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绿化模式 打造绿化带精品工程

2010-08-15 00:44赵国明
天津农林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花灌木蓟县绿化带

赵国明

(蓟县林业局,天津 蓟县 301900)

蓟县位于天津市最北部,是天津市唯一的一个半山区县。全县总面积1 590 km2,现有人口82万人,被誉为“京津后花园”。多年来,蓟县相继实施大绿工程、消灭宜林荒山工程、山区缓坡开发工程、山区综合开发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津蓟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在造林绿化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08年底,蓟县有林地面积达6.67万hm2,林木覆盖率45%,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 工程建设背景

近年来,蓟县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了以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崖关长城、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旅游产业。蓟县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全县实际情况和发展大局出发,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构建中等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全县上下齐心合力,掀起了新一轮造林绿化高潮。按照蓟县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蓟县林业局以改善全县生态环境为使命,立足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造林绿化工程,2008年底正式启动了蓟平高速公路绿化带工程。

2 工程基本情况

蓟平高速公路东起津蓟高速公路蓟州收费站出口,西至与北京市平谷区交界处,全长26.3 km。根据蓟平高速公路两侧地形实际,蓟平高速公路绿化带工程分为平原段和山区段两个阶段进行。

2.1 蓟平高速公路平原段基本情况

蓟平高速公路平原段绿化带工程全长15.6 km,规划面积37 hm2,涉及3个乡镇的7个村,涉及到坑、塘、沙堆和耕地等多种地类。

2.2 蓟平高速公路山区段基本情况

蓟平高速公路山区段绿化带工程东起蓟县官庄镇肘各庄,西至蓟县与北京市平谷区交界,全长10.7 km(莲花岭隧道长3.7 km),有效建设长度是7 km,工程涉及官庄镇、许家台乡2个乡镇的11个村,建设任务171 hm2。据调查,蓟平高速公路山区段两侧100 m范围内现有矿面45.5 hm2、宜林荒山 46.7 hm2、果园 41 hm2、坡耕地6.7 hm2。

3 工程建设标准及模式

3.1 蓟平高速公路平原段绿化带建设标准及模式

3.1.1 蓟平高速公路平原段绿化带建设标准

蓟平高速公路平原段两侧每侧绿化带建设宽度不低于50 m。

3.1.2 蓟平高速公路平原段绿化带模式

蓟平高速公路平原段绿化带建设模式采取三层结构,靠近公路的内侧栽植4行灌木树种(木槿或矮樱),中间栽植2行香花槐,外侧栽植若干行速生杨。林带外侧开挖宽3 m、深1 m的边沟。

一是农田空地,按照标准模式,栽植4行灌木+2行香花槐+若干行速生杨;

二是苗圃地段,对现有苗木进行清理后按照标准模式栽植;

三是坑塘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对坑塘周边进行修整后,能植树部位全部栽植高大乔木或花灌木;

四是果园地段,对现有果树通过修剪整理树形,同时对树下进行环境清理,在果园周边和林间空地栽植花灌木,保证环境整洁,达到绿化美化的目的;

五是有林地段,对残次林进行更新、改造,其它可以保留的林地采取修枝、刷白等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绿化带的整体一致。

3.2 蓟平高速公路山区段绿化带建设标准及模式

3.2.1 蓟平高速公路山区段绿化带建设标准

蓟平高速公路山区段绿化带规划范围是高速公路两侧第一道可见山山脊以内的迎面坡和山脚下的耕地,建设宽度50~750 m。

3.2.2 蓟平高速公路山区段绿化带模式

根据蓟平高速公路山区段沿线地形、地貌复杂的特点,绿化后既要体现“带”的效果,又要符合山地造林特色,在模式上设计了“前条后块”的二元结构。

“前条”就是两边沿靠近公路一侧分别建一条贯穿全段宽20 m的条形景观带。景观带采取三层配置:第一层靠近公路内侧,设计宽5 m、高1.5 m花灌木,品种5~6个,“竹节”状分段排列,每个树种段长100 m左右;中间层设计宽5 m、高2 m的常绿树,选用油松、桧柏、侧柏3个树种,相间排列;第三层为宽10 m、高2.5 m的风景类亚乔木,树种5~6个。排列方法同第一层。

“后块”就是景观带后依地形分别采取不同树种的块状种植模式,相间排列。主要设计了四类:

第一类是四季常绿版块,适用地类是两侧现有的宜林荒山和过去有一点绿化基础的山地,按照新的设计密度,一律补种常绿类侧柏,达到一次成林,四季常绿的效果。

第二类是秋季红叶版块,适用地类是两侧宜林的坡状采石、采砂创面,这类地区表土层已被破坏,剩下的基本都是裸岩,需采用大型机械整地,并需客土造林,考虑到难度问题,设计了易栽易活的黄栌、火炬两个树种,这类树种的特点是秋季一片红叶。

第三类是春花秋果版块。适用地类是两侧现有果园和坡耕地。现有果园按照“留大去小、缺什么种什么、填平补齐”的原则进行整体改造,坡耕地依群众意愿,按精品果园标准一次建成达标。

第四类是高大乔木版块,适用地类是两侧的低洼地、村庄周边及立地条件不适宜栽植上述三类树种的地块,设计栽植杨、柳、榆、槐、椿等乡土树种。

3.2.3 蓟平高速公路山区段绿化带的设计理念

在治理效果上体现“两多、两大、四好”的设计理念。“两多”指多树种,多色彩。一是多树种,本次绿化带设计了针叶、阔叶、乔木、灌木、常绿、爬藤及地被植物20多个种类;二是多色彩,指红、黄、绿、紫等彩叶树种和花灌木占总量的50%以上。春季突出黄、粉色彩;夏季以黄、紫色为主,秋季突出红色,冬季以常绿为主色调。

“两大”指大规格、大密度。一是大规格,乔木、亚乔木胸径达到6 cm以上;花灌木地径2.5 cm以上;经济林树种地径4 cm以上。乔木树高4~5 m,亚乔木2~3 m。二是大密度,设计景观带部分花灌木类栽植密度是1 300株/667 m2、常绿类660株/667 m2、风景类160株/667 m2。版块部分常绿类是660株/667 m2、彩叶类1 320株/667 m2、秋果类55株/667 m2、高大乔木类160株/667 m2。

“四好”即好栽、好活、好管、好看。一是好栽。整地难度较大的地块设计对土壤改良要求不很严格的树种,苗木设计尽量少用必须带坨栽植的树种;二是好活。树种全部采用本地适宜生长、而且有过多年种植成效的树种;三是好管。树种设计尽量考虑到抗旱、抗病、不易发生虫害而且不需要经常修剪的树种;四是好看。设计尽量考虑到高矮搭配、颜色协调,布局合理。

4 工程施工组织

4.1 成立指挥机构

为高标准建设蓟平高速公路绿化带工程,蓟县县政府成立工程指挥部,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工程建设。

4.2 工程质量把关

蓟县林业局安排专人负责工程作业设计、施工、技术指导、工程推动、质量监督及检查验收。

4.3 工程资金管理

蓟县财政局、审计局负责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

5 工程建设效果

5.1 蓟平高速公路平原段绿化带工程

蓟平高速公路平原段绿化带工程全部采用胸径8 cm以上大规格速生杨,工程项目全部实现一次成林,受到了天津市及蓟县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项目涉及农户的一致认可。

5.2 蓟平高速公路山区段绿化带工程

蓟平高速公路山区段绿化带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前条后块”模式进行栽植。2010年4月底前全部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蓟平高速公路绿化带工程投资规模之大,投资标准之高,施工难度之大,在蓟县造林绿化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提高蓟县通道绿化水平,对于改善蓟县生态环境,增加项目区内农民收入和提升蓟县社会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花灌木蓟县绿化带
最美城市“绿化带”
河北雄安新区蓟县系雾迷山组沉积特征分析
园林绿地花灌木修剪要点
种子
风景
花灌木在铁岭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凯里市花灌木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游蓟县梨木台
——纪念上山下乡48周年
花灌木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问题探析
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