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双模块化教学的思考

2010-08-15 00:51徐亚英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模块化基础

徐亚英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吉林 长春 130012)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双模块化教学的思考

徐亚英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吉林 长春 1300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骨干课,自2005年整合以来,一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也面临重构压力。只有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改革,才能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收到实效。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模块的研究,构建合理的双模块化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高职;教学;实践;模块化

一、双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双模块化教学是对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把教学内容整合成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模块。这两个教学模块既具有各自的功能,又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构建双模块化教学体系能够把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实践载体、实践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目标与效果一致,避免出现形式主义的实践教学现象。

二、双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双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要通过各类实践基地作为载体和平台得以实现。

1.爱家爱国教育实践基地。根据就近就地的原则,主要选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卓有建树的模范社区为基地。通过参观、调查新农村和模范社区,以及联想自己家乡建设的变化情况,激发大学生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艰苦创业精神。

2.革命传统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参观基地,了解中国的革命传统及发展历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继承和学习革命先烈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让学生们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职业道德教育实践基地。以高职院校构筑的专业实训基地为平台,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基地建筑在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上,充分利用各专业院系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等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重要场所和依托,并与各专业院系学生的实习、实训结合起来,达到专业性与思想性有机结合,共同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提供思想保障。通过实践使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观念,增强爱岗敬业意识,提高职业素养,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4.法制教育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学生走进法庭,让学生了解法律诉讼的程序,深入理解诉讼法理论中的抽象概念,了解法律的运用;通过参观少管所及监狱,使学生感受法律的威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做到自觉遵纪守法。

三、构建双模块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构建双模块化教学符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特点

1.《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容体系具有模块性,是将“98方案”中《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融为一体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本身又分为理想篇、人生价值篇、道德篇等,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模块。

2.《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性质具有模块性。《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是融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大学生必修课程,[1]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优良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法制观念和健全的人格,课程性质决定了必须要把课堂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及学生的践行体验结合起来。

3.实践教学离不开课堂教学。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有社会实践性的内涵,实践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和内容展开,要以课堂教学的理论为指导来进行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和环节的选择,以及教学地点和方式的确定。

4.课堂教学也依赖于实践教学。实施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所以,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都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不可或缺的教学路径。要纠正传统教学模式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使教学从课堂向课外延伸、从教室向社会开放,教学目标在延伸与开放中走向融合,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二)构建双模块化教学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1.高职院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培育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高素质结构人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双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高职教育的导向目标相一致,最终要实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目标。[2]

2.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双模块化的构建提出了时代要求。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向工学结合模式方向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种模式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契机,创新本课程的改革模式势在必行,实施双模块化教学就是一种创新模式。它适应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可以借助基地建设,以工学结合为依托,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凸显实践教学的就业导向,为学生搭建一座知与行的桥梁,从而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培养高职大学生具有与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应的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法制观念、开拓创新精神和敬业诚信的职业素养。[3]这也是时代发展对从业者的必然要求。

(三)构建双模块化教学可以缓解高职教育中的矛盾

1.双模块化教学可以缓解高职学制短、课时少的矛盾。由于高职学制短、理论课时少,在短时间内要让学生消化庞大的理论知识体系、理解深刻的人生道理,陶冶高尚的情操,若不实行模块化教学,特别是若没有科学有效地加入实践教学环节则难以完成教学目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将教学内容与实践主题紧密联系,可有效分解学科体系的繁杂,解决长期困扰课程教学的学时短与学科体系庞大的矛盾,化解教与学的难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双模块化教学可以弥补高职学生的弱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具有这个年龄段共有的热情、上进、好学的特点,也具有其特殊性。他们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学生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缺乏人文氛围熏陶,进而缺乏人文素养。因此,通过实施双模块化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修养历练的实践平台,可以使学生开拓视野、深化思想、提升品格,挖掘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先成人,后成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有效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双模块化教学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创设一种既符合学科特点又符合高职育人模式的全新思路。

[1] 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6-17.

[2] 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

[3]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2010.

On the Teaching of Double Modularization of Ide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and Basic Law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XU Ya-ying
(Department of Society Science,Jilin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Changchun 130012,China)

As the key course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on undergraduate,"Ide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and Basic Law"has the phenomenon that is theory is divorced from practice since it was integrated in 2005.With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on undergraduate faces severe challenges and the course of"Ide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and Basic Law"suffers from the pressure of reconstruction.Through reforming from style to content and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could make effectiveness.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struct reasonable teaching module of double Modularization through doing research on class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teaching,practice,modularization

G642

A

2010 09 10

1671 6671(2010)04 0072 02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09]第384号)

徐亚英(1975),女,吉林松原人,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一婷〕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模块化基础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模块化住宅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