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性脑血栓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0-08-15 00:44伍应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4期
关键词:脑血栓老年性康复训练

伍应芳

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4

脑血栓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脑血栓已经成为危害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1]。由于发病后患者的组织器官、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加强对老年性脑血栓病人的临床护理,不仅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我院近年来针对老年性脑血栓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院共收治140例老年性脑血栓病人,其中男89例,女61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4.3岁;140例患者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老年脑血栓病人患病后,常表现为机体各项生理功能减退,以半身不遂和语言障碍为主要症状。身体功能上的巨大变化,给老年病人带来心理上的相应改变,特别是巨大的心理压力[2]。患者通常表现为沉默抑郁,烦躁多虑,孤独恐惧,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对老年脑血栓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解,一方面要讲解脑血栓的相关知识及疾病的预后情况,消除患者的疑虑,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渴求,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以周到的服务和温馨的态度帮助患者解决困难,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同时,要鼓励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保证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

2.2 基础护理

2.2.1 严密监测病情

①控制血压:由于高血压是导致脑血栓发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血压变化,以便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正确合理的治疗和护理[3]。②加强呼吸系统护理:老年脑血栓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减弱及长期卧床,呼吸系统的功能下降,气管内的分泌物不能自行排出,易发生窒息。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呼吸系统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呼吸道状况。③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心律、心率、体温等变化。准备好各种与急救有关的药品和器械,如升压药、呼吸兴奋剂、张口器、心电仪、强心剂、氧气、气管切开包、人工呼吸器、人工起搏器等。

2.2.2 用药护理

患者用药过程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在患者用药时,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严格把握患者的用药剂量,输液时要掌握输液速度。尤其是在使用脱水剂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药物滴速不可太快,防止药物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导至心衰[4]。如有甘露醇结晶必须加热溶化后再用,否则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要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注意观察有无缺钾引起的肠麻痹,腹胀和低钠所致的无力现象。观察用药皮肤有无异常情况发生,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等,口服阿司匹林者应注意有无黑便情况发生,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和血压的变化,一旦发生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现象,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2.2.3 生活护理

随着脑血栓病人病情的恶化,其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对老年脑血栓患者的生活护理。①防止褥疮护理:要保证患者日常生活的方便,帮助卧床患者建立舒适卧位,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翻身拍背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多做患肢被动运动和肢体按摩,用50%红花液擦受压部位和按摩受压部位,尤其是骨隆突处,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避免褥疮的产生[5]。②安全护理: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的安全,防止坠床事件发生,特别是运动障碍的老年患者。③口腔护理:患者长期卧床,口腔内的菌群容易失调,因此,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2~3次,满足病人基本的生活需求。

2.2.4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饮食对于疾病治疗及康复的重要作用,鼓励患者进食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易消化食物。必要时可以服用缓泻剂,如石蜡油、蜂蜜、番泻叶汤等,或局部可用肥皂条、开塞露帮助病人排便。还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小便的排便次数,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几率。而且,由于脑血栓患者神经反射性活动退化,吞咽肌群不协调,易导致呛咳,因此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少食多餐,在喂饭时帮病人把头部稍抬高,应均匀,慢速的喂食,防止食物流入气管的危险性,同时作好应急准备。

2.3 机体功能康复训练的护理

老年脑血栓患者,由于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逐渐减退,患病后的致残率很高。因此,在急性期治疗后,应积极进行机体功能的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的神经侧支循环或神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语言功能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对家庭和社会的负担。①肢体功能训练:护理人员首先要把握老年脑血栓患者康复训练的时机,在患者病情稳定,各种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症状不再发展时,即可鼓励患者进行早期的肢体功能康复锻炼。首先可以采取床上四肢锻炼的方式,活动度以不引起患者疲劳为宜;待患者能独立坐稳后,鼓励患者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康复训练的内容可以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康复训练的时间和次数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而定。②语言功能训练:由于语言功能是人类表达思想和进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脑血栓患者患病失语对患者是十分沉重的打击。

2.4 出院指导

由于脑血栓是属于高复发的不可逆性的慢性脑血管疾病,因此,在患者出院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的出院指导。护理人员通过讲解脑血栓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脑血栓的致病因素和防治措施,定期体检,按时服药,常用的药物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发现异常,积极治疗。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最好选择运动幅度不大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慢跑等,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分激动,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3 结果

140例老年性脑血栓患者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肢体和语言功能与入院时比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全部康复出院,无严重致残病例。

4 讨论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脑血栓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该病的致死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已经引起了临床上的足够重视。针对老年性脑血栓病人进行全面的临床护理,其中包括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的心理干预,可以保证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治疗疾病的信心;有效的基础护理可以维护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10];有效的功能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肢体的自主运动,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完善的出院指导可以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和自我保健的意识,预防疾病的复发及相关并发症,使机体早日康复;通过综合临床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提高脑血栓的治疗效果,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徐培荣.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2008,29(6):474.

[2] 杨娜.脑血栓患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9):671.

[3] 张月青,陆凤清,赵文波等.脑血栓患者的整体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2l):125-126.

[4] 姜喆.339例中风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8,16(17):814-815.

[5] 韦笑男.脑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J].当代医学,2008,142:140.

猜你喜欢
脑血栓老年性康复训练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