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评估体系的意见

2010-08-15 00:43成都军区司令部动员部副部长洪晓荣
国防 2010年10期
关键词:预备役动员演练

■ 成都军区司令部动员部副部长 洪晓荣

快速动员能力是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要着眼推动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试行构建快速动员能力评估体系。

基本原则。(一)任务牵引,着眼全局。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围绕担负的支援作战、处突维稳、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区分层次,分类实施。(二)军地结合,全面系统。充分发挥军队、地方政府、国防动员机构等的整体合力,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评估的影响,确保能力评估要素齐全,衔接紧密。(三)把握重点,周密筹划。科学把握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的重点难点问题,科学构建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评估系统,合理确定能力评估的体系架构。(四)严谨科学,力求实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借助信息科技手段,科学有效评估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

基本要素。(一)预案准备。主要包括动员方案和动员保障计划。动员方案的评估着重检验敌情判断、我情分析、任务区分是否符合实际,影响快速动员因素的分析是否透彻等。动员保障计划的评估着重检验通信联络、装备物资请领征用、交通运输、卫勤保障、财务保障等计划是否合理和便于操作。(二)组织建设。主要包括人员数量质量情况、基本制度建设和营(连)部建设。人员数量质量情况的评估着重检验组织整顿、“三率”比例、官兵素质结构等是否符合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基本制度的评估着重检验营(连)主官住营制度、点验制度、检查考核制度、走访联系制度等是否落实到位;营(连)部建设着重检验硬件是否符合基本标准,软件是否有各类计划、图表、登记、统计等。(三)动员演练。包括演练筹划、演练活动和演练保障等。演练筹划的评估着重检验演练计划是否周全,各类情况登记统计是否准确。演练活动的评估着重检验首长机关演练和部(分)队演练的人员、内容、时间是否按有关要求安排。演练保障的评估着重检验经费保障是否专款专用,装备器材保障是否齐全配套等。(四)组织指挥。主要包括分析判断情况、定下动员决心和指挥控制协调。分析判断情况的评估着重检验敌情我情、社会环境、安全威胁等各类分析是否全面准确和突出重点。定下动员决心的评估着重检验做出的动员决定是否符合上级意图和实际情况,是否及时、果断、正确。指挥控制协调的评估着重检验动员命令指示下达是否快速、准确、到位、保密,警戒、通信、防护、工程伪装、后装保障等各类保障计划的内容是否完整、要素是否齐全,军地协调机制是否正规有序运行。(五)安全防护。主要包括机动能力和伪装防护。机动能力的评估着重检验部队接到上级动员预先号令后,是否按规定时限和要求收拢人员,是否按规定的出动率和时间、路线向预定集结地域快速机动到位。伪装防护的评估着重检验机动中通信联络是否良好,是否掌握防护要领及信号规定,是否利用地形地物进行疏散隐蔽,是否按照战术要求组织对空火力掩护等。(六)综合保障。主要包括保障组织准备、保障队伍建设、物资装备管理、军地运力运用。保障组织准备的评估着重检验各类保障法规制度是否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是否健全、军地关系是否融洽。保障队伍建设的评估着重检验后装专业队伍、后装参谋队伍和后装保障分队等各类队伍编配是否合理。物资装备管理的评估着重检验各类装备物资储备是否齐全配套,武器装备完好率是否达到有关规定和要求等。军地运力运用的评估着重检验运力征用、接收和配发是否组织严密,以及收拢集结、调整补充是否及时。

基本指标。(一)时间指标。主要以预备役部队完成快速动员中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作为依据的评估指标。时间指标是反映快速动员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可对人员收拢集结、军民通用装备物资征调等对速度、时间要求较高的行动进行量化评估。(二)数额指标。主要以预备役部队完成某项业务工作的数值数量作为依据的评估指标。数额指标是反映快速动员能力的一项基础指标,主要用于评估快速动员的规模、物资器材的数量、各类人员结构比例等可用数值表示的能力。(三)效能指标。主要以预备役部队完成某项动员工作的质量情况作为依据的评估指标。效能指标是快速动员能力评估的重点,由于其难以简单地以数量、时间方式进行反映,也是能力评估的难点问题,如对指战员综合素质能力、部队自动化指挥水平等方面的评估。效能指标通常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形式反映。时间、数额、效能指标相辅相成。为客观、准确、全面反映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应尽量使用可精确量化的指标和评估方式。在对某项能力的具体评估中,应抽取最能反映该项能力的要素进行评定,既可单项指标评定,也可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在综合评定时,通常要按一定的规则将各项指标得出的结论换算为相应的分值,经加权综合形成对某项能力的最终评估结论。

基本方法。(一)构建数理模型。围绕构成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的基本要素,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建立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能力评估模型。构建数理模型,应采取理论研究、要素分析和结构整合相结合的方法实施。理论研究着重解决评估体系顶层设计的问题,确定评估的整体架构、总体思路和基本方法手段。要素分析着重解决各要素构成、权重比率和评估目标,确定能力评估的具体方法和内容。要素分析中,横向上重点确定各要素之间的比重,纵向上重点细化分解各要素内部的评估内容和评估指标。结构整合就是结合理论研究和要素分析的成果,从技术层面上解决能力评估的反映形式问题,以数学公式和评估细则的方式,构建要素齐全、结构完整的快速动员能力评估数理模型。在此基础上,组织科研院所开发研制快速动员能力评估系统,为组织实施能力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手段支撑。(二)进行试验模拟。依据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评估的数理模型和评估系统,抽取不同类型、不同任务的典型部队实施小范围的论证试验。试验模拟主要采取计算机模拟和单要素、多要素试验评估的方式进行。计算机模拟主要是依据快速动员能力评估系统,借助网络化、模拟化、智能化手段,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设定近似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环境进行仿真评估,重点研究系统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完整性,为修改调整能力评估体系、完善评估标准提供依据;单要素试验评估主要针对能力评估某一要素进行试验推演,重点检验该要素评估的内容、标准是否完善可靠;多要素试验评估主要对多项要素进行综合评定,检验各要素之间衔接是否紧密,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快速动员实际,比重权重设置是否合理等。通过试验模拟,系统规范快速动员能力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三)组织实兵论证。运用快速动员能力评估模型,对预备役部队师、旅、团各级进行完整、全面的能力评估。实兵论证主要采取实地成建制、成系统、全要素、全过程评估的形式进行。实兵论证应以快速动员全过程为主线,在评估内容和对象上以预备役部队建制单位为主体;在评估标准和条件上着眼预备役部队遂行作战保障、处突维稳和抢险救灾等不同任务性质,立足最复杂最困难的环境设置不同的背景条件和动员标准;在评估的方法手段上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以定量评估为主要评估手段,充分运用自动化、网络化动员指挥系统,全方位、多层次对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实施准确、客观、全面的检验。

猜你喜欢
预备役动员演练
快速高效的以色列预备役部队
军队改革的又一站: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预备役部队军官基础训练应坚持实战化方向——以某预备役部队军官基础科目抽点式考核为例
对做好预备役官兵编配工作的粗浅认识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