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反传销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2010-08-15 00:47杨军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就业观理想信念职业

杨军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合肥 230601)

高职学生反传销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杨军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合肥 230601)

高职学生参与传销危害巨大。通过问卷形式就反传销意识对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一至三年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职业规划不明确、对传销危害认识不足、对职业理想信念模糊。因此,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职业理想信念教育、育人机制等,构筑抵御传销的有效屏障。

高职院校;反传销;就业观

传销活动屡禁不止,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落入传销陷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危害。传销组织以“招聘”为名的活动方式,对就业压力大、急于找工作的高职学生造成的危害更大。为此,笔者对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反传销意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为高职院校构筑抵御传销的有效屏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一、高职学生反传销意识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在高职院校开展反传销教育,随机抽取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印刷技术、出版信息管理专业一至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11份,有效回收率为87.92%。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自编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对传销的认识、对就业观教育的认识等。

1.对职业规划的认识

在被问及“是否想改变家庭经济状况”时,202人表示想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只有9人表示没想过这个问题,其中,愿意工作以后慢慢来的有107人,其余94人则表现出非常急切的愿望。在被问及“是否有明确的就业目标”时,113人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其中,能比较清楚描述就业目标的只有32人。在被问及“择业标准和工作目标”时,82人表示出对于高薪或远高于普通人财富的向往。

高校扩大招生后,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高职学生群体比重逐渐加大。被调查的211人中有162人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占77%。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经济的快速转型与社会价值系统重构滞后的矛盾也必然体现在高职学生的思想意识上。一方面,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家庭的责任感体现出较高的认知水平,但对于承担责任的途径和方法的认知还存在缺陷,一些学生鄙视吃苦耐劳、勤劳致富,有的甚至梦想一夜暴富,表现出对金钱的过分追逐。高职学生对于就业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时间也越来越提前。部分学生求职心切、急功近利、理想信念有所缺失的心理,十分容易被传销组织所利用,而使自身陷入传销陷阱之中。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评价也必然会影响其职业规划的科学性。高职学生大多数都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不得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未被本科院校录取的高职生,常感觉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缺乏自信,产生自卑感。据调查显示,对“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男生回答“是”的有224人,女生则高达248人,占各自总数的49.7%和59.6%[1]。

2.对传销的认识

在被问及“对传销特点及危害的认识”时,20人能做出比较全面的认识,62人比较清楚,其余则比较模糊。在被问及“身边有无传销活动”时,16人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并且都有被劝说参与传销的经历,其中1人更是明确表示参与过,对本次调查也表现出明显的敌对态度。在这16人中,毕业班学生占11人。在被问及“会不会检举揭发传销活动”时,82人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但有129人表示不会。

在当前政府保持高压的态势下,传销活动仍然呈现出比较广泛的分布,对于高职学生存在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毕业班学生而言,现实危害性更大。高职学生群体中表现出来的对于传销活动的不关心也是社会群体心态的反映,正是因为比较宽泛的容忍心态才使得传销屡禁不绝。这也警示人们,防范传销风险任重而道远。

高职学生参与传销的危害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给学生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既包括有形的各种费用,如上交的入门费、发展下线的开支、被传销组织没收的现金和贵重物品、拒绝参与传销被打伤或者采取各种措施逃跑造成的伤害而支付的医疗费用等,还包括各种无形的机会成本,如未能如期完成学业而不能毕业,被传销组织控制后无法参加其他工作等;二是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理,促成了大学生的反社会人格,滥用诚信资源,使得同学反目、好友成仇,很多学生陷入了失学、失业、失范的生存状态;三是严重破坏了学校正常的秩序,给学校的各项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实践证明,事后的挽救教育效果不明显。陷入传销组织的学生往往执迷不悟,甚至有抗拒心理。大多数受骗学生在被解救后,坚持认为自己没有受骗,所从事的是合法的直销,是辉煌的事业,是一种新生事物,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新理念。甚至有的学生在得知传销头目被起诉后,积极凑钱为其请律师,相当一部分人最后又回流到其他传销组织中。

3.对就业观教育的认识

科学的理想信念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对人们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2]。从小学到大学,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理想信念教育也贯穿其中。在被问及“如何避免传销陷阱”时,72人明确表示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学生就业观教育工作。这说明高职学生对于职业理想信念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许多高职学生在报考学校选择专业时,是比较随意的或听从父母的安排,缺乏对未来职业的基本认识,对自身的兴趣、性格特征、能力,将来向什么方向发展,都不是很清楚。盲目从众、缺乏自信心、就业取向功利化,成为高职学生比较普遍的心态。

参与传销的大学生都认定一条“定理”,即“发财就是成功”,这是对成才观、价值观的严重扭曲。严重的功利心理驱使大学生梦想通过传销迅速实现“理想”。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胸中充满激情,能够吃苦耐劳,敢想敢做不计后果。传销组织者向大学生灌输所谓的“成功学”,采用“集体生活”方式、“亲情管理”模式、“吃苦耐劳”形式和相互激励的机制;甚至还炮制现代企业“留人”理念,以“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运用感情、事业、环境来迷惑广大学生,而这些东西也颇为符合青春期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3]。从某种意义上说,传销无非就是“用损害良心的办法赚钱”,而很多大学生之所以沉迷于传销就在于大学生责任能力的缺失[4]。客观上看,当今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还是比较清晰的,但对于如何承担责任却又有着明显的困惑。正确的责任意识应该既包括对自己负责、也包括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认识。有了正确的责任意识并不代表就一定会产生正确的行为,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必须统一起来。

二、加强就业观教育,抵御传销

就业观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就业目的、意义和途径的根本看法,通过择业观、创业观、价值观等体现出来。就业是生存之本,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就业的现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坚定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的意志和信念,对于大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和实现个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抵御传销,不能仅仅依靠司法、行政的力量,还要揭示传销的本质,让学生真正认识传销的危害,从学生思想深处铲除传销赖以生存的土壤。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就业观教育应该摆到突出的位置。

1.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追求,以及对理论真实性和实践正确性的确认。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推动主体前进的持久的力量。职业活动是人谋生的方式和手段,但又并非仅具有工具的意义,还是人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要求高职学生在立足自身实际的情况下,把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着眼现实,面向未来,扬长避短,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被动。

高职学生从跨入校门开始就应该明确未来的职业生涯目标,时刻关注职业内涵的发展与变化,了解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参照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修订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整发展目标,在动态和多样性中实现发展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帮助自己找出特点、优势,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智慧、性格特征等。由于高职学生的特点,职业规划应更加具体,这样带给学生的目标感、成就感就越强,越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成长成才。

2.建立全员全程教育机制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不少高校为了追求毕业生的高就业率放松了对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就业观教育的重心也由计划经济时代强调的思想道德、政治素养教育更多地转向了就业技巧。有些高校就业观教育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就业办公室的几位教师构成了就业观教育的最主要力量,临近毕业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往往会成为学生心不在焉的“鸡肋行情”。这种没有师生间思想感情的交流,得不到施教的机缘,更不会获得教育的成果。因此,建立全员全程教育机制十分重要。

在学校内部建立起全员全程参与机制,增强师生间的情感接触,是化解当前就业观教育困境的重要途径。所谓全员全程参与,就是要采取措施,使得全体师生员工在学生在校的全部时间都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有意识地将就业观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预防不良思想对大学生心理的侵蚀[5]。如果专业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基础课教师等能通过感情的纽带,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体会到教师对他们心灵成长的关注,全方位沉浸在职业素质养成的环境,就会使教育产生一种巨大魅力,吸引学生专注于自身学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而不会被传销分子的蛊惑所欺骗。

3.重视就业观教育中的“知行统一”

长期以来,高校的就业观教育一直处于“高地位、低效率”的状态,就业教育缺乏系统性、预见性、参与性,造成就业观教育长期处于“空(大道理多)虚(脱离学生实际)”状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就业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应着眼于坚持思想政治导向和学生就业导向的统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缺乏创新、类似说教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脱离了现实生活,也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相脱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靠的是真理的力量,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实际,从时空上贴近学生,说实话、办实事、解实忧,组织带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检验真理,让学生在知与行之间不断积累经验,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6]。

总之,通过将反传销意识教育引入就业观教育,科学普及传销知识,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真正关心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真正联系高职学生实际需要,那么,当前大学生陷入传销陷阱的高发势头一定可以得到遏制,从而为维护校园稳定、促进高职学生的良性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1]齐阳,汪雷.千名高职生问卷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存在自卑感[EB/OL].(2007-10-19)[2010-04-01]. http://www.hf365.com/html/01/07/20071019/61677.htm.

[2]王英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2.

[3]张九海.从控制方式看非法传销的“经济邪教”实质[J].新疆社科论坛,2005(2):58-60.

[4]于俊如.从传销案透视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J].思想理论教育,2004(9):45-49.

[5]张勇.“全程就业教育”的理念及其功能的实现[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8-31.

[6]丁静.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3):95-97.

[责任编辑:夏晓军]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Counter-pyamid Sales Awaren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YANG Jun
(Basic Courses Department, Anhu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of News Publication, Hefei, 230601, China)

Participating in pyramid sales has posed great threat to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A questionnaire on the counter-pyamid sales awareness was made to students of grade one to grade three of Anhu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of News Public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students do not have clear career plan, they are not fully aware of the hazard of pyramid sales and their view of future job is unclear.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help students to develop a correct employment outlook and strengthen students' awareness of preventing pyamid sales by impleme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educational system.

Vocational colleges; Counter-pyramid sales; Employment outlook

G711

A

1671-4326(2010)03-0029-03

2010-04-08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2009ky003)

杨 军(1976—),男,安徽肥东人,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就业观理想信念职业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职业写作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我爱的职业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