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堂歌唱教学

2010-08-15 00:54陈素芬咸宁市实验小学湖北咸宁437100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唱法唱歌歌唱

陈素芬(咸宁市实验小学,湖北咸宁437100)

浅析课堂歌唱教学

陈素芬
(咸宁市实验小学,湖北咸宁437100)

一、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听唱法和视唱法

(一)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听唱法和视唱法

1.听唱法和视唱法的优点和缺点

听唱法是由教师进行范唱,学生进行模唱的学习歌曲的方法。即“口授耳传”的学歌方法,它的优点是:学生可以直接地、简便地学习唱歌,同时,可以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感和韵味上面。它的缺点是:难以适应比较长的、复杂的歌曲的学习,尤其是合唱曲,更难以使学生掌握。

视唱法是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谱技能,通过看谱学习歌曲的方法。但是,熟练的识谱技能不是轻易能够掌握的。在运用视唱法识谱时,学生的主要注意力常常指向乐谱的音符和其他符号,不利于对音乐整体的把握和情感的体味。

2.从听唱法到视唱法的过渡

小学低年级时主要使用听唱法,中年级和高年级阶段开始逐步由听唱法向视唱法过渡。过渡的大体过程是:

(1)熟悉较多的歌曲的曲调,练习用唱名唱歌。这就需要在采用听唱法时大量进行唱名的模唱和背唱练习。

(2)采用“绘图乐谱”。从视觉上熟悉五线谱的音位和节奏的感觉。

(3)从“后看谱唱”,到“视唱的听唱”,再到“听唱的视唱”。“后看谱唱”是先学会唱歌之后,再看着乐谱唱歌。“视唱的听唱”是以听唱法为主的视唱和听唱相结合的方法。“听唱的视唱”是以视唱法为主的听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这些过程就是逐步从听唱法向视唱法过渡的过程。

3.听唱法和视唱法相结合的方法

按道理上说,小学阶段应该使用视唱法。如果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中,学生打好了识谱技能的基础,或者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具备了识谱的能力,那当然可以使用视唱法学习歌曲。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并没有打好识谱技能的基础。在小学阶段的每周仅有一个课时的教学中,更难以熟练掌握识谱技能,因此,对大多数小学来说,必须从各校和各班的具体情况出发,采用听唱法和视唱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学习一首新歌的方法

教授新歌并无固定的程序和方法。教师应该创造性地设计教歌的方法。

1.设计教歌方法的基本依据:

(1)歌曲的教学目的。

(2)歌曲的特点,尤其是歌曲的难度。

(3)学生的现有基础。

2.教歌的一般过程:这里所说的是一般的、常用的教歌过程,并不是必须采用的一种模式

(1)复习学过的歌曲或发声练习。

(2)范唱和导入新歌。

(3)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所唱法与视唱法相结合的方法学会新歌,这是教歌过程的中心环节。在教歌方法上教师一定要根据上面所述的三点依据,创造性地进行设计,而不要使用某种固定不变的方式。

(4)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启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唱歌。歌曲的艺术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教师应该重视这个环节的教学。

(三)歌曲教学的穿插和交错

一般在每一堂音乐课中,以学习一首歌曲为主,同时学习或复习另外一、两首歌曲,将同时学习的几首歌曲恰当地相互配合。也就是说,第一首新学的歌曲未完全学会,就可以开始学习第二首歌曲,甚至第一首歌曲尚未全部唱熟,第二乎歌曲也还未学完,又开始学第三首。复习和学习歌曲可以多次进行,逐渐减少次数。这样安排的优点在于每堂课中要学习两、三首歌曲,比起只单纯地学一首歌之后再学第二首歌的做法来看,学生更有兴趣,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效果也比较好。

学习过的歌曲要不断进行复习,并要求进行背唱。在复习和背唱时,学生可以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表现歌曲的情感上面,体味歌曲的风格和美感,那种机械地按照进度,教完一首就算完成任务,不管会不会,很少再去复习、提高的办法是不可取的。

二、歌唱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努力提高歌唱的艺术表现效果,真正做到有感情地唱歌

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感,有理解、有感情地唱歌,这是歌唱教学的目的,也是衡量歌唱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准。每教一首歌曲,应该使学生享受到一次艺术创造的欢乐。当然,做到这一点不是很容易的。

教唱一首歌曲,不仅要求达到音高、节奏等方面的准确,更重要的是在速度、强弱、音的连接(连音或断音)、乐句和高潮等方面进行艺术的处理,使歌曲的艺术效果及教育的内涵得到充分的发挥。否则,就没有完全达到歌唱教学的目的。

为了达到歌唱教学的艺术表现的要求,歌唱的技能、技巧训练是必要的,结合着学习唱歌,进行一些声音的基本训练也是必要的。但是这些训练是结合歌曲的艺术表现来进行,而不是离开歌曲的单纯的“技术的操练”,否则,同样达不到歌唱教学的目的。

(二)重视多声部合唱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应以练习合唱为主。不仅要练习二部合唱,还可以练习三部、四部合唱。我国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中缺少多声部的歌曲,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浅易的合唱歌曲更是缺乏。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本上的有些合唱歌曲长度和难度较大,有的教师又把仅有的合唱曲变成齐唱,必须是优美的、容易演唱的合唱曲和轮唱曲。音乐教师可以自己进行创作或改编。

(三)重视民歌、戏曲、说唱音乐的教学

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的问题已引起普遍的重视。民歌、戏曲、说唱音乐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应该成为中学歌唱教学的一部分。

在民歌、戏曲、说唱音乐的教学中,要采用不同于一般教唱歌的教学方法。要着重体会它们的“韵味”,要体味、表现它们的“原汁原味”。在教学时,主要是使用听唱(模唱)的方法。

(四)注意对歌唱有缺陷的学生的指导

在中学的每一个教学班里,一般都有个别或少数几个在歌唱方面有明显“缺陷”的学生。他们主要的表现是音不准,“找不着调”,在集体歌唱时成为一种“干扰”。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这些个别学生不要歧视,更不要简单地批评,而应该多予关心、指导。例如可将他们的座位移近教师或钢琴,或在欣赏和器乐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另外,在集体歌唱时要求他们适当减小音量,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五)歌唱教学的指挥和伴奏

指挥在歌曲的艺术表现和艺术处理中甚为重要。这是音乐教师的重要的基本功。在备课时要认真练好歌曲的指挥。有时,也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指挥的常识,让学生自己来指挥全班唱歌。

钢琴、风琴和手风琴是比较理想的歌曲伴奏乐器。在备课时要认真练好歌曲的伴奏。但是,并不是从头至尾都要使用同样的伴奏,而是要变化使用,有时也可不用伴奏。教师不适当地、过多地使用伴奏往往减少了对学生歌唱情况的“反馈”,不利于对学生歌唱的及时指导。

三、歌唱教学的运用

课例歌曲教学《七色光》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歌曲《七色光》体验美好的现实生活,表达学生们热爱生活、迎接未来的心情。

进一步练习二部合唱,学习用控制声音、变化音色的方法表达歌曲的感情。

(二)课时:包括其他内容共两课时。本课例作一个课时设计,实际教学可以分两课时进行。

(三)教学过程

1.引起学习动机(导入)

聆听童声合唱《七色光》的孙音。出示歌名,要求学生看课本上或黑板上的曲谱与歌词。引导讨论歌曲的基本情绪和主题思想;歌曲的结构和特点(歌曲分几部分,齐唱部分与合唱部分在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两部分情绪有什么变化等)。

2.学习歌曲(综合—分解—再综合)

(1)视唱曲谱(综合练习——发现难点)。先练习齐唱,再练习合唱。合唱分两声部先后进行。随琴轻声唱一、两遍。

(2)讨论并解决难点(分解练习)。

3.演唱全曲(提高)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讨论演唱这首歌曲宜用什么速度、力度和情绪,并通过练习进行比较。提示注意歌曲前后两部分情绪的对比并进行练习。

(2)使用钢琴伴奏演唱全曲。可评估个别学生在室外聆听全班的合唱效果,或进行集体讨论分析。

(3)试用伴奏录音带进行演唱。

说明与建议:

这个教学设计采用“综合—分解—再综合”的方式进行。着重综合的学习,分解以解决难点。解决难点的时间不要过多。

整个教学过程中练唱曲谱是分阶段进行的。考虑到小学生的识谱能力普遍较低,在开始阶段可以只唱一遍,在唱会歌词之后,再多做一些曲谱的练习,即唱曲谱与唱歌词相到交替进行。这样可以减少识谱上的难度。

总之,我们在进行歌唱教学时一定要运用较好的歌唱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爱上歌唱,爱上音乐课,我们会一直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音乐教育事业。

1006-5342(2010)09-0187-02

2010-06-19

猜你喜欢
唱法唱歌歌唱
遇见他们在唱歌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唱歌猪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唱法、口法、声口与“叶堂唱口”
歌唱十月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