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泽东诗词的时代精神
——毛泽东诗词继承创新之路探析

2010-08-15 00:50赵玉华
大庆社会科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意境诗词意象

赵玉华

(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辽宁 盘锦 124000)

学习毛泽东诗词的时代精神
——毛泽东诗词继承创新之路探析

赵玉华

(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辽宁 盘锦 124000)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诗,它坚持继承创新之路,紧贴时代脉搏,运用生活和斗争现实,紧贴人民群众的生动语言,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开创了一代新诗风,为中华诗词的发展树立了典范,提出了诗歌民族化、大众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毛泽东诗词;时代精神;继承创新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结晶。他站在时代的前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法国人说他是“东方诗神”,日本学者武田泰淳说他读毛泽东的诗词总有“地球上出了巨人”的感慨。作为诗人,他具有一般诗人所不具备的素质,他是集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诗人、书法家于一身的文化巨人,同时也是一位率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伟人,更是塑造中华文明进步的思想巨人。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诗,它再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记录了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正如北大一位教授所言:“鲁迅称《史记》是一部无韵的‘离骚’,那么毛泽东诗词就是有韵的‘史记’。”

我们把毛泽东诗词放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中,通过比较研究,我们会进一步认识到其历史地位,毛泽东诗词是继承传统文化又开拓创新的楷模,作品已经达到前无古人的诗美境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是当代诗词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更是一座不可跨越的巅峰!

毛泽东的伟大是人格和作为的伟大。他的学识、他的思想、他的品格,决定了他的诗词作品的高度。他的大心胸、大气魄、大才气、大手笔是通过他的诗词表现出来的。“人以行立,行以文传”。他关注人民的命运,关注国家的兴亡。写群山的壮美、写江水的意蕴,以高华雄大的意象来表现他的伟大情怀和崇高理想。正如清代的沈德潜在诗论中所说的那样:“有第一等的襟抱,第一等的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一、学习毛泽东诗词是诗歌创作的必修课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的实践者和毕生的探索者。他诗词所有的创新都有传统作基础。我们学习他继承传统又发扬了传统;学习他创造性地运用旧体诗的形式,用大量的人们熟知的典故、美妙的神话和民间流传的谚语等来描写现代生活的重大题材,推陈出新;学习他运用新时代的语言歌颂时代英雄和人民群众新的斗争生活;学习他生活就是创作源泉,就地取材,运用大众的语言技巧创造新的意象和意境,用形象思维塑造新的艺术形象,写出了新时代的新内容、新精神;学习他把现实与浪漫艺术想象结合在一起的创作手法;学习他“诗贵意境高尚,尤贵意境之动态”的高妙创意;学习他文艺为大众服务的理论,诗歌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风格。总之,只有认真学习毛泽东诗词创作中的艺术实践,理解毛泽东关于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诗体美学思想的精髓,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我们的诗歌才能发展,才有未来。

中国是诗歌的泱泱大国。目前拥有诗人百万之众,除了国家的诗刊外,各省市县、大专院校等都有诗社,全国由中华诗词学会挂牌的诗词市县就有几十个。一年之中大小诗刊、诗报发表的作品高达百万首。毋庸讳言,在这些诗词作品当中,真正能让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却很少。其原因就是没有遵循“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规律,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对时代文化发展过程的创新。更有一些不懂诗词的报刊编辑对新诗新韵不屑一顾,错误地认为写诗词就得固守古味古韵,“不押平水韵就不是诗”。还有的老编辑很荒唐地指导青年诗词爱好者说:“写诗词不准有重复的字,一首诗词作品只要有重复的字就不是好诗。”这些论调,让一些年轻的诗词爱好者望诗词而生畏。古人给我们留下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今天的读者却读不懂洋不洋土不土的没有民族特色的、完全呈现个人自发性与随意性的自由诗。所以我们学习毛泽东诗词,要坚持走继承改革创新之路,提倡旧体诗现代化,旧瓶装新酒,顺应时代发展;自由体诗民族化,要有民族特色,民族风味。也就是说,中国人应该说让中国人听明白的话,写让中国人能读懂的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二、毛泽东的诗词理论指明了民族新体诗歌发展方向

毛泽东是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诗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悠悠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进程中出现过众多的伟大诗人。毛泽东一生都在研读古籍、通今博古,“经他亲自阅读、圈划和批注过的诗词曲赋就达1590首,涉及429位诗人。”(张贻玖:《毛泽东和诗》)他平时大量阅读过屈原、曹操、李白、李贺、苏轼等豪放派诗人的作品,同时对婉约派诗人的作品也很喜欢和欣赏。对唐诗宋词有更深刻理解和研究,从而得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刘汉民编:《毛泽东诗话词话书话集观》)

“五四”新诗革命,毛泽东多次批评新诗的形式“太散漫”、“太自由化”、“记不住”,因此他强调新诗要学习古典诗歌的优点,“新诗应该精炼,大体整齐,押大致相同的韵。”“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求得新诗的发展。”“诗的语言要以现代大众语为主,加上外来语和古典诗歌中现在还有活力的用语。大众化首先是内容问题,语言是表现形式。要有民族风味,叫人爱看、爱诵,百读不厌。”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毛泽东就指出过新诗歌的缺点和问题:“无论文艺的任何部门,包括诗歌在内,我觉得都应是适合大众需要的才是好的。现在的东西中,有许多有一种毛病,不反映民众生活,因此也为民众所不懂。”[2]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所以1940年,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提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是民歌,第二条是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族的,内容应该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2]

上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在与身边工作人员梅白谈诗的时候就意味深长地说过:“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怨而不伤,温柔敦厚嘛……”[3]毛泽东之所以采用旧体诗词写作,他是精心地探索在古典诗词和民歌的基础上创新,为民族新诗歌的发展和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把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起来。他对诗歌的形式要求就是民族化和大众化。

三、毛泽东诗词开创了一代新诗风

当笔者按时间顺序来阅读1996年7月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67首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十分丰富的艺术宝库,是一部极富民族色彩的艺术珍品。创作中他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词中有“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显示博大胸襟和动态之美的《沁园春·雪》;有大气磅礴、想象雄奇的《念奴娇·昆仑》;有情深难舍的凄美绝唱《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有哲理深蕴的《卜算子·咏梅》;有以小见大、韵味无穷的《忆秦娥·娄山关》。他以大胆创新的精神,采用旧体诗词的体裁和形式,言志抒情,出神入化。把他“诗贵意境高尚,尤贵意境之动态”的诗学主张贯穿于诗词的字里行间,创作出内容新、思想新、语言新的经典诗篇。

1.继承传统超越传统,开辟山水意象新境界。毛泽东诗词用新时代的语言去歌颂新时代的英雄,歌颂人民群众新的斗争生活,运用人民群众最熟悉的语言、谚语、民谣,化用古人诗句为新奇,使诗词美学达到相当的高度。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毛泽东用浪漫之笔涂抹真实的人生,张开双臂拥抱祖国的大好河山。从正编42首诗词中,描写各种“山”的就有23首,重复写“山”之景象的就有30多处:“看万山红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沁园春·长沙》);“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西江月·井冈山》);“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关山阵阵苍”、“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山,快马加鞭未下鞍”“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十六字令三首》)“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娄山关》);“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七律·长征》;“山舞银蛇”“江山如此多娇”《沁园春·雪》;“九疑山上白云飞”(《七律·答友人》);“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反复在诗词中写的“山”都是眼中真实景物:从多个角度描写“山”的宏大气魄,雄、奇、高、险。写井冈山、武夷山、白云山、岷山、六盘山,烘托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千折百回、艰苦卓绝的战斗场景。此时并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而是把目光向生命的深处望去,用折射人间万象的眼光,把亲眼看到惊心动魄的每一个瞬间用形象思维巧妙联想,记录时代精神和战争年代的史实。有许多诗是在马背上哼成的,长征时躺在担架上推敲诗句,那是他“一诗千改始心安”的严谨治学的习惯。诗中那么多重复的意象并非词穷,而是形同神异,诗意迥然。更是为了凸显诗词的民族特色,使诗词语言深入浅出,明白如话,把优美的山川自然景物描写得更加壮美动人,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他的每一首诗词都各具形态,动静结合,意境高远充满哲思,富有个性,耐人寻味,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诗人的雄才伟略及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毛泽东一生爱水,水也是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意象。他强调:“诗贵意境高尚,尤贵意境之动态。”诗中通过水的意象更能凸显毛泽东所追求的意境之动态美感,水的形态万变,意象更蕴含丰富,水是真正的万物生命之本源。历代文人墨客在生命的历史长河中无不慨叹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而毛泽东诗词中没有传统文学水意象中的消极思想,以水浩瀚博大的胸襟作为动态意象临水言志抒情。“百舸争流”“鱼翔浅底”“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独犹酣”(《十六字令三首》);“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念奴娇·昆仑》);“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沁园春·雪》);“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浪淘沙·北戴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水调歌头·游泳》);“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七律·登庐山》);“绿水青山枉自多”“巡天遥看一千河”“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七律·答友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虞美人·枕上》)。这些水意象各具形态,五处写鱼、四处咏浪,动静结合,虚实交替,既有自然动态,又有原型状态。把大自然水中的鱼、鳖、浪写得具体而又抽象。其中水的意象丰富,造化新奇。诗中不仅有“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的生离死别的痛楚,缠绵悱恻的情怀;更多地是表现“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伟大志向和雄浑气魄,从而升华了诗词的意境,给人以妙造自然的动态之美。

2.顺应时代发展,诗词创作民族化、大众化。走进毛泽东的诗词世界,会被朴素的大众语言所折服倾倒,被那么高远的意境、美妙高华的意象、圆畅变幻的诗句所震撼。

“红旗”一词先后在六首诗作中出现过,如“红旗跃过汀江”、“风展红旗如画”、“风卷红旗过大关”、“不周山下红旗乱”、“红旗漫卷西风”、“红旗卷起农奴戟”。因为“红旗”是共产党的旗帜,人民军队的象征。红旗插到哪里、哪里就取得最后的胜利,以此夺人耳目。

毛泽东多处用庄严的“红旗“作为意象来抒发必胜的信心与豪情。创造情景交融的形象,描写从井冈山斗争、红军长征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歌颂人民军队昂扬奋发、积极乐观的精神和战无不胜的雄风气概,体现毛泽东诗词大气磅礴的豪放风格。

3.用形象思维和比、兴的手法表现诗的意境美。在《毛泽东诗词集》正编42首作品中,反复用大量的数字入诗,更是开古今诗词之先河,在诗史上独占鳌头。从一到十、百、千、万、二万、二十万、百万、千万、亿借助数字构筑形象,用比、兴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意境和意蕴。其中17首诗作中用“万”组成各种意象,有25处用“万”字铺展宏大的场面,用排山倒海之势,来表现气壮山河的大手笔,从而勾勒出景物的豪迈气韵。用数字来夸张声势,把自己的豪放气度融入诗中,让景物成为情感的载体。如“万木霜天”、“万里雪飘”、“万里长江”、“万里长空”、“万水千山”、“万马战犹酣”、“万丈长缨”来烘托宏大壮观的场面,渲染当时的战斗气氛,如“沉沉一线穿南北”、“屈指行程二万”、“地动三河铁臂摇”、“四海翻腾”、“五洲震荡”、“六盘山上高峰”、“七百里驱十五日”、“坐地日行八万里”、“可上九天揽月”、“携来百侣曾游”、“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百万雄师过大江”、“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总有丰富的想象、概括、虚构和夸张,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侧重于从主观的情感出发,以革命的理想鼓舞大家克服困难,争取胜利。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把诗词美学表现得淋漓尽致。诗词中的重复字句没有影响到诗的意境美、造象美、语言美、动态美、诗质美,把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蕴含其中,毛泽东诗词就是他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美学体现。

毛泽东诗词的美学思想和崇高的艺术境界,驱动着我们用心智去审视和创造。毛泽东诗词的时代精神,指引着中国新诗的发展取向;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与时俱进,走毛泽东诗词创新之路,将是中国诗词走向民族化、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1]陈德述,苏文聪主编.毛泽东诗词与新体诗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14.

[2]陈德述,苏文聪主编.毛泽东诗词与新体诗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95.

[3]陈德述,苏文聪主编.毛泽东诗词与新体诗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30.

〔责任编辑:王乐群〕

I207.22

A

1002-2341(2010)06-0151-04

2010-10-20

赵玉华(1956-),女,辽宁彰武人,教师、诗人,从事毛泽东诗词研究。

猜你喜欢
意境诗词意象
抚远意象等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意象、形神
关注诗词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