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整合知识能力的实践

2010-08-15 00:42王伟君
文教资料 2010年5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历史思维

王伟君

(杭州市萧山区瓜沥二中,浙江 杭州 311241)

一、课题探索的背景

1.理论的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课程。它不是学科群体的统称,而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力求综合范围适当、融合程度较高、整合形式合理,从而把各学科领域彼此孤立、相互隔离的内容体系,改造成为各学科领域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课程不仅是形式的捏合,更突出了综合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合作,对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标准特别强调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综合探究”,强调整合各人文学科综合知识,以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符合《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课程要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快速有效地掌握课程相关知识,有助于该学科教学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及人文素养的提高,从另一角度来说,更直接体现着新课改的成败。

3.实际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新课标中课程内容学科界线比较淡化。《历史与社会》的部分内容与《科学》、《思想品德》科目有重合。比如,有关“等高线”、“经纬网”、“季风气候”等内容与《自然科学》教科书重合。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一些基本国策、法律法规等知识在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八年级的《思想品德》教科书中都有所涉及,很显然,这些内容的编排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种整合知识的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跨学科、跨年级的整合。

因此,不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教学实际的角度看,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那么,什么是整合知识的能力呢?

二、概念阐述

知识是人类历史上一切认识的结晶,它是人们通过学习、实践所得到的对世界认识的总和。“整合”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的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凝聚或汇合成一个较大的整体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果。所以整合知识的能力,就是指个体对其所接受的知识进行重新整理,摒弃无用的知识,并将原有的或其他相关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使之具有较强的融合性、条理性、系统性,必要的时候需对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构,并以此形成个体新的核心知识体系的一种能力。

三、培养学生整合知识能力的实践

1.创造性地使用与处理教材,是培养学生整合知识能力的前提。

在未来教育中,教师在学生面前的优势,不仅表现在知识的占有量上,更表现在对知识的探索、加工、创造性转化与使用的能力上,教师要学做新课程下的智慧型教师,树立新课程意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宽。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较大的运作空间和较多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以新的课程理念(包括学生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教学观、师生观)来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实践,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与处理教材”,即对教材的使用与处理不仅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出发,还要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更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在吃透教材与摸清学情的情况下对“教学材料”进行重组整合、创造。

比如在对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PRED问题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先上一节引导课,指导学生阅读本单元的大小标题,然后师生一起理清本单元的主线索:一道难解但又必须解的题是什么→具体表现为什么→怎么解决。在教学具体表现时,要联系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再整合出一条次线索,如世界的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问题→基本国策→解决的措施,去除重复部分,以节省时间。以此类推,共四个板块,每个板块教学时尽可能一气呵成,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整体感知过程,使知识系统化。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简单地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关联的。所以,教师要通过创造性地使用与处理教材,使教材内容最优化,建构富有完整性、严整性、开放性和弹性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以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掌握课程内容,使其充分感受到知识整合的最大化利益,感受到教师不再是简单地进行信息传递、知识复述与传授,而是要与学生一起探索永不枯竭的“水源”,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整合知识的能力。

2.充实学生的知识信息库,为整合知识能力的形成提供扎实的知识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做饭必须得有米,所以要培养学生整合知识能力就先得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丰富学生的知识信息量:

一要落实基础知识。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挡才能的发挥。”这句话充分地说明,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以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和最快的速度达到最好的记忆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得向学生提供多种记忆良方,帮助其提高识记能力,以夯实基础知识。

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山川秀美“多样的地形”时,教师可用“分层织网法”让学生对我国的主要地形及山脉进行识记,在黑板上先描绘出中国轮廓图,再用三色粉笔勾勒出三个阶梯,然后师生边看图边画图,把几组不同走向的山脉落实到简图中连接成网,把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一一镶嵌到网格中,以此巩固学生对中国地形图的记忆。

二要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定期借书给学生,鼓励其多进行课外阅读;每周安排一节课外书籍阅览课,学做阅读卡片,定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展示优秀的阅读卡片。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小课堂大社会”观念,组织学生小组,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如把《焦点访谈》、《法治在线》、《科技博览》、《子午书简》、《人与社会》等优秀电视栏目引入课堂。通过这些途径扩充学生的知识信息量,为其提高整合知识能力提供知识基础。

3.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为学生整合知识能力的形成提供思维保障。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能力的突出,还需要具有整合知识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各种思维能力都要相对均衡发展,即美国学者赫尔曼所言的要进行“全脑革命”。所以,培养整合知识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有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作保障。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关于少年期思维活动的特点这样写道:在认识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属性时,他们比学龄初期儿童更明显地表现出一种从整体上把握感知对象的意图,并且力求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正面特点或反面特点提出关于感知对象的看法。这是少年思维的概括性逐渐强化的合乎规律的结果。根据少年期思维活动的特点,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才能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合知识的能力呢?

一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甚至是奇异答案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这种思维方法不受过去知识的束缚,不受已有经验的影响,从各个不同甚至是不合常规的角度(横向、纵向、逆向、侧向、颠倒等)思考问题。那么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

首先,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因素,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进行设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名言深刻揭示了这个道理。如《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有“综合探究、专题探究”板块,教师可利用这个阵地,设计问题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宽其思维视野。以九年级“因地制宜优势互补”教学片断为例:

师:你家住在哪里?你家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你想改善它吗?(学生稍想)

生:瓜沥镇生活环境很差,污染严重,迫切需要改善居住环境条件。

师:我们瓜沥镇的污染为什么会这么严重?

生:印染企业太多。工厂排放废气、废水污染了大气。XX漂染厂伤天害理。有几个学生情绪有点激动。(我稍稍安抚了一下,顺势就说。)

师:那建议政府把印染企业关了吧。

生:那不行,那会有很多人失业的。

师:既然企业不能关,而污染又这么严重,那该怎么办呢?

生:加强治理。

生:有治理的,我们镇上不是有家污水处理厂吗,但是没用的。我们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我抓住时机,赶紧说。)

师:嗳,这个建议好。同学们,贡献我们的智慧吧,让我们来描绘一幅我们瓜沥镇的发展蓝图。大家乐意吗?(乐意)那我们怎么来描绘家乡的蓝图呢?(作稍长的停顿)

生:噢!我想起来了,那个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里有一份来自家乡的报告,那里好像说要什么地图,还有什么地理位置、气候、文物古迹等,反正有很多内容,我说不清楚。(别的同学似乎回忆起来了,七嘴八舌应和着)

师:大家好样的,我替你们高兴,我们要用所学的知识为家乡服务了。请同学们把心里的瓜沥镇经济发展蓝图描绘到纸上去,写一份报告,具体怎么写,大家可以认真阅读七年级96—97页、九年级116—118页的内容,先整理出大概的思路。

尽管学生课后时间比较紧张,但是他们描绘的蓝图还挺不错的,其中一位同学的思路显得非常完美,认为在描绘一个区域的蓝图时,应包括以下内容:A.家乡的自然地理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等;B.家乡的经济发展条件,如交通状况、资源条件(物力、人力、旅游、特色产品等)、周边镇乡的经济状况、原有的经济基础水平、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等;C.家乡的人文环境:如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教育科技、镇史上的著名人物等。

其次,在有效设问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高认知水平的问题。教育心理学向我们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解疑的过程。高认知水平的问题无法直接从信息源(如课本、教学资料等)找到答案,学生必须经过理解、分析、推测、归纳等过程,将那些看似零碎的信息整合成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这样他们的思维就不会过多地受到教师和教材的局限,同时还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散与拓展。如可以提供一些漫画、文字材料,或创设情景、课堂小组辩论等。我在教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就出示了一张《低碳行动》的图片,简单地作了说明后请学生看图出题。学生酝酿了一阵,提出了七八个题目如:A.什么是低碳生活?B.图片反映了课本中哪些观点?C.低碳生活符合什么战略?体现什么基本国策?D.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这些问题就需要学生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然后加以整合。通过类似的训练,引导学生提出高认知水平的问题,不但能使他们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加工、组合,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且能使他们真正懂得,学习的真谛不在于获得已有的结论,而在于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使他们在提问的过程中,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己。

最后,还可以经常做一些开放性练习题,尽可能出一些“假如……”、“假定……”、“试想……”、“否则……”的题目,如在教学“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1776年反对英国殖民者的独立战争,美国社会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又如在上完“二次大战”课后,可以让学生谈谈:如果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胜,今天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通过发散性思维训练,学生思路更加宽广了,看问题更加全面了,解决问题更快捷了。但是整合知识的能力的形成光靠发散思维不行,还得有聚合思维的配合,这样一放一收才有效。

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它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向着一个方向去思考,得出一个认为是最好的结论。在创新思维过程中,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思维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实际上,人们的思维发散到一定程度,就要聚合一下,进行比较,寻找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又在新的基础上再进行发散,进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再聚合。人类的思维就是这样: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再发散……不断地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如在九年级的两本教材上完后,我会让学生把所学知识整合起来列出提纲,一条线索(二战后国际国内的发展历史)、两个部分(世界与中国)九大板块:I世界背景:二战后的国际发展状况(政治、经济、文化)。II世界背景下的中国发展状况:共和国的历史、政治制度(包括民族政策、公民的政治权利、法制建设、人权)、经济制度(包括分配制度和共同富裕)、先进文化(包括精神文明、中华民族精神)、和平外交政策、基本国策发展战略、党的基本路线、基本国情。

通过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对知识的应用与整合能做到收放自如、得心应手。

4.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整合知识能力形成的关键所在。

一个人的综合分析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具备大量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思考,不断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众所周知的福尔摩斯之所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侦探,就在于他具备综合分析问题的素质:敏锐地观察客观环境,细致地捕捉蛛丝马迹,周密地推断事态发展,把握机遇抓住要害而一举成功。那么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如何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呢?

(1)古今对照,学会深入思考。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古埃及也有一句名言“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是为了今天更好地生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谈古论今。如在谈论古埃及文明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加入当今尼罗河赠给埃及的礼物——阿斯旺大坝的内容,并补充关于这一大坝的争议,进一步引出保护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从而将这一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触类旁通。又比如,在讲述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巴比伦问题时,可以从当今巴以冲突入手,回顾两个民族的恩恩怨怨,使学生懂得巴以之间冲突的原因并不简单,而是错综复杂的。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但会更深刻记住课本内容,还会有更加深入的思索,明白和平的宝贵,为九年级的教学内容做一个铺垫。勤动脑、善思考,这是有效地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重要的推动力。这个手段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兴趣,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综合全面看问题,提高分析能力。

(2)学会知识迁移与综合。《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内容较为理性抽象,在教学中借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教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融会贯通,有助于他们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例如,对于埃及金字塔工程的浩大,学生没有具体的概念,于是我给学生做了一道计算题:胡夫金字塔由230万块石块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现在如果用100辆每辆载重5吨的卡车来运送这些石块,每天往返两次,需要多少天才能运完?学生纷纷算出5750天,大约15年。“那么这些巨石究竟是怎样被砌上去的呢?”“对呀,这个问题至今还是个谜呢”,这时,我趁机引导学生利用自然科学中的杠杆原理、摩擦力问题等内容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让学生感受到这个金字塔的规模以及埃及人民的艰辛与智慧。另外,教师可多提供一些综合性练习题,使学生对掌握的知识能融会贯通。比如复习七年级上册“长江黄河”时,我设计了一道牵涉到政、史、地综合性内容的练习题:①在图中填注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分段点,流经的省区市的简称。②长江、黄河流经的的地形单元有哪些?长江、黄河流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什么地区?③长江、黄河各段的特点怎样?干流在航运方面的优势是什么?④与长江、黄河有关的诗词歌曲有哪些?有哪些名胜古迹?⑤长江、黄河流域内的古代人类遗址有哪些?发生过哪些著名战争(役)?统治过该流域的割据政权有哪些?⑥自古至今与长江、黄河流域有关的著名水利工程有哪些?⑦长江、黄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治理母亲河?⑧千百年来,长江、黄河孕育了什么样的中华民族精神?通过这组系列题,就把学生所学过的有关长江、黄河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整合。

总之,教学生灵活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有助于增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说服力和趣味性,对帮助学生感受、体验、消化、巩固、运用知识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而提高他们整合知识的能力。

(3)积极行动,投入实践。在《学习的革命》一书,曾对“学校应该教什么”这一问题作出这样的回答:教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和教学生“学习怎样思考”。教育的重点不仅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学会了思考与运用。在该书中,美国领导与教育国际中心主任威拉特·达吉特博士指出:“我们应当让我们所有的七年级学生要求他们的教师每天问同样的问题,‘我今天教给你们的东西,你们将来会在什么地方用上?’”的确,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条件,鼓励他们通过探究和社会调查获取有关问题的信息,寻求问题的答案或设计自己解决问题的途径。

《历史与社会》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课程中要求学生亲自参加的社会实践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真正落实课标要求的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目的。为此,教师可以采取话题演讲、角色互换及课外小组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例如,编演历史课本短剧,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体验和历史事件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资料等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以及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撰写历史与社会学科小论文;制作历史与社会小报;组织学生搞社区调查,通过观察、访问、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获得社区建设的相关资料,再经过小组合作分析资料,形成对社区环境建设的客观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交给社区管理部门;成立模拟联合国社团,在这个社团中,学生可以代表不同的国家,联系自己所学过的各国历史知识以及当今各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不同表现,对各国关心的问题进行辩论,并体验决策者的角色。通过这些实践,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能有更深刻的体会,综合分析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整合知识的水平也会有所提升,从而对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这种思想的碰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整合就是力量”。培养整合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头脑中的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学生更准确、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更灵活地运用、融汇各科知识,扩大认识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深入、联系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习惯,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优化,综合分析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培养整合知识的能力是学生正确理解社会,提高人文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3]周菲.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整合与渗透.人民教育,2007,(17).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历史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