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道路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

2010-08-15 00:52韩露
科技传播 2010年18期
关键词:山西运输交通

韩露

沁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山西长治 046400

0 引言

交通运输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公路交通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山西作为内陆省份和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未来的较长时期内必将依托于公路交通运输实现。

1 山西省道路交通运输现状

1.1 线路标准低,运输密度大,超龄油路多

山西铁路除京包、石太等少数省际外运干线标准较高,能力较大外,其余线路标准均较低。主要铁路干线综合能力利用率达到90%左右,其中京包线高达150%,铁路货运平均每公里10.5万t,居全国之首。此外新建铁路步伐不快,高等级公路增长较慢,三、四级及等外公路所占比重过大。其次,公路桥梁载荷能力低,不能适应大吨位汽车通过要求。干线公路超负荷运行,超龄油路比例过大。

1.2 各运输环节之间协调与配合不够

首先是铁路与公路之产衔接不够。铁路运力不足,限制了公路和铁路联运的深度和广度,使省内公路的短途集散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其次,铁路、公路内部某些环节不协调。铁路方面表现为,某些干线、区段及支线、运用线利用率较低;第三,省内铁路与省外铁路不配套。山西境内铁路运输总起来看处于饱和状态,但是同薄线、邯长线、太焦线等干线的运输潜力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要原因是省外京山、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干线限制口增多,通过能力不足,限制了山西铁路运输能力的充分发挥。

1.3 铁路、公路分布不均衡

山西铁路受工业布局和大量煤炭东运南调的影响,大都集中在中、东部地带,其中以太原、大同、榆次、原平、长治、临汾等地为主要集结点。东部地带每百平方公里拥有铁路1.44km,中部为2.33km,而西部仅为0.28km。公路是中部多,西部较少。主要集中于省内工农业较发达的太原、临汾、运城、长治和大同几个盆地。

1.4 铁路、公路客货运量占绝对比例、货运以初级产品为主

近几年来,山西主要通过铁路完成客流运送量占到90%左右,而航空和水运所占比重微乎其微。这种运输生产结构的现状表明山西运输结构比较单一,各种运输方式负担不均衡。山西货物运输构成中、初级产品,尤其是原煤占有重要位置。运输总量中,原煤、石油、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矿建材料、木材等初级原材料占85%,其中原煤就占80%,构成了山西货物运输的主体。

2 促进山西省道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对策分析

2.1 加强交通运输业体制改革的力度

目前,交通运输业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体制僵化,所以要解决问题就必须从体制改革上着手。借“中部崛起”之风,在体制上加大改革力度,要积极探索交通运输业新的投融资机制和运营管理机制。创新公路建设发展投融资体制,营造多元化资金投入的机制和格局,针对山西不太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经济条件,吸引外来资金的难度较大的特点,在具体操作上仍要继续坚持和完善“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建设体制,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坚持加强规费征收、利用国家资金、争取银行贷款的同时,积极地逐步开拓新的筹资渠道。改革现行交通管理体制,实现交通运输内外部信息系统的共享,构建“数字交通”的信息平台。首要的任务是改革现行交通管理体制。变换道路运输业的管理模式,建立公共服务模式,道路运输业是一个公共服务行业,政府对道路运输业的管理应体现公共管理职能。

2.2 交通运输产业共融发展,促进人力、物质、信息、资金的合理快速流动

目前,我国实施“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对于山西省来说,开创了发展经济的新机遇。就山西省的实际情况而言,首先是要抓好以公路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为钮带和载体,有利于分散或离散的人力、物质、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流动与整合,从而降低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成本和提高配置效率。再者随着“人字骨架、九横九环”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全面建成,必须认识和处理好公路交通建设与整体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超前性的关系,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管理和人员素质以及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充分提高和发挥公路交通运输效率。

2.3 以科技应用创新为动力,推进交通增长方式的转变

无论从行业规范还是从基础设施、运营能力来看,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内陆省份的进一步开放,对交通运输业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山西交通基础设施能力与使用者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将日益突出,单靠过去扩大外延式的增长方式已经无法解决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与日益紧张的交通资源约束矛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现代化的装备和管理技术,改进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组织方式,大幅度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等,实现交通运输内涵式的增长方式,使运输质量和效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4 加强公路周围经济带的建设

积极推进大运、太旧、京大高速公路经济带、现代物流及智能交通三大产业的发展,构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使高速公路经济带成为全省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交通产业升级。要找准切入点,整合资源,培育优势,努力在高速客运、旅游客运、现代物流、智能交通等方面求得新发展,带动交通产业结构的调整。后工业化社会的产品结构特别是消费类产品,因科技进步而特别适于采用公路运输方式,社会消费、服务对于方便快捷和时限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具有运输速度快、中间环节装卸包装费用少、可实现门对门直达运输和服务等优于其他运输方式的特点,较好地适应了后工业化社会的这种需求,现代物流产业也因此崛起,方兴未艾。

[1]徐春秀.中国大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问题,1999(5).

[2]尹利,赵强.实现中国大城市绿色交通的讨论[J].环境科学动态,2001(4).

[3]何玉宏.城市交通:一道跨世纪的难题[J].新东方,2000(1).

猜你喜欢
山西运输交通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繁忙的交通
山西叹五更
小小交通劝导员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综合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