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钅容基的魅力:坦诚、睿智、幽默

2010-08-15 00:51石川人
支部建设 2010年5期
关键词:招待会人权魅力

■文/石川人

朱钅容基的魅力:坦诚、睿智、幽默

■文/石川人

朱钅容基其人,颇有魅力。原因之一,是说话非常有特点,且不说其办事作风,雷厉风行,只要一开口讲话,就会把人吸引。所以,当今中国,喜欢朱钅容基且拼命学习他摹仿他说话的人,不在少数,惜乎不得其门而入,可望而不可及,学不到手也。

最近,《朱钅容基答记者问》一书问世。此书收录了朱钅容基担任国务院总理和副总理期间60篇精彩的答中外记者问和境外讲演,其中大部分内容,系国内首次公开发表。愚以为,朱钅容基的魅力,体现在说话之中,有以下三个特点。

魅力之一 坦诚

人之交谈,贵在交心。说话一有诚意,魅力油然而生。朱钅容基回答记者提问或接受采访,很少说套话,打官腔,总是以坦诚之心,与对方交流。所谓无技巧之技巧,乃大技巧也。

——2001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在回答“退休之后做什么”时,朱钅容基说:“我在1998年的时候就讲了,我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现在还是这样,只要活着,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00年11月23日,在新加坡谈中国证券市场等问题,在回答“厦门远华走私案查处有没有困难”时,朱钅容基说:“没有困难。无论涉及谁,我们都要一查到底,都要把他追查出来。没有任何困难,不会碰到任何阻力。如果有阻力,我们要打破阻力,一定要把这个案子查清楚!”

——2000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在回答“你希望中国人民在你离任之后最记得你的到底是哪个方面”时,朱钅容基说:“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钅容基还是办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以上三问,答得何等直率,多么痛快!

答问者,沟通也。你的心敞开有多大,对方的心,也就打开多大。越是直率的人,越容易与人迅速沟通,越能在最快时间赢得对方好感。

魅力之二 睿智

坦诚不等于别人问些什么,你就回答什么,什么问题,都要按提问者的要求作答,那就难免有时钻进某些人的圈套,陷于被动。当然,问题既然提出来了,总得有个呼应吧,切不可装聋作哑,避而不谈,这就考验答问者有没有政治家的智慧了。

——1999年4月13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伍德拉夫采访时,伍问道:“有个问题是关于你自己的经历的。你曾两次被下放,我知道你在养猪场干了很多年,从事的是重体力劳动。你的经历是否告诉你,中国不怕不同政见?”

朱钅容基回答:“我不认为我个人经历的细节值得在这里讨论,但我认为,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的领导人都有类似的个人经历。我们年轻时都为民主而斗争,为我们国家的自由、独立和解放而斗争。不可想象,我们这些毕生为改善中国人民的人权状况而斗争的人会去侵犯中国人民的人权。”

——2000年10月14日,接受东京广播公司(TBS)采访时,主持人筑紫哲也问:“总理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被人威胁。据说,你有过4次险遭暗杀的经历,祖先的坟墓也被炸了。你自己也说过走在‘地雷阵’上,听说还准备了棺材,是吗?”

朱钅容基回答:“关于我有种种传闻,或者说传奇。我知道目前为止,至少有11本关于我的书,我没有时间去看。它们究竟说了一些什么,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去看这些东西。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值得一谈。”

该详则详,宜简则简,这是朱钅容基答问又一特点。细心的读者或许注意到,在不止一次两次回答关于个人遭遇问题时,朱钅容基从不详述,总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魅力之三 幽默

幽默,乃人类谈话处事之最佳境界,一个人能随时随地不知不觉而又非常自然地表现出幽默感,必然大受各方人士欢迎。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说到幽默,朱钅容基极擅长,其幽默感几乎如影随形,看似信手拈来,却又处处精彩。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在谈到西方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攻击时,朱钅容基说:“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最近访问中国时,我告诉她一句话。我说:‘我参加争取和保障人权运动的历史比你早得多。’她说:‘是吗?’表示她不同意我的意见。我就说:‘不是吗?我比你大10岁,当我冒着生命危险同国民党政权作斗争,参加争取中国的民主、自由、人权运动的时候,你还在上中学呢。’”

——2000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在谈中国加入WTO组织时,朱钅容基说:“克林顿总统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现在不批准,恐怕要后悔20年。我可以加一句,不只是后悔20年,恐怕千百年以后,当美国人民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也会后悔为什么当初犯这个错误,掩卷而长叹。”

——1999年4月9日,在与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思考克罗夫特谈中美关系时,朱钅容基说:“中国是不是美国的威胁?我说,我们能威胁什么呢?克林顿总统不是讲了,中国只有20多件核武器,美国有6000多件,那你们怕什么呢?我必须声明,中国是不是有20多件核武器,我确确实实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克林顿总统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

——1999年4月14日,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演讲和答问时,朱钅容基是如此开头的:“校长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我衷心地感谢校长先生邀请我到MIT(麻省理工学院)来,使我能够有机会会见这么多有学问的教授和学者,包括来自我的母校清华大学的校友。昨天在纽约,我的好朋友达克特克森杰告诉我:‘你是第二个有勇气到MIT去作演讲的国家领导人。’我确实没有这个勇气,特别是要作学术演讲。我1947年在清华大学学习的时候,清华被称为‘中国的MIT’,我所学习的教科书大部分都是从MIT来的,我当时就憧憬有一天能够到MIT来学习,而且拿一个学位。但是,如果我要得到一个学位的话,一定要经过学习、考试、答辩。但是我70岁了,已经做不到了,看样子我这一辈子也拿不到你们的学位了。”

——2000年10月14日,接受东京广播公司(TBS)采访时,朱钅容基自我介绍:“不久前,日本执政三党的干事长访问中国。自民党干事长野中广务向我提出忠告:‘届时你无论如何要保持满脸笑容,越是对你提尖锐的问题,你越是要笑。’这对我来说有点难度。我平常讲话的时候,表情都是比较严肃的。今天我要努力去做,尽量保持笑容。希望朋友们不要觉得我笑得太勉强,更不要觉得我笑得太可怕。请多多关照。”

类似例子,俯拾皆是。最后,摘录朱钅容基接受同一采访中几个即兴问答,以飨读者。

筑紫哲也(主持人):“听说朱总理只怕劳安,她什么地方可怕?”

朱钅容基:“我根本不觉得她可怕,我觉得她可爱。”

筑紫哲也:“假如劳安不在演播厅,你是否会做同样的回答?”

朱钅容基:“当然,表里如一嘛。”

一位女大学生:“我正在学中文,听说中国人都喜欢唱歌。总理最喜欢什么歌?能不能唱一段?”

朱钅容基:“我最喜欢的是中国的国歌。如果我现在要唱的话,你们都得起立,我想我还是不唱了。”

幽默,常常能化干戈为玉帛,融僵持为沟通,变沉重为轻松。在巧妙的自嘲和搞笑中,大大缓解气氛,拉近人的距离。所以,在西方,倘若某人演讲中缺少甚至没有幽默感的话,人们就会说,这家伙完了,他失败了。

朱钅容基说话的魅力,还可概括若干,但择其大要,在坦诚,在睿智,在幽默也。

其实,任何人说话,若能大体做到以上3点,虽不能说一定非常精彩,但招人喜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确定无疑的。

当然,朱钅容基的魅力是其特殊经历和天赋秉性使然,一般人想学,是学不来的。

猜你喜欢
招待会人权魅力
人权不应成为西方话语霸权工具
数字时代的人权何以重要:论作为价值系统的数字人权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残疾人体育权——一项国际人权
《东方欲晓》的魅力
微软向人权高专办提供500万美元 利用新科技帮助实施推动人权项目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蛇开记者招待会啦!
“铜都一号”的魅力
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