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0-08-15 00:44王传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4期
关键词:总分产后产妇

王传红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潘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徐州 221111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分娩后出现的常见病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产妇产后孤僻、爱哭、失眠或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疲乏及食欲不振、悲观厌世,有自杀倾向等为特征[1]。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对婴儿的情感、智力发育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2]。单以药物治疗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并且药物副作用易对胎儿、婴儿大脑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高效专业的系统护理措施对治疗产后抑郁症至关重要。我科近年来通过不断地摸索与研究,总结出一套高效、专业的系统护理措施,为进一步证实专业、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我院于2008年1月-2009年1月对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分组护理,取得较好结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来自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住院分娩孕妇,对符合第一胎、顺产、足月的52例孕妇进行分组护理,以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孕次、体重、及新生儿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在分娩结束后,由于雌激素撤退,且孕妇长期处于低性激素状态,导致多巴胺受体的超敏,增加了多巴胺转运体在脑部的表达。这些性激素撤退带来的神经递质改变,可能会促发某些个体发生心境障碍,导致抑郁产生。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和心理紧张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机体变化,从而产生焦虑不安情绪。此外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也可影响产妇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产后正常生活状态的改变,从而诱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1.3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产后抑郁主要症状为;心情压抑、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沮丧、情感淡漠。主要表现为;失眠、爱哭、焦虑、恐惧、易怒、易疲倦、性欲减退甚至出现自杀念头等。少数患者伴有躯体症状,如头痛、恶心、便秘,心慌、胸闷等。

2 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并在产后42天内进行产后访视包括产妇子宫的复原、会阴、大小便、睡眠、饮食等情况,并检查婴儿的生长发育、体重及喂养方式等方面情况进行记录,观察抑郁发生情况。

2.2 观察组 护理干预措施:同样采用产科常规护理,并在产妇分娩到产后42天由经培训后的专业护士对产妇进行护理措施干预,并记录其抑郁情况,具体护理措施包括;(1)向孕妇讲解产褥期的生理特点、心理变化及分娩的相关知识,发放健康手册,帮助其适应母亲角色。讲解饮食和营养搭配以及妊娠、分娩的知识,减轻产妇的紧张,认真解答孕妇所提出的问题,使其正确认识孕期所出现的各种生理和躯体变化。(2)在临产时由专业的临床助产士及丈夫或家人陪产,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并,适时地抚摸。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给产妇以心理、情感上的支持,同时播放产妇喜好音乐,营造轻松氛围,使病人呼吸、血压、心率平稳,减轻疼痛和不适,有助于各项操作的顺利进行。(3)产后指导丈夫应积极主动照顾婴儿、分担家务、多关心妻子,并给予心理支持和爱护、避免争吵发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产妇自信、减缓压力减轻心理负担。同时要给与产妇一个整齐、安静的居住环境,减少因环境改变而带来的应激反应。(4)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和整体护理水平,在医护人员与产妇的接触中,要用友善、亲切、温柔的语言,表达出更多的关爱,取得产妇的信任,做到有效的沟通。

2.3 诊断标准 两组产妇分别于产后42d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产妇抑郁状况进行测评。分值范围0~30分,当总分大于13分,则判断为阳性,提示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总分小于13分,则判断为阴性[3]。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两组分别于产后42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评。观察组EPDS总分≥13分者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3.85%,对照组EPDS总分≥13分者12例,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1.54%。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自身健康及婚姻与家庭,也对婴儿的情绪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孕期及产后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对保护产妇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近年来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和医护管理,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正确的诊疗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每一位产妇都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取得满意效果。因此对产妇产后全程予以综合性整体护理干预,能显有效低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1.

[2]胡电,古航,洪新如等.产后抑郁症患者孤啡肽水平初号测定[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380.

[3]金燕志,彭涛,王联等.产后抑郁症的筛查标准及发病因素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1995,10(5):287.

猜你喜欢
总分产后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