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心理电影赏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010-08-15 00:42和秀梅
文教资料 2010年5期
关键词:赏析心理学心理健康

和秀梅

(大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简论心理电影赏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和秀梅

(大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心理电影赏析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看,心理电影赏析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可,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心理电影赏析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1年完成的对北京市23所高校的6000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抽样调查显示,在5220份问卷中,有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达到严重程度的比例为3%—5%[1]。2006年,对河南师范院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8.22%的大一新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22.63%的大一新生可能存在某种类型的心理问题[2]。为此,大学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举办“5·25”大学生健康活动周等。这些举措在大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调节心理不适,消除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等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良好效果。但是,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还以学分和出勤率要求学生,可能会引起一些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心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能不能寻求一种既有教育意义,又轻松,又能使学生易于接受的心理教育方式?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了采用心理电影赏析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1.心理电影赏析简介

心理电影是指在现代西方心理学发展成熟后,反映或展示某种心理学原理或典型心理障碍的电影,其主题往往更集中于表现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常以人性和心理作为其情节的工具和底色[3]。

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雨果·明斯特伯格发表《电影:一次心理研究》,提出“电影不存在于胶片上,甚至不存在于银幕上,而只存在于把它实现的思想中”的立论,强调电影是“一种心理学游戏”,并作了电影心理学研究的初次尝试。到了20世纪30—40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风靡美国,好莱坞从此开始制作心理学及精神病学方面的电影(简称为心理片),并且长盛不衰。20世纪末,涌现出一些 《雨人》、《沉默的羔羊》、《本能》、《阿甘正传》等优秀心理影片,它们成为世界电影宝库中的经典作品。近年来,心理电影出现了新的趋势,从不同年龄、不同心理问题描写个体的内心世界,如精彩心理影片《心灵捕手》、《美丽心灵》、《心理游戏》,深受大学生喜爱。目前,在欧美许多国家,“电影疗法”成为心理咨询的重要手段,并得到了主流心理学界的认可。

心理电影赏析是指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欣赏和剖析后,能揭示其心理内涵和深层次的生活启示,从而推动参与者对人类自身的再认识,学会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塑造自我。心理电影赏析包含两层含义:一个层次是观众自己欣赏;另一层次是心理咨询师对影片的解析[4]。

2.心理电影赏析的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

第一,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相比,心理电影赏析的教学模式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

心理电影赏析,运用电影艺术即声音、色彩、画面等表现手段,通过视觉造型将艺术还原为真实,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具有极强的视听性和逼真性。这种艺术的形式能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审美氛围中达到心灵的共鸣与震撼、情感的宣泄和交流。在这一点上,电影艺术比其他艺术更易受大众的青睐。在激烈的的竞争中,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等方面的沉重压力,更需要像电影艺术这种为他们所喜爱的艺术形式来提供情感宣泄的空间。大学生是电影欣赏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观众层,大学生电影节的巨大影响足以证明这一点。正因为电影艺术受到大学生如此的热爱与欢迎,所以它就更容易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理想追求等产生深远的影响[5]。

第二,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看,心理电影赏析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可。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走向成熟的阶段,因而表现出各方面的积极特点,主要有:(1)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具有勇往直前的气魄,在正确理想与信念支持下,能不断拼搏,克服一切困难和不利条件;(2)出现大量类似成人的新需要并渴望获得充分满足,从而激起对生活的美好愿望;(3)情绪强烈但比青年初期善于控制,情绪丰富,热情高涨,高尚情操日益发展;(4)抽象逻辑思维高度发展,辩证思维能力日益提高,发散性思维有新发展;(5)自我意识增强,对自己各方面的认识能力大大提高,主动性增强;(6)人际关系进一步扩大,比青年初期更善于与他人交往,对友谊与爱情十分重视;(7)富有理想,积极向上,向往真理。

虽然青年大学生有突出的优点,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明显的两面性,而且各个方面发展也不平衡,因而往往易引起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张增杰认为这些矛盾主要有:(1)闭锁性所导致的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强烈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4)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5)愿望、幻想与当前现实的矛盾;(6)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处理异性关系之间的矛盾。此外,还有反抗与顺从、自尊与自卑、自信与缺乏信心、渴求满足新需要与未能如愿等矛盾。张增杰认为,青年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这些心理上的矛盾,是很痛苦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引导大学生发挥其积极的一面,战胜其消极的一面,化阻力为动力,从而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消除其内心的矛盾继续向前发展[6]。

因此从认知发展角度看,大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外界的客观事物;从个性心理发展角度看,他们存在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性。所以,如果教育手段不恰当或不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将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而心理电影赏析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具有较好理解能力、自主性较强的大学生。

3.心理电影赏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1 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心理影片就如同一个人现实的案例,一段段丰富的、真实的或者极端的生活片段再现,把人性中的黑暗病态和人性丰富、正向的一面都生动、鲜活地呈现给观影者,给观影者带来身临其境的直观对应和深切触动。艰深的心理学搭载在电影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上时,就成为引发公众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吸引公众了解和学习心理学健康知识的良好途径,这也是目前日益流行的开放式、引导式的传播模式。对于积极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来说,通过影片赏析、体验和互动分享来实现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更是合适不过。

初次接触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大学生难免会感到生硬,下意识地进行排斥,这就让许多人失去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来了解自我,重新接纳自我,进而改变生活的大好机会。其实心理学并非只是起剖析、揭露和治疗的作用,更具有引导、启发和鼓舞的功能;心理学希望我们了解和解决的并非只是人性中的黑暗病态,它更启发人性丰富、正向的一面,传递并倡导一种真诚、正直、坦率的爱的哲学和生命观。以轻松、有趣的心理影片赏析方式,让大家由浅入深体验心理咨询,并得到心理咨询师提供的技巧和方法启示,能够积极、快乐地完成心理磨砺。

3.2 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应在校园内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高雅而又充实的文化,用良好的环境熏陶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心理电影赏析活动可谓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3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心理电影赏析活动,大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并加深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心理电影赏析在培养大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为想象力、创新力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动力和广阔的空间。“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需要欣赏主体透过有限的形式去捕捉无限的内容,从视听信息中进一步解读作品更丰富的内涵,理解象征和隐喻,乃至去破译更深刻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主动参与和理解性探索的过程有助于大学生人格和精神的塑造,也有助于大学生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培养。

总而言之,高校应当加强对心理电影赏析课程的建设,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展心理电影赏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对大学生的心理电影赏析活动加以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调节情绪、解决心理困惑。

[1]张满堂,褚远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2]马振耀.师范院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5).

[3]宋艳峰,薛秀平.欣赏心理电影.促进心理健康[J].电影文学,2008,(22).

[4]薛秀平.心理影片赏析——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J].电影文学,2007,(19).

[5]王楠.电影赏析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3).

[6]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赏析心理学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