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论秘书工作

2010-08-15 00:52钱国纲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代劳刘少奇秘书

钱国纲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论秘书工作

钱国纲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在革命和战争年代积累了极为丰富而宝贵的秘书工作经验,其主要观点包括不要秘书代劳、秘书要有良好的素质、秘书要认真负责。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秘书工作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在革命与战争年代,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秘书工作经验,既从秘书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我国秘书工作的特色、我国秘书的对象、我国秘书的技能和方法等,又以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的态势,安排下属做好秘书工作,提出了不少非常重要的真知灼见。

1 不要秘书代劳

领导干部自己动手起草重要文件,发挥主导作用,不可一切依赖秘书,这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1948年1月7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中规定“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该区军事、政治、土地改革、整党、经济、宣传和文化等各项活动的动态,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和倾向,对于这些问题和倾向的解决方法。”[1]1964年,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曾经说过:“有的人,自己写东西,要秘书代劳。我写文章从来不叫别人代劳,有了病不能写,就用嘴说嘛。1947年写《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时,我病了,就是我说别人记的,写了我又改,改后发给大家传阅,提意见,又作了修改。现在北京当部长、局长的都不写东西,统统让秘书代劳。秘书只能找材料。如果一切都由秘书去办,那末,部长、局长都可以取消,让秘书干。这也是劳动,要亲自动手。”[2]1974年10月22日,毛泽东对机要秘书张玉凤说:“其实做我的秘书不难,不难的是,我不需要你们这些人写东西,只管收收发发。”[3]毛泽东的这些指示和讲话都反复强调了领导干部自己动手,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性。各级领导干部一切由秘书代劳,自己不动脑、不动手,实际上是放弃了自己的领导权和决策权,严重地损害了党的领导作用和领导威信,助长了官僚主义恶习的滋生。这种做法是某些领导同志革命意志衰退、缺乏政治责任心、工作上失职或无能的一种表现。

毛泽东强调领导干部自己动手,并不是要领导干部事无巨细,一切都包下来自己做。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地位》里明确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一类。使这一切主意见之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一类。”[4]1964年,毛泽东在一次中央全会上又明确指出:“当然,不是一切都要自己写。周总理出国,一出三个月,到哪个国家也要发表公报,都叫他写不行,要自己出主意,让别人去写。”[2]毛泽东非常强调“出主意”,因为“出主意”实质上是为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决策指挥的才干,把好政策关,保证领导干部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成为决策的主体。

毛泽东不仅严格要求领导干部动手,而且自己也是身先士卒的。收入《毛泽东选集》里的报告、总结、电报、通知、讲话、指示、作战方案、宣言等,都是毛泽东亲自起草的。据毛泽东的秘书逢先知回忆,唯一例外的,恐怕就是没有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八大”开幕词了。毛泽东曾经为“八大”开幕词起草过两个稿子,不知为什么都没有写完,后来让陈伯达起草,陈伯达起草的稿子毛泽东不满意。于是毛泽东又找田家英起草,田家英花了一个通宵赶写出初稿,毛泽东比较满意。后经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多次修改,最后定稿。毛泽东主张不要秘书代劳,但偶尔找人代劳一下,也要说明,从不埋没别人的劳动。又据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毛泽东致“八大”开幕词以后,来到休息室,许多人都称赞开幕词写得好,毛泽东对大家说:“开幕词是谁写的?是个年轻秀才写的,此人是田家英。”[2]

毛泽东不要秘书代劳的思想,现在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秘书对领导的辅助性不可没有,但有的领导干部一切事情都依赖秘书:决策指示,要秘书起草;报告请示,要秘书批示;开会讲话,要秘书拟稿;调查研究,要秘书代行,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因此,中共中央于1981年5月7日发出的 《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的指示》指出:“现在重申这一原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能力和领导能力,改善和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领导的一项重要措施。”党中央的这一指示,是正确处理领导干部和秘书在工作上的主辅关系的重要准则,也是毛泽东关于领导干部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的思想的体现和发展。

2 秘书要有良好的素质

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和高度责任感,铸就了刘少奇一生廉洁奉公、求实稳健、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因而刘少奇也要求秘书做好本职工作,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秘书要“坐得住”,忠于职守。刘少奇针对有的秘书不安心工作的思想,要求身边的秘书“坐得住”,他解释说,“‘坐得住’就是安心工作,安心在中央机关做一名普通工作人员。”[5]在新四军军部重建后不久召开的一次军部机关工作人员会议上,刘少奇指出:“秘书工作也是党的工作一个部分,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革命事业的组成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每项工作都很重要,‘枪杆子’、‘笔杆子’亦同此理。”[6]刘少奇曾饶有风趣地作比说,“你们见过机器吗?机器都是各个部件和零件装配起来的,它们分工合作,缺少哪个部件都会受到影响,哪怕是一只螺丝钉。我们都知道,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党,党的每项工作都是革命事业的组成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每个工作岗位都是重要的……每个干部在工作职务上纵然有所不同,但都是在发挥一个螺丝钉的作用。从作为一个螺丝钉的作用来说,本质上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而你对革命的贡献,首先也就是看你怎样发挥螺丝钉的作用。只要把工作做好了,就是人民的好勤务员。”[7]刘少奇形象地把做好秘书工作的重要性比作 “枪杆子”和“笔杆子”、“机器”和“螺丝钉”,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战斗的胜负和机器的运行,影响到党的工作。

秘书要奉公守法,清正廉洁。由于秘书处在领导身边,虽不掌权,但具有操作权力的方便地位,极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障碍。刘少奇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他多次告诫身边的秘书:“我们不能乱用党和人民给的权力……决不能用它为个人谋利益。”接着,他又严正指正:“人民给你多大的权力,你就要负多大责任……人民信任你,你就决不能辜负人民的信任。”[8]秘书绝对不能搞特殊化,绝不能以职权去谋取私利。1961年7月中旬,刘少奇去黑龙江和内蒙古林区考察,他特别对跟随的秘书和工作人员交代出差纪律“四不准”:“一、每到一地,不准让地方接送;二、到任何地方,不准请客吃饭,铺张浪费;三、不准向人家要东西,人家送上门来也要婉言谢绝;四、参观时不准前呼后拥地陪同,一切都听地方安排。”[8]刘少奇以身作则,教育和引导大家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秘书要正确认识自我,摆正自己的位置。1964年“四清”运动时,刘少奇对抽调参加“四清”办公室的秘书要求更严了。他明确规定秘书只有接受工作团的安排、听取汇报的任务,没有回答任何问题的权力。刘少奇对他们说,“工作团都是由中央部长、省委书记带队,应当信任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工作。你们是指挥部的人,一行一言都可能对他们有影响。你们去了,不能一句话不说,说了一句什么话,有人就可能认为代表一种什么倾向,影响他们独立思考。”[5]刘少奇特别对秘书“约法三章”,其中一条是:“对外联系,传达我的意见,或人家打电话来,要注意态度和蔼,有礼貌,不能盛气凌人;要埋头苦干,夹着尾巴做人。”[5]秘书职业,从工作内容上看,表现为政务性和事务性;从所处的地位看,又表现为从属性和被动性,因此秘书要不断调节自我,保持心态平衡,把自己放在最恰当的地位来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秘书要敢于讲真话,如实反映情况。1954年秋,刘少奇指示秘书办《情况简报》时,要求秘书用最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反映情况,不许掺杂自己的任何主观评论。他说,“你们的任务是向中央反映客观情况,为中央分析判断问题提供依据。如果你们掺杂自己的意见,那就搞乱了客观事实,中央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了。”[5]他还强调,“到我这里工作,一个是要如实地向我反映情况,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凡是要经过我办的,要请示我的事情,你们不要自作主张;对外要如实地传达我的意见、我的话;不要以我的名义干其他个人的、别的事情。”[9]因为作为上传下达、为领导起参谋助手作用的秘书,在任何时候、任何工作中,都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接受实践的检验。

秘书要紧张而有序地工作。刘少奇在正常的情况下,一天要工作十七个小时左右,而且对工作只提出总的指导性要求,并不具体落实如何去做。比如,刘少奇收到的文件特别多,堆得满桌都是,秘书就要熟悉,哪些是毛主席批来的,哪些是政治局要讨论的,哪些是要传阅的,哪些是已批阅的,哪些是需急办的,哪些是可缓办的,秘书必须心中有数。又如,刘少奇每天的电话很多,有外交活动的,有求见的,有通知开会的,有催促批文的等[5]。因而秘书要熟悉领导的工作方法和作风,掌握领导的工作规律,适应领导的生活习惯,对上述事宜及时进行分类,按照不同内容,分出轻重缓急,有步骤地安排处理,既不忙乱、不延误时间,又使领导满意。

秘书要有较好的职业技能。早在50年代初期,刘少奇就语重心长地对秘书说:“中央给你们最好的工作条件,你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或爱好钻研一门科学,搞出成就,党的事业范围很大,各行各业都需要一批有马列主义修养,有真才实学的专门家。”[5]秘书工作总的说来是处于被动地位,不求进取。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时代的前进,秘书应当具有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积极开拓,勤于学习的精神,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刘少奇对身边秘书的严格要求,出自于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曾经说过:“我们为人民服务,就要对人民负责,就要在客观上使人民因为我们的服务而获得益处,获得解放,就要力求不犯或少犯错误,免得害了人民,引起人民的损失……因此,我们在人民面前,一切都不应采取轻率态度,而应采取严肃的负责的态度。”[10]从中,我们可以悟出刘少奇严格要求秘书的根本原因。

3 秘书要认真负责

周恩来对秘书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总的要求是“认真负责”,“认真负责”主要体现于以下八个方面:

3.1 准确

周恩来要求秘书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不能走样,要实在,有根据。他多次告诫秘书,“不要大笔一挥么,要多考虑。”[11]他批阅文件时,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并且要求秘书,“传达他的指示要准确。他有指示要记清、记准,听不清的,再问,直到清楚为止。传达他的指示,他怎么说就怎么传达,不能加任何个人理解和意见。”[12]他最喜欢敢讲真话、讲实话的秘书。他若问你什么事,你能及时准确地说出来,他很高兴。你不知道或不太清楚,就说不知道或不太清楚,马上去调查了解,他也很喜欢,会原谅你。他最不喜欢的是那些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人。他也绝不允许任何人有半点敷衍和应付,“大概”、“可能”、“差不多”之类的模糊回答是绝对通不过的,因为不准确而造成差错,将导致决策上的失误。

3.2 及时

周恩来要求秘书办文办事要高效率,讲究时效。他规定凡紧急情况秘书要随时向他报告。不论他在做什么,都可以写条子给他,使他及时掌握最新情况。他看电报时,经常还要看电报上面印的时间,了解电台是什么时候收到的?什么时候抄出来的?总理办公室什么时候收到的?在各个环节上压了没有?如果早收到而送晚了,他就要批评。他决不容忍秘书有丝毫的疲沓、拖拉的作风。这一切在周恩来看来,压误文件,延误时间,就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机会,将会对工作造成损失。

3.3 保密

周恩来要求秘书必须保守秘密。他经常提醒秘书必须做好保密工作,不断告诫秘书,“要保密,不能讲的事绝不能对外讲,对自己的妻子、亲人也不能讲。”[11]总理办公室的秘书都清楚,需要你知道的事,组织上会告诉你,不该你知道的事,应该坚决不问、不看、不传、不搞小道消息。因而总理办公室的秘书没有因违反纪律、不遵守保密规定而造成泄密、失密的事情发生。

3.4 建议

周恩来要求秘书勇于提出不同意见,提建议,谈看法。有时,他在审阅文件时,遇到什么事情,就征询秘书的意见,鼓励秘书开动脑筋,多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有的秘书认为,我们送的这些文件,都是各部部长签发的,考虑都很全面。然而,周恩来就不以为然,他常说:“你们可以大胆提政策性、原则性的意见,努力帮我出主意。”[11]“你们要帮助我把把关,要经常提醒我不要误事。”[11]秘书提的意见,只要有一点是可取的,他就采纳,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周恩来既要求秘书做好事务性、技术性的工作,又要秘书多做创造性工作,当好参谋和助手。

3.5 严谨

周恩来要求秘书出门不带嘴巴,只带耳朵、眼睛。他对秘书说:“到我这里来,在我这个办公室,你什么都可以说,但是你出去是不行的,出去你要守口如瓶,你不能随便讲话,因为你是总理办公室的人。”[11]总理办公室的人说的话,旁人就会认为是总理的意见,因此,他身边的秘书,都是做幕后工作的,埋头苦干,默默无闻,求实稳健,不显山露水。

3.6 简明

周恩来要求秘书汇报、请示要简明扼要,一句话能说明的,不说两句。秘书向他汇报、请示,都要有充分的准备,越简单越好,决不要啰啰嗦嗦,而且还要考虑他可能询问秘书什么问题,甚至有时要换位思考,站在总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哪些是该他知道的,哪些是不用他知道的,抓住重点,言简意赅。他曾讲,“办任何事,都要多问些情况,想到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这样你们报告情况就主动了。”[11]因而,他身边的秘书也就练出了书面汇报要拉出纲目,口头汇报限定两三句话讲清楚一个问题的工夫。

3.7 备忘

周恩来要求秘书记录备忘。一次,由于一位外事秘书把他交办的一件重要的外交工作遗忘了,待再去办时已错过了良机。此后,他让卫士给每个秘书领了一个小笔记本,亲自把本子发到每个秘书手里,并约法三章:“以后,你们就用这个本子备忘。我交待的什么事,外面反映来的重大事情,你们就把它记下来,不要误事就好了。”[11]在总理办公室工作的秘书,经办的都是国家大事,起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枢纽和桥梁作用,事事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决不能有半点闪失。

3.8 值班

周恩来要求值班秘书不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总理办公室为解决夜间秘书太多太乱,实行了夜间值班制,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又出了新问题,即财经秘书不清楚外事秘书所管理的事情,回答不了他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那怎么行?在我办公室值班,我就得找你,你就要能够回答。不然怎么行?办公室就是你们七个人,不能回答我的问题怎么行,你们商量一下看怎么办吧。”[11]事后,秘书经过协调,“决定以后每周办公室秘书聚会两次,互相通气,大家把自己分管的这几天总理交待的大事通报一下,交流一下,做到每个人心中有数,知道目前在抓什么问题,什么事总理还没有办完,这样总理问起来,值班秘书就不会卡壳了。”[11]秘书的值班工作不仅要做好常规工作,而且还要适应他的工作需要而不断变化。

周恩来对秘书的严格要求,源于他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具有的高度责任心,所以从战略决策到具体部署,都做到事必躬亲,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同时,他日理万机,管理着整个国家大事,这里的每一件事,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教等,都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他常说:“政府工作的重点,就是组织领导经济建设。外交(包括外贸和援外)是为了争取一个和平、稳定、中外交流、互通有无的国际环境。内政是要创造一个民主、自由、安定团结、生动的政治局面。所有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11]从中,我们不难悟出周恩来严格要求秘书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关于秘书工作的精辟论断,为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揭示了广阔的前景。当前,秘书工作成为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秘书工作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天,我们重温这些精辟论断,仍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性和现实性,具有深邃的启迪。

[1]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64.

[2]董边,镡德山,等.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26,26,28.

[3]每周文摘[N].福建日报主办,1993-12-08-(4).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7.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缅怀刘少奇[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63,64,408,64,410,64.

[6]新世纪[M].1999(3).

[7]中国青年出版社.回忆少奇同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8]办公室工作[M].2001(2).

[9]刘少奇和他的事业[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1:524.

[10]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49.

[11]周恩来和他的秘书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88,333,183,364,57,365,105,102,103,6.

[12]李琦.在周恩来身边的日子[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14.

Mao Zedong,Liu Shaoqi and Zhou Enlai’s Thoughts about Secretarial Work

QIAN Guogang
(School of Literatur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During the revolutionary wartime,Mao Zedong,Liu Shaoqi and Zhou Enlai have accumulated a lot of valuable secretarial work experiences.It includes three parts:don’t let secretary do all for the superior;secretary should have good personal qualities;secretary should be responsible and conscientious.

Mao Zedong;Liu Shaoqi;Zhou Enlai;Secretarial work

G640

A

1674-5787(2010)05-0018-04

2010-08-30

钱国纲(1939—),男,江西省南昌市人,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周丁力

猜你喜欢
代劳刘少奇秘书
秘书不在 等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智能橡皮生病了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受教育不能他人代劳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受教育不能他人代劳
领导身边的秘书帮
我的商务秘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