/kg),收购加工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使农民得到了实惠,种植岷山红三叶亩收入800~1 600元,比种植农作物收益高。在政府的扶持下,该公司加工营销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引进烘干设备一套,加工岷山红三叶干草捆1 500t、岷山猫尾草干草捆500t,并建成晒场3 800m2。2006年,该公司5万吨岷山红三叶草块生产线项目上马投产,其加工营销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大增强。2005~2006年,甘肃岷山草业开发公司在闾井、奔直寺建成2个草产品加工基地,2006年7月投入生产,设计年加工能力3 000t。因此,2个龙头企业的创建,使岷县特色草种基本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 市场前景

岷山红三叶因其富含异黄酮,药用价值较高,市场销路一直看好。2002年以来,县草原站先后与湖南、四川、陕西等地制药企业取得联系,各客户来人实地考察,采样分析异黄酮含量,竞相订货,青干草捆价格由最初的1 300元/t,逐年上升至2 400元/t;2004年开始由龙头企业——岷县方正草业公司加工销售,价格逐年上升至4 000元/t以上。岷山猫尾草也于2003年开始以青干草3元/kg价格畅销北京、香港、韩国等地,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至2 400元/t,尤其日本、韩国对猫尾草的需求量很大,每年需50~60万t。根据《岷县畜牧业第十一五规划》,至2010年,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种植规模将达到0.67万hm2(红三叶0.4万hm2、猫尾草0.27万hm2),将使特色草种真正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猜你喜欢
岷县干草产业化
新机
新机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岷县
甘肃省岷县城郊初级中学师生书画作品选登
Around the Farm
小小数迷泽西之智解农场报复计划
肉牛粗饲料中干草的特点及加工方法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
红色动漫的经济价值与产业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