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及诊治研究进展

2010-08-15 00:42徐楠李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病疫情布氏布鲁氏菌

徐楠 李娜

布氏杆菌病是全世界范围重要的动物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属于布氏菌属的小型革兰氏阴性球菌引起的。患者感染布氏杆菌一般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家畜,或饮用没有通过巴氏消毒的牛奶及奶制品,牛、山羊、绵羊、骆驼或别的家畜都可以成为传染源。这是一种表现为多样性(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临床表现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布氏杆菌感染的患者表现为非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盗汗、乏力或关节痛,少数患者发现有肝脾大,感染灶一般局限在局部器官,少数会出现慢性反复的周期性复发,由于此病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出现,临床上很容易出现漏诊,通过实验室细菌培养及血清学检查能明确诊断此病[1]。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布氏杆菌病严重流行,70年代疫情逐渐下降,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疫情得到了基本控制,90年代中期起疫情持续快速上升,布氏杆菌病成为报告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传染病之一。2008年,布氏杆菌病报告发病率创历史新高,针对日趋严重的疫情,卫生部门和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布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基于此,本文就布氏杆菌病目前流行病学、诊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流行病学

1.1 疫区的发展趋势 80年代前,我国布氏杆菌病疫区主要集中于5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和西藏。80年代后,牧区的人畜布氏杆菌病疫情虽然亦有一定波动,但半农半牧和农区的省份布氏杆菌病疫情呈明显上升,如山西、陕西、吉林、辽宁、山东等省区的布氏杆菌病感染率及患病率皆与牧区相近,甚至还微微超过牧区。

1.2 受侵人群的变化 我国对人间布氏杆菌病疫情监测亦表明,80年代前,牧民、兽医、屠宰场和毛皮场的工人、饲养员等职业人群的布氏杆菌病感染率在10.00%~20.00%之间,其他非职业人群的感染率为0.50% ~4.50%。80年代以后,上述的职业人群感染率几乎都低于5.00%(个别职业人群除外),而其他非职业人群如农民、干部、学生等的布氏杆菌病感染率也处于2.30%~4.70%之间,也就是说非职业人群的布氏杆菌病感染率相对呈上升趋势。

1.3 流行形式的变化 当前的布氏杆菌病流行形式与50年代和60年代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现今布氏杆菌病大规模爆发式的流行极为罕见,代之以小范围、点状、分散的流行形式所取代,这为防治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1.4 我国布氏杆菌病流行中优势菌种的变化 80年代前是我国布氏杆菌病流行较重时期,从人畜中分到羊种布鲁氏菌(布氏菌)占 60.00% ~70.00%,牛种菌为 20.00% ~25.00%,猪种菌不足10.00%。80年代后,我国布氏杆菌病疫情处于低发阶段。从人畜间分到布氏菌,羊种菌仅占30.00%,牛种菌占40.00%以上,猪种菌为20.00%,其余为犬种菌和绵羊附睾种菌。内蒙古哲里木盟对布氏杆菌病流行优势种的鉴定也表明,80年代后羊种菌仅占28.50%,牛种菌为57.10%。但在布氏杆菌病疫情回升几乎是全国性的今天(1991~1996年),从人畜中分到布氏菌220株中羊种菌占79.10%,牛种菌为12.20%,猪种菌为0.45%,犬种菌为2.27%,未定种型菌为2.27%。这说明,当人畜布氏杆菌病明显回升时,羊种布氏菌又成为流行的优势菌种。

2 布鲁氏杆菌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目前人畜布鲁氏菌病免疫学检测方法主要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PST)和补体结合试验(CFT),3种方法均存在血清用量大,操作步骤复杂,检测速度慢等缺点[2,3]。

近年来,对布鲁氏菌病的检测方法研究较多,EL ISA方法虽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但操作繁琐、耗时多,需要一定的仪器,在基层推广受到一定限制[4];PCR技术用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因敏感性差,未能应用[5]。金标记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标记技术,已广泛用于病毒、细菌及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方面[6,7]。

朱明东等[8]通过临床对比试管凝集试验(SAT)、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布氏杆菌病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研究,结果显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除具有试剂敏感、特异的优点外,血清用量更少操作更为简便,更适合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现场应用,为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3 布鲁氏杆菌病治疗研究进展

3.1 抗菌疗法 适用于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患者治疗。布氏杆菌病是由细胞内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感染,本病的治疗需选择能够渗透到巨噬细胞内,而且在细胞内酸性环境能发挥作用的药物。常用抗生素有四环素、链霉素、强力霉素、利福平等,一般是21 d为一疗程,间隔5~7 d再治1~2个疗程。由于单药治疗布氏杆菌病易于复发,因而两种药物的联合治疗被广泛选择[9,10]。目前,布氏杆菌病多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多西环素-利福平和多西环素-链霉素的联合。Karabay等[11]的一项临床随机研究表明多西环素-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同样可取得满意效果。张瑞娟[12]等在对70例布氏杆菌病患者回顾性临床研究中分析亦得出,半数以上的病例采用多西环素-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满意。

3.2 中医中药疗法 适用对各期患者治疗,对慢性期患者尤为常用,依不同症状体征进行辩证施治。有学者认为[13]机体免疫活性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功能造血干细胞,而中医“肾主骨生髓”,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与中医肾密切相关。又肾为五脏之真,一身阴阳之本,元气之根,故肾精亏虚则元气不足,一身阴阳皆虚,此时毒邪易乘虚入侵,而正虚又无力驱邪外出,形成正虚邪恋,五脏等受损。于晶等对28例布氏杆菌病患者前瞻性临床治疗对比分析后指出,本病治疗主要从毒、从虚、从络论治。治湿毒以清热、除湿、解毒。药用羌活、知母、玄参、车前子、双花、连翘之类;治虚:主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论治,兼顾脏腑辨证,着重调理脾、肾两脏。八珍汤加减;治络主以活血、祛湿、补虚、解毒兼顾。拟方:独活寄生汤加减。运用上述三法临床疗效显著。另现代药理研究[14],羌活挥发油对布氏菌有抑制作用,竹叶近年临床用于感染性发热,玄参有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而消炎、抑菌,双花、连翘、知母皆有广谱抗菌作用,黄芪、白术、茯苓、五味子[15],均能较显著地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及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从而起到促进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布氏杆菌病流行趋势日趋严重,我们应根据新的流行特点加强布氏杆菌病防治工作,同时做到早期诊断,并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期控制布氏杆菌病的进一步发展。

[1]Sulushash Mizanbayevaa,Henk L.Smitsb,Katya Zhalilovaa,Theresia H.Abdoelb,The evaluation of a user-friendly lateral flow assay for the serodiagnosis of human brucellosis in Kazakhstan.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2009,65:14 –20.

[2]姜顺求.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3]尚德秋.布鲁氏菌病实验诊断与非特异性反应及其鉴别.海洋出版社,1995.

[4]齐景文.布鲁氏菌病概述.中国兽医杂志,2004,40(9):50-531.

[5]王丽,马国柱1PCR技术用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研究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4,19(2):65-67.

[6]Beggs M,Novotny M,Sampcdro S1Aself-performing chromarographic immunoassay for the qual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in urine and serum1Chin Chem,1990,36:1084-1085.

[7]沈丽英,干小仙,丁建祖,等.金标免疫渗滤法快速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0,16(1):12–161.

[8]朱明东,杨蓉.快速诊断布鲁氏菌病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建立.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7):1344-1345.

[9]Pappas G,Akritidis N,Bosikovski M.Brocellosis.N Engl J Med,2005,352:2325-2336.

[10]Pappas G,Siozopoulou V,Akritidis N,et al.Doxycycline-rifamp icin:physicians’inferior choice in brucellosis or how convenience reigns over science.J Infect,2007,54(5):459-462.

[11]KarabayO,Sencan I,KayasD,et al.Ofloxacin p lus rifamp icin versus doxycycline p lus rifamp icin in the treatment of brucellosi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BMC Infect Dis 2004,4:18.

[12]张瑞娟,陈海英,高润平.布鲁氏菌病诊治的回顾性分析.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9,24(5):356-357.

[13]莱关英.医学免疫学.科学出版社,2002,45.

[14]李立民,邹江武,于静波.中医院临床用药手册.长春出版社,1993:6-36.

[15]黄品山,王秀琴,董一凡.现代临床中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420-450.

猜你喜欢
病疫情布氏布鲁氏菌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布氏菌病患者抗体测定与细菌学检验结果的比较观察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和林格尔县布鲁氏杆菌病疫情及畜牧养殖模式调查
羊种布氏菌043强毒株BRA0434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与毒力的初步评价
布氏菌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
俄罗斯滨海地区爆发生猪口蹄疫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