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肃静课”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010-08-15 00:42李诗虹
文教资料 2010年5期
关键词:蒙台梭天性安静

李诗虹 徐 微

(襄樊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襄樊 441053)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是一套系统而全面的体系。本文从蒙台梭利众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中撷取一小部分,即从蒙台梭利所推崇的一节独特的课——“肃静课”出发,探讨它的内涵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肃静课”的内涵与实施

(一)“肃静课”的内涵

蒙台梭利认为,“肃静课”就是让孩子们完全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倾听从远处传来的低声呼喊名字的声音;细心地完成各种协调动作;不碰撞桌椅、用脚尖行走;使孩子们的天性、运动能力及心理活动都进入有序状态。①她认为这是一种最好的、循序渐进的、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方法。

(二)“肃静课”的实施

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里给我们介绍了如何实施 “肃静课”:

在“肃静课”开始之前,师生必须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里。这个有准备的环境就是除了日常熟悉的环境外,还要让房间内的光线保持柔和,否则会使孩子作出闭上眼睛,或用自己的小手蒙住眼睛等不必要的小动作。同时,孩子要学会做好这个练习,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即当坐下来做这个练习时,无论坐在哪里,都必须让自己坐着舒服。

在“肃静课”上,老师不能单靠嘴说静静地坐着不许动,要给孩子做个榜样,给孩子示范如何能够一动不动地坐着:脚不动、身体不动、手臂不动、头也不动。呼吸运动也应该放轻,避免发出声音。然后,老师或者其中一个孩子,坐在班级后边或是在隔壁的房间里,逐个点名,来唤醒那些处于沉静中的孩子。点名时,注意声音不能太大。当孩子听到别人点他的名字时,他就站起来,轻轻地向传出声音的那个地方走去。他走路时动作要轻微,注意不碰到东西,并且在回来时会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放东西。

在儿童之家,当老师点过孩子们的名字后,“肃静课”就算结束了。自此,孩子们继续完善自我。[1]

二、“肃静课”的现实意义

“肃静课”是能使幼儿的天性、运动能力及心理活动都进入有序状态的练习方式,对我国的幼儿教育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肃静课”可运用于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中

在蒙台梭利的著作中可以看到,“儿童之家”允许儿童在教室里自由地活动、交谈、交换位置,甚至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移动桌椅。他们在教室里有目的地、自愿地活动,每个人忙于做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用具……[2]自发性地操作自己选择的“工作”,遇到困难,儿童会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即使无法处理,他们也能够轻轻地走到老师的身边寻求协助[3]。

在我们的幼儿园,老师也会经常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但这种常规教育遮蔽了儿童本应拥有的丰富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束缚儿童自由和主动性的镣铐。[4]因此,如果我们把“肃静课”作为幼儿园常规教育的一种练习,可以在老师说完要求之前,就让孩子保持安静,而且这种依从并没有阻止他们独立的活动,也没有妨碍他们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自己的一天。这样,老师不但可以省心省力,孩子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1.“肃静课”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内在纪律

培养幼儿良好的纪律性,帮助他们建立起内在秩序早已成为大众所关注的焦点,而这一点恰恰也是 “肃静课”实施中最为主要的。

蒙台梭利认为,建立良好的纪律首先要引导个性成长进入有序状态,教师的工作就是要引导幼儿脱离表面上的无序状态,进入幼儿本质要求的有序状态。其具体做法是:第一阶段,通过“工作”来唤起孩子们的“内在纪律”;第二阶段,通过反复的“肃静课”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增加幼儿在工作中体现的纪律的持久性;第三阶段,当孩子们的工作习惯一旦形成,接着,就必须做到严格监督②。

“肃静课”上,尽管儿童的举止行为有较大的自由,但他们专心致志,操作物品时轻手轻脚,避免打扰别人,他们成功地把秩序和纪律与自发性结合在一起。即使在这种安静中也体现出极好的纪律,从而表现出了良好的服从性。

2.“肃静课”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在“肃静课”上,孩子们需要控制自己保持高度的注意,避免发出声音。如老师点名时,孩子在等待,在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叫自己的名字,后来,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仍需要严格的自制力,不能高兴地回答并跑到老师眼前,而必须尽量不弄出声音。这种自律的培养是健全人格的表现。如果强迫、命令孩子服从,孩子则是被动的、被迫的,这种强制的手段不利于孩子形成自律的人格。

其次,一节成功的“肃静课”不仅需要引导者与孩子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孩子们之间的共同合作。孩子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不管他人和环境的需求。“肃静课”需要孩子们共同调试自己的言语行为,而这种合作精神也正是幼儿健全人格培养中所必须的。

通过“肃静课”中重复的活动练习,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意志坚韧性。而坚毅也是健全人格的表现。每天通过肃静练习,锻炼幼儿坚持性和注意的稳定性,从而使他们慢慢形成坚韧的人格特点。

(二)“肃静课”也可以运用于家庭教育中

现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为人父母,千万不要让孩子虚度童年的宝贵时光。我们可以在家中进行蒙台梭利的“肃静课”,让儿童自由、快乐、有序地活动、探索和尝试,体会成功,树立自信,使他们获得更有价值的发展。[5]

在家里,妈妈做引导者,随着妈妈越来越轻的声音,爸爸和孩子慢慢地安静下来,这时妈妈可以对他们之间谁越来越安静进行比较,然后轻轻地走到另一个房间或离原地较远的地方轻轻地呼喊爸爸或孩子的名字,也可以轻轻地命令爸爸和孩子做某些动作行为。刚开始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先做示范,当然,如果家里还有爷爷、奶奶或其他的亲戚朋友,大家一起开展“肃静课”,效果会更理想。一个环境要达到完全、安静是很不容易的,人群里要达到完全的安静更难,而这时候的安静能使孩子更好地领略到安静的美好,使他们的天性、运动能力及心理活动都能较快地进入有序状态。因此,“肃静课”可以作为家庭里的一个独特、有趣的亲子游戏。

三、实施“肃静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肃静课”并不是要求孩子一动不动

很多人认为,让孩子一动不动,不发出一点儿声音,保持绝对安静的常规练习,就是实施成功的“肃静课”。其实这只是表面上的安静,与老师强迫儿童呆坐在固定的座位上,不许左顾右盼,不许说话,禁止自由活动毫无分别。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肃静课”。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内在潜力,并使其按照自身规律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肃静课”就是从这点出发的。实施“肃静课”是要激发儿童的内在潜力,让他们知道“安静”的真正意义,感受到“安静”所带给他们的美好,从而发自内心的、自发地保持“安静”。这才是真正的静中有动,动中生静,而不是机械地顺从老师的安排“一动不动”。

(二)“肃静课”并不等于压抑孩子的天性

有人认为,爱动是孩子的天性,“肃静课”让孩子保持安静无疑是在压抑孩子的天性。

其实,这与纪律和自由的辩证关系一样,不能简单地把两者对立起来。孩子的天性应顺应自然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是说要放纵自由。实施“肃静课”的根本目的是“使孩子的天性、运动能力以及心理活动都进入有序状态”,也就是说,我们要对孩子进行引导,通过“肃静课”这种方式使孩子自由的天性进入“有序状态”。当然,“肃静课”不能永远停留在外部控制的水平上,我们作为引导者,实施它最终是为了以后不用再实施它。

(三)“肃静课”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为幼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尚未充分健全,所以如果他们较长时间地接受单调的外界刺激,再加上不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就会逐渐扩散开来,从而出现打瞌睡、分神的现象。[6]因此,在实施“肃静课”过程中,如果孩子不能安静下来或进入状态,就不要勉强,可以先把这一练习放下,等他的情绪稳定且老师认为合适的时候再开展,但一旦开展就不要放弃,而且两次练习相隔的时间也不要相差太远。总之,实施“肃静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引导者耐心,不厌其烦,不怕重复。

蒙台梭利的“肃静课”不仅为我国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练习方式,而且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一个充满乐趣的教育方法,值得幼儿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们深刻思考,从而创新出属于自己的更加充满独特魅力的一节课。

注释:

①②[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任代文译.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第2版:306.

[1][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李浩然译.蒙台梭利教育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5,第1版:65-66.

[2][4]康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批判——蒙台梭利纪律和自由思想的启示[J].教育导刊,2007,(11):6-9.

[3]吴明伦.蒙台梭利教育中的教室生活常规[J].早期教育,2003,(1).

[5]曾琪媚.如何在家庭中实施蒙台梭利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8):119-121.

[6][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蒙利格编译.玛利亚·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1,第1版:174-175.

猜你喜欢
蒙台梭天性安静
深入敌后,保持安静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楼上请安静
蒙台梭利在日本
蒙台梭利教育是完美的吗
走“偏”了的蒙台梭利
冰与火之歌——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谁能在蒙台梭利的“铁王座”之上——蒙台梭利教育市场的“火”与“殇”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