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0-08-15 00:44边生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4期
关键词:弥漫型叶间空泡

边生丽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人民医院CT室,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300

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是支气管肺癌中的一个特殊类型,为发生于细支气管黏膜上皮和肺泡上皮的一种特殊类型癌,病理为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约占原发癌的9%,近些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上升级影像诊断技术的进展,BAC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BAC因其在生长方式、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复杂性,致不同病人在临床、病理及影像表现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8年4月至2002年3月间经病理或痰细胞学证实的29例BAC的临床资料及其CT表现,并对CT检查方法、诊断及鉴别诊断作进一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29例病人,男22例,女7例,年龄25-86岁,平均55.5岁,采用SOMATOM EMOTION CT机对29例进行10mm层厚及间隔常规扫描。28例感兴趣区行2~3mm薄层扫描,16例行1.5~2.0mm高分辨率重建,并同时对3例HRCT重建9例薄层扫描进行增强扫描,造影剂为安其格拉芬或欧乃派克,用高压注射器注射,注射速度为2~3L/S,10例注入造影剂后60S开始扫描,测病灶边缘及内部平均CT值。

2 结果

2.1 孤立结节型:共11例,大小在0.8~4.0cm间不等,平均1.6cm。类圆或卵圆形,边缘不整,毛刺征8例(72.7%),胸膜凹陷征6例(54.6%),空泡证或空气支气管征6例(54.6%),结节密度不均、表现为内部不规则略低密度区5例(45.5%),CT值在40-60Hu范围。支气管血管束集中征8例(72.7%),增强并HRCT扫描6例,边缘CT值约50-65Hu,强化后边缘CT值上升约20-60Hu,略低密区提高20-30Hu。

2.2 多中心型或弥漫型:7例,双肺弥漫散在分布2~4mm大小粟粒结节6例(85.7%),结节边界不清6例(85.7%),伴发磨玻璃密度影及网状阴影4例(57%),另有1例双肺呈弥漫分布的细网点状及索条影。

2.3 实变形:2例,1例右下叶全叶,另1例以右下叶背段为中心跨越斜裂至右上叶后段,越水平裂至右下叶,叶间裂膨隆2例,叶间裂不规则增厚1例,实变灶边缘局限性胸腔积液2例,1例做增强扫描可见CT血管造影征及支气管扭曲,枯树枝。1例有左肺内散在少量片状病灶。

2.4 炎症型:共9例,其中孤立5例,多发4例,呈片状、索条状、融合状病灶。上叶为主分布7例,空泡征5例(55.6%),索条状长短毛刺5例,胸膜凹陷征5例(55.6%),支气管血管束集中征3例(33.3%),密度不均匀边缘之CT值60Hu左右,5例增强后边缘增强在18~60Hu之间。低密区增强在12~25Hu之间(可能为部分容积效应).

3 讨论

3.1 BAC其病理特征是癌细胞沿肺泡壁或细支气管避生长,不破坏支架结构,同时BAC由充满黏液的高柱状细胞,类似细支气管黏膜细胞及II型肺泡细胞组成,故约80%的BAC有黏液分泌并足以产生粘液性肺炎。文献上曾将BAC分为结节型、炎症型和弥漫型,国外则将BAC的HRCT表现分为孤立结节型、肺实变型和多中心或弥漫型,本文则根据所收集病例CT表现分为孤立结节型、多中心或弥漫型、实变型和炎症型。

3.2 孤立结节型或弥漫型 此型为HRCT早期癌细胞沿肺泡间隔增殖、扩展,而后形成多发粟粒结节或融合演变成片,无明显分布倾向,影像上不易与粟粒型肺结核及肺转移癌鉴别。但此型BAC临床上多有大量泡沫痰,而粟肺结核及肺转移癌有原发癌病史,可资鉴别。再者影像上BAC结节间有磨玻璃密度影及小叶间隔增厚,而无纤维化,此为癌细胞继续沿肺泡间隔增厚殖扩展,致间质性肺泡炎及癌性淋巴管炎所致,故极有鉴别诊断价值。

3.3 实变型 此型为弥漫型晚期表现,病理特征为沿肺泡道、肺泡侵润,后逐渐向肺泡内扩展并分泌粘液继发黏液性肺炎,似大叶性肺炎的灰色样变期,故不形成肿块。但由于粘液的张力作用使叶间膨隆,并侵犯叶间裂使之不规则增厚,同时由于BAC的侵润生长可跨叶,此为与大叶性肺炎或其他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要点。实变病灶内密度不均,增强后可见CT血管造影征,即实变影呈相对低密度,而实变区内血管结构走行及分支正常。实变区内空气支气管征表现为 支气管走行僵硬、扭曲,甚至截断,其次局限性胸腔积液而无同侧胸腔积液,亦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一项依据。

3.4 炎症型 此型多误诊肺炎或肺结核,因其在病灶形态上极其相似,若不仔细观察病灶内空泡征、支气管血管束集中征及病灶内低密度,则极易误诊。误诊率仅100%,由于BAC与其它类型炎症相比较其临床症状较轻,并需仔细观察病灶内、外结构,做增强扫描则有助于鉴别。合并感染则增加了鉴别诊断困难。

总之,BAC由于其生长方式及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在大多数病灶中密度不均为其共同特点,虽然不是很明显,但如细心观察,改变窗宽并做增强扫描,同时结合其它征象;诸如空泡证、支气管血管束集中征等征象并紧密结合临床,可降低误诊率。

猜你喜欢
弥漫型叶间空泡
低弗劳德数通气超空泡初生及发展演变特性
水下航行体双空泡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与诊断
喜欢哪丛蔷薇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征象
124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小攻角水下航行体定常空泡外形计算方法
胃癌Lauren分型的临床病理研究
在薄层及后处理CT图像上观察肺叶间裂的影像表现
基于CFD的对转桨无空泡噪声的仿真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