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追求

2010-08-15 00:42杜文丽
文教资料 2010年2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建设

杜文丽

(洛阳师范学院 马列部,河南 洛阳 471022)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质的飞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党的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了党章;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其先进性和指导意义不言而喻。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和谐文化思想的一系列论述,为我们抓好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

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它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状况和文明程度,又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邓小平说:“文化工作服从于政治任务。”这就明确指出了文化建设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价值。

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当代世界的激烈竞争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决定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早在1985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也取决于文化建设的成果。”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任务。不完成好这个任务,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足于这个基本国情,以此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这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取向。首先,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保证文化建设,进而保证整个现代化进程的社会主义方向所必须的。其次,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即不发达的阶段,文化建设同样也不能离开这样的现实。一方面,经济、政治生活中某些落后因素的存在,制约着文化的进步,另一方面,文化本身的落后,也会给文化建设带来困难。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任何时代的精神文明都有不断继承和创新的任务,落后于时代需要的东西必然要被新东西所代替。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作用尤为重大。和谐文化建设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结构创新,即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为基础,对各种优秀文化要素进行总结与提升,以人为本,达到文化结构的优化、文化体系的更新;二是文化实践,使新的文化观能够内化到群众的社会心理、价值观之中。

二、重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就文化的民族性而言,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必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才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才能为人们所接受。文化建设必须服务于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文化建设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就文化的时代性而言,文化建设要面向现代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此,文化建设事业要逐步地具备现代化的规模、体制、内容、理论和技术手段等,建设与现代化进程相同步、相配套、相适应的大文化体系;同时文化建设的内容本身要真正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成为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动力。这就要求文化建设必须依据经济、政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以超前的意识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使文化建设在整体上真正成为对社会长远发展具有超前性的基础工程。

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着眼,文化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是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应当区分先进性的共产主义道德和广泛性的社会主义道德,并使两者结合起来,以此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既包括高层次的要求,又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广泛性要求。邓小平明确把“五爱”从共产主义道德中划分出来,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要求,从而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归根结底要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概括地说是由体力、智力、德力组成的;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三个方面。所谓提高人的素质,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指人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为此,邓小平提出:“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样做,对于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政治质量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满足不同工种、职业的特殊要求,对于在青少年中以至在整个社会上造成人人向上、奋发有为、不甘落后的革命风气,都将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其民族性与时代性,努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在塑造民族精神中构建和谐文化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精华部分,代表着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是民族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心理意识和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作为一种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它总是与本民族在一定时期的历史任务相联系。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

为抑制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澄清一些人在思想上存在的错误认识,邓小平从民族存亡的高度,多次强调:“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他特别强调要了解自己的历史,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塑造当代民族精神,必须坚定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指出:“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

塑造当代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决不能屈从任何外来压力。当西方一些国家用所谓“人权”来干涉中国内政时,邓小平指出:“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邓小平多次表示,中国人民决不会容许任何国家来干涉自己的内政,也决不会在任何压力下屈服,社会主义的中国是谁也动摇不了的。

为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必须信心百倍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邓小平说:“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塑造当代民族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可动摇。他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原则不能动摇,动摇了中国就要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在弘扬爱国主义传统中构建和谐文化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为对祖国的热爱、忠诚和为争取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崇高的思想感情,是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全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情感的基本内涵,主要是一种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使人们为自己民族、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而感到自豪,从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独立、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全体国民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针对有些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的论调,邓小平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用中华民族近代史教育广大群众。1989年政治风波后,当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制裁中国时,邓小平指出:“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一九○○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七国中除加拿大外,其他六国再加上沙俄和奥地利就是当年组织联军的八个国家。”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5]高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辛世俊,滕世宗.邓小平人学思想[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7]卞敏.邓小平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J].东南大学学报,2003,(6).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民族建设
我们的民族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多元民族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