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灾害”突显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紧迫性

2010-08-15 00:47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0年12期
关键词:舟曲小水电砍柴

任 鹏 飞

(新华社,记者)

记者近期在甘肃等地采访时了解到,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与近年来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有着重要关系。当地群众长期依靠上山砍柴获取取暖、做饭的燃料,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甘肃、云南、贵州等与舟曲生态环境类似的山区干部群众认为,西部地区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必须加快推进,彻底结束山区群众依靠上山砍柴取暖、做饭,加剧生态恶化的局面。

部分群众仍然上山砍柴寻找生活燃料

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舟曲群众也在对过去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舟曲水电资源丰富,白龙江舟曲段长67.5公里,有多座已建及在建、筹建的水电站。但对于当地农民而言,每度电0.51元的价格难以接受,上山砍柴仍是部分农民获得燃料的方式。

舟曲县水土保持局局长高辉明说,山区群众没有别的燃料,只能是夏天砍树枝,冬天挖树墩,近处砍完了就进深山里砍。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钟林生在舟曲调查发现,当地村民由于缺少低价电力供应,不得不上山砍柴获取生活能源,导致植被遭破坏。

“每度电0.51元的价格,平时点灯、看电视省着用,一个月也得20多度电。如果做饭、取暖都用电,哪能用得起?”68岁的舟曲县城关镇北关村村民沈六合说,“听说有的地方实施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每度电至少便宜0.2元,但舟曲农民现在还享受不到。”

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金沙江畔,69岁的大新村农民和自城告诉记者,当地0.52元的电费实在承受不起,尽管年纪大了,也要上山砍柴。“村民们付不起取暖、做饭的电费。”大新村村支书和光华说,很多村民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向有关部门提交开展代燃料项目的议案、提案,甚至到政府部门上访,均因国家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投资过少,无法满足这些村民的愿望。

替代能源建设滞后难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由于农村替代能源建设严重滞后,西部绝大部分山区农民仍然靠砍树烧柴做饭、取暖,生态建设成果难以巩固。”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宗玉良说,以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为重点的大规模生态建设,有效遏制了陡坡开荒和森林过度采伐问题,但农民燃料问题更加突出,砍柴成为当前西部山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的资料显示,我国小水电资源居世界第一,技术可开发量达1.28亿千瓦,其区位分布与主要靠烧柴做饭、取暖的山区居民的分布基本一致。小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大,技术成熟,规范施工可以基本避免对环境的破坏,用小水电替代农民生活燃料非常具有操作性。

甘肃省水利厅地电处副处长杨建国、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小水电管理局局长左江、贵州省铜仁市水利局总工程师戴海洋等认为,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通过国家补助大力发展代燃料电站,低价供电给当地农民,替代薪柴等生活燃料,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地区农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这一决策利国利民,受到基层群众衷心拥护。但目前中央每年用于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建设资金只有3亿元,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又严重不足,小水电代燃料建设的需求与供给矛盾十分突出。

贵州省水利厅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局长吴新黔说,根据《2009至2015年贵州省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贵州省将在7年间建成79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使64万多农村居民受益。但是贵州省2009至2010年只有12个项目列入国家计划,建成后仅能使9万多山区居民受益,远不能满足需求。贵州省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3 0 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但有关部门在审查时考虑到国家投资规模有限,仅批复同意16个县列入国家规划,与贵州的实际需求相比差距很大。

让更多农民享受到代燃料成果

甘肃、贵州、云南等地干部群众认为,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警示西南山区干部群众,需继续大力推进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探索建立农民受益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使山区农民放弃上山砍柴,巩固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成果。

一是大力推进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

小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开发小水电5512万千瓦,开发率为43%。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全国小水电装机要达到7500万千瓦。云南省水利厅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局长杨影丹认为,推进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稳定西部山区生态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节能减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

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重要性,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模。按照国家批复的《2009-2015年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我国到2015年需要解决170万户、677万农民的生活燃料问题,每年至少需要中央补助8至10亿元,但目前的投入难以满足山区农民的迫切需要。甘肃省永昌县电气化办公室主任张德彪建议,“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对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支持力度,让更多的山区群众用上代燃料电。

三是确保代燃料电站不对当地生态造成负面影响

甘肃省临泽县副县长袁斌才认为,西部山区多位于大江大河的上游,其生态地位十分特殊,通过火电解决当地的低价燃料问题,成本高、污染大,不符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与大水电项目相比,代燃料的小水电站多为径流式电站,投资小,筑坝少,只要真正做到优化设计、管理到位,统筹流域规划,小水电代燃料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基本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舟曲小水电砍柴
小马砍柴
磨刀不误砍柴工
放羊的故事
《上河降魔记》所见《格萨尔》在舟曲境内的流传
农村小水电
放羊的故事
含小水电配网电压分析及治理研究
智能集成式小水电设备的特点及国内外应用
基于我国小水电的发展前景与趋势探讨
再造河山建家园——赞舟曲抗灾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