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沙漠

2010-08-15 00:49何顺秋
政工学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莱文北极星参照物

●何顺秋

走出沙漠

●何顺秋

在广阔的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作比塞尔的小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生长在沙漠中,靠着绿洲维持生活。其实并非所有人都甘心一直生活在沙漠中,曾有一些人很想走出沙漠看看外面的世界,但他们无论从哪个方向向外走,最终都会回到这个村庄。很多人看到了这一结果后,相信了沙漠就是世界的全部。当一些年轻人还想尝试走出沙漠时,年长者就会告诉他们,不要再去做无用功,前人的经验表明:沙漠是无限的。渐渐地,很少再有人去思考如何走出沙漠,而勇于尝试的人更是越来越少。

1926年,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发现了这个村庄。当它牵着骆驼走进这个与世隔绝的村庄时,村庄里的人自然感到无比惊奇。而当莱文用手势告诉他们走出沙漠只要三天时间时,他们更是绝不相信。对此,莱文非常不解,于是他做了个试验,雇了一个比塞尔人给他带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准备了半个月的食物和水,牵上两匹骆驼,莱文收起了他的指南针,跟着这个比塞尔人前行。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一直走到第11天,莱文和他的向导眼前终于出现了一块绿洲,但这并没有让他们感到惊喜,因为他们又回到了比塞尔村庄。

通过试验,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走不出沙漠的原因,因为他们根本不认识北极星,他们在前进中竟然没有任何参照物!一个人单凭着感觉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回到原处的可能性非常大。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告诉一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只要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大沙漠。将信将疑的阿古特尔尝试着去做了,几天后,他果然走出了大沙漠,成为第一个走出沙漠的比塞尔人。

这个故事能让你有什么感悟呢?

没有理想你哪里也不会去。比塞尔人面对的是看似无边无际实则三天就能走出去的沙漠,我们面对的是看似平凡无奇实则可以意义非凡的人生。对于没有“走出沙漠”理想的比塞尔人来说,沙漠是无限的;而对于没有崇高追求和远大目标的人来说,人生则注定平凡无奇。因此,一个人要想有所成,首先就要有理想、有憧憬,敢于设想并勇于行动。生活在沙漠中的比塞尔人,有的人一生都认为沙漠是无限的,他们通常都安于现状,很容易就相信沙漠是世界的全部。就像很多人认为自己注定平凡,人的一生就是出生、长大、谋生、娶妻、生子、渐老而终,他们总是在更多地考虑人作为自然人的属性,而很少去思考人作为社会成员的意义。这样的人走不出平庸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就自然属性而言,人和人是没有太大区别的。有的比塞尔人虽然憧憬着沙漠外的世界,也设想过要走出沙漠,但却从来没有去尝试、去努力。就像我们周围的一些人,有梦想、有憧憬,羡慕着取得成就的人们,但在行动上却总是向平庸者看齐,他们对未来的设想往往只能是空想。而有的人憧憬着“无限”外的世界、“平凡”中的非凡,并积极行动起来去争取,他们是唯一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人。

没有目标你哪里也去不了。没有参照物,单凭感觉前进,往往容易失去正确的方向。比塞尔人面对的是广阔的沙漠,需要的参照物是能指引他们走出沙漠的北极星。我们面对的是大量的学习、训练和工作任务,是纷涌而至的人和事,这一项项有形和无形的任务、一件件预料中和预料外的事情,堆积起来就像比塞尔人眼中的沙漠,让人有些分不清东西南北、孰轻孰重,当然也就需要一个参照物来引领我们前行的方向。为实现理想而科学设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目标,正是我们前进的参照物。科学设定的目标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让我们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是否正确,让我们从纷繁事务中看清主次,知道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什么地方。同时,为目标而努力使每一天变得更加有意义,我们在接近目标时会感到喜悦,而在背离目标时则感到痛苦。托尔斯泰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前进,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相反,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在沙漠中绕圈的比塞尔人一般,没有指引正确方向的北极星,就实现不了走出沙漠的理想。正如蒙田所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的港,任何风向对他来说都不是顺风。”

71573部队)

责任编辑:韦国良

猜你喜欢
莱文北极星参照物
欣赏与评判
利用参照物计算
运动还是静止 参照物说了算
北极星
好样的扬波!
南极星和北极星
为什么北极星看上去静止不动
参照物和我们的宇宙
爱是爱的参照物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