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程序和应当注意的问题——以洞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例

2010-08-15 00:50赵爱军吴永杰
中国水土保持 2010年5期
关键词:报告书监测点水利水电

赵爱军,吴永杰

(1.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湖北武汉 430071;2.恩施州水土保持试验监测站,湖北恩施 445000)

洞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宣恩县忠建河下游,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旅游等效益的大(二)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 3.42亿 m3,电站装机 110 MW,多年平均发电量 3.22亿k W◦h,总投资 8.9亿元。 2003年 3月 15日,洞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主体工程开工建设,2006年 1月进入试运行期。2003年 9月,项目业主委托恩施州水土保持试验监测站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2008年 7月监测工作结束,监测周期 58个月,其中施工期 28个月、运行期 30个月。监测中采用了地面观测和调查监测等方法,布设了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非标准径流小区、侵蚀沟样方等地面固定监测点,先后开展了专项调查监测 20次、取样观测 49次,提交了 2004—2007年 4个年度的监测报告,2008年 7月完成监测总结报告。2009年 1月水土保持设施通过水利部验收,至此全面结束了该项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此,将该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的一些做法及思考略做总结,以期能为类似工程的监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监测实施程序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分为准备、实施、总结 3个阶段。准备阶段要做的工作包括组建监测专班、制定制度、熟悉方案报告书、开展第一次现场调查监测、编制监测实施方案;实施阶段要做的包括布设地面固定监测点、采集数据、整理分析、反馈意见、提交监测简报和年度报告;总结阶段要做的包括撰写监测总结报告、档案整理和归档保存。

1.1 准备阶段

1.1.1 组建专班,制定制度

为切实做好这一项目的监测工作,我们成立了洞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小组,由监测单位恩施州水土保持试验监测站分管技术的副站长担任组长,并配备 3名技术人员专门负责监测工作。为确保监测成果质量,还依据相关规定制定了监测工作管理制度、野外监测工作制度、质量控制体系等。

1.1.2 熟悉方案报告书,开展第一次调查监测

开展监测的主要依据是批准的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以及相关技术规程、规范。为保证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监测人员必须熟悉方案报告书,涉及方案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料场、渣场规划,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等内容,特别是要结合监测章节,明确监测重点,对工程有一个初步了解,以利于找准监测方案与工程现状的结合点。2003年 10月监测人员进场开展了第一次现场调查监测,对工程各个分区进行了全面调查,采集了相关背景值。

1.1.3 编制监测实施方案

根据第一次现场实地调查结果,结合工程建设特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洞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监测实施方案》),确定了监测时段、内容、方法和频次。

1.2 实施阶段

1.2.1 设立地面固定监测点

按照《监测实施方案》,结合该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固定监测点布设情况如下:在大坝下游右岸弃渣场布设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 1处,在场内设观测桩 20根,其中 15根布设在渣场坡面、5根布设在渣场上部原地貌坡面。在废弃的双连剑料场布置非标准径流小区 2个,小区坡度均为 22.9°,其中Ⅰ号小区为破坏地表,控制面积 415.6 m2;Ⅱ号小区为自然地表,控制面积473.9m2。布设侵蚀细沟样方观测点 2个,分别位于双连剑料场下方进场公路转弯处外侧边坡、进厂道路 1.5 km处外侧边坡,前者控制面积 759m2,后者控制面积 1 219 m2。

1.2.2 采集数据,整理分析

监测频次为每年 6~8次,汛前、汛中、汛后各 1次,遇到日降雨量大于 50 m m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加测。自 2003年 10月开始,先后开展了专项调查监测 20次,径流小区取样观测 49次。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监测反馈意见,并于年终编写年度监测报告,先后编写了2004—2007年共 4个年度的监测报告。

1.3 总结阶段

1.3.1 撰写监测报告,提交监测结果

2008年7 月监测工作结束,及时回顾了近 5年的监测工作,编写监测总结报告,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提供服务。

1.3.2 档案整理和归档保存

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全部档案进行了整理,做到了条理清晰,并刻录了光盘,以利长久保存。

2 监测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2.1 监测准备阶段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注意全面熟悉和了解监测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特别要掌握方案报告书中水土保持监测章节的内容,在第一次现场调查监测时要对监测章节中规定的监测点位逐一对比落实。第二,第一次现场调查监测应当详细,力争全面了解工程各个分区的扰动范围。第三,编制监测实施方案时应重点针对监测范围及分区、固定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及其监测内容等做好详细设计,其他共性的内容如监测依据、原则、目的等则可不必单独设计。

2.2 实施阶段应当注意的问题

2.2.1 布设地面监测点应当注意的问题

地面固定监测点选址应当准确,具有代表性、全面性,在设立之后,要对坡面特征值如地面物质组成、土壤类别、坡度、坡向、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强度等进行完整的调查和记录。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宜布设小木桩(钢纤易丢失),木桩易保存,直径 2 c m左右、长 50 c m。观测场呈正方形布设,小木桩要垂直(水平面)打入坡面,先量测高度,然后刷上油漆,这样既美观又防腐,同时还可起标识作用,以便下次监测时辨认。径流小区至少保留 1年以上,集流池基础应夯实,防止不均匀沉降;抹面质量要达标,否则易产生裂缝,发生渗漏;排水闸阀要用P V C材质的,管径要大于 50 mm。设立完毕之后,必须做好现场记录,画好示意图,将每个小木桩和小区的位置标识清楚,确保下次监测时不会出现混淆。同时,要在监测点树立宣传告示牌,谨防破坏。

2.2.2 采集数据时应当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不同的观测人员视觉误差不一样,测量观测桩的高度时,应当由同一观测人员在同一方向、同一部位连续测量,另外要对损坏的观测桩及时补设;在径流小区取样之前应当将集流槽中的推移质扫入集流池,充分搅匀,所取样品要对应编号、妥善保管,取样后注意关闭闸阀;在对侵蚀沟样方进行观测时要注意确定侵蚀沟的控制面积,弄清侵蚀沟的形成时间,量测坡长、坡度及地面物质组成、容重等特征值,同时做好量测标记,以便于下次量测。在观测过程中,要准确记录,不能错记、漏记,更不得涂改、擦写,若有错误,应当于错误处划一斜线,然后将正确的数据记录在原数据的左上角。

2.2.3 调查监测时应当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做到普查与重点调查监测相结合,定点、定部位监测、拍照,有的放矢,有“全”有“偏”;要以水土流失重点部位、易发生水土流失危害的部位作为重点监测点,如渣场、高边坡、滑坡体等;在调查监测的同时要具有前瞻性,做好现场分析,预测水土流失发生趋势、边坡的水土流失强度和危害;做好现场记录,及时整理资料,就水土保持措施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业主沟通,反馈意见。

2.3 总结阶段应当注意的问题

总结阶段是对整个监测周期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总结应当全面、真实,要完整地反应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防治效果。档案资料要及时整理,刻录成电子文档,归档保存,防止丢失。

猜你喜欢
报告书监测点水利水电
福建漳州核电厂3号、4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段)公示
保定市满城区人大常委会为优化营商环境固定监测点授牌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湖南水利水电》2021年总目次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监测
农村水利水电
基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报告书的归档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