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2010-08-15 00:55刘明明谢鸿昆
关键词:公害证券资本主义

刘明明,谢鸿昆,郑 捷

(1,2.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271017;3.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

论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刘明明1,谢鸿昆2,郑 捷3

(1,2.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271017;3.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

苏联、东欧剧变后,苏联模式的失败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怀疑,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是不可替代的。但罗默仍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他以资本主义为超越对象,先是清算苏联模式,为新模式的问世扫清了障碍,接着提出了作为资本主义替代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新模式——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他还分析了通往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之路的前景,试图达到超越资本主义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理论没有瑕疵,我们应看到其局限性,同时也应肯定其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地位。

罗默;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超越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曾被人们寄予厚望的苏联模式没有完成超越资本主义的重任,反而被资本主义所埋葬。面对令人沮丧的现实,加上资产阶级宣传机器大肆鼓吹“社会主义已彻底失败”,“共产主义已被埋葬”,“马克思主义已经破产”,无法辨别事情真相的人们难免会对社会主义的前景感到迷茫。令人振奋的是,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一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不为社会主义的暂时曲折所动摇,总结苏联模式失败的经验教训,结合资本主义固有的问题,提出了自己认为比资本主义更合理的制度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约翰·罗默(John E.Roemer)就是他们的卓越代表。他提出了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为社会主义辩护,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这不仅有助于人们明辨是非,而且对帮助人们重树并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探索更加现实可行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不可行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下文简称“苏联模式”)曾是社会主义模式的典型代表,资本主义的辩护者总是借苏联模式的失败来污蔑社会主义的前途,如果搬不走苏联模式这座压在社会主义上的大山,提出任何新的社会主义模式都难以令人信服,所以必须划清苏联模式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

苏联模式包含着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上的崩溃是苏联模式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罗默着重批判的是苏联型经济。他认为,苏联型经济的失败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无关,而是因为排斥市场。委托—代理问题是苏联型经济的严重问题,但不能简单地把苏联型经济的失败归结为委托—代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实际上在二战后大约20年的时期里以及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期间,共产主义的经济增长是可观的,经济运转非常出色,连资本主义国家都承认这一点,“早期,西方的共产主义批评者批评说,尽管共产主义的经济是成功的,但它对人的福利很糟,因为它剥夺了人民的政治自由”[1](P37)。罗默认为合理的解释应是,在战后重建时期不依赖于技术革新经济福利也可大大增长,但完成重建后就需要更多地依赖经济革新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苏联型经济令人沮丧地失灵了。所以,“正确的说法是,没有市场提供的竞争——国内的和国际的——企业就没有进行革新的压力,而没有竞争的动力,革新就不会发生,至少达不到市场经济引发的那种速度”[1](P39)。

罗默认为,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能成为人们探索其他社会主义美好模式的障碍,正如他所言:“毋庸置言,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垮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尚未尝试的社会主义形式也应该为它殉葬。”[1](P1)他总结并吸取苏联模式覆灭的经验教训,借鉴吸收资本主义制度合理的成分,提出了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市场在配置资源上起着基础性作用,这样能保证经济的效率,并且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戴维·施韦卡特(David Schweickat)认为,罗默这一模式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因为“这一经济中的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相互竞争(包括同外国企业的竞争),这样一来,信息和激励机制的问题就解决了”[2](P14)。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所以股票市场是无效率的。罗默推崇像日本那样,以主要银行为中心的监督体系。他设想公众选举银行董事会,从而使银行不受股票市场影响地监督企业,股票价格的波动并不决定企业的投资政策,如果企业推行导致短期内股票价格下跌的长期投资政策,企业所有者不会推翻企业领导人,所以企业可以选择社会最优的投资政策。

最后,它比资本主义社会更民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因为财产分配不均,经济利益不同,大多数人的利益会被少数利益集团通过影响政治决策所侵害。例如,海湾战争的爆发,大多数人可能宁愿接受高油价和稍高的失业率也不愿意发生战争,但石油大亨们不会接受油价上涨使其利润下降的情况,而会支持战争,这样战争就在违背大多数人意愿的情况下发生了。在市场社会主义社会里,通过股票经济,资本控制在大多数人手中,政治决策必然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愿。

二、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仅仅提出一个替代的社会主义模式来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还必须把它同资本主义进行比较,才能得知孰优孰劣。罗默进行了这样的比较,并且认为,虽然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它是一个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模式,能够超越资本主义。

首先,它有利于实现个人机会平等。罗默认为,社会主义者需要的是自我实现和福利、政治影响以及社会地位三个方面的机会平等,而所谓机会平等,“就是每一个人实现目标完全靠自身的努力程度,而不依赖于父母、收入、政策等自身无法控制的因素”[3]。但是资本主义条件下,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机会不均等,“我的目的是要论证,正义要求机会的平等,只要允许个人拥有大量的生产财富,正义就不能实现”[4]。罗默设想的市场社会主义就是要创造实现机会平等的条件,一是要对那些无法获得特权的人给予特殊的补偿或津贴;二是要大规模改善穷人和低收入工人阶级子女的教育。

其次,它可以降低公害的产生。公害是危害每一个人的社会特征,有一些公害能使企业增加利润,如排污。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企业利润分配不均,富人阶层会选择高程度的公害,因为高额利润相比起公害对他们造成的影响要优厚的多,而穷人只会得到微薄的工资和同富人一样的公害。在市场社会主义条件下则不一样,国民获得等额的利润和等量的公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权衡公害和利润的比例关系,选择低程度的公害。

再次,它使企业运行更有效率。资本主义条件下,企业的监督主要是靠股票市场,如果投资人缺乏远见,当企业采取从长远利益看最理想的行为但由此引起短期利润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会下跌,从而会

三、走向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之路的前景

如果一个设想对人们来说是空中楼阁而无法实现,那么它的信服力就会大打折扣。罗默坚信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能够超越资本主义。那么,如何超越?如何走向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作为对这些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回答,罗默对各种类型的国家步入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前景做了预测。

第一种类型:1989年以来在东∕中欧形成的国家和从苏联分离出来的国家是选择市场社会主义机会成本最少的国家。这些国家从旧制度中来,面临着建设新的国家制度的重任。罗默认为,它们走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道路比建立一种资本主义制度的代价要小。

第二种类型:保留大部分国有部门的国家有走市场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能,例如中国、越南、古巴等国家。罗默以中国为例,“实际上,在过去的12年里,人们已经看到可能是第一个土生土长而又具有竞争力的社会主义企业(所谓乡镇企业)形式在中国的发展”[1](P116)。

第三种类型:资本主义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它们步入市场社会主义的前景是不一样的。首先是最不可能转向市场社会主义的国家,即发达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类国家除非发生大规模经济灾难,否则公有化是不可能的,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认可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和制度;其次是市场社会主义的候选者,即独裁的发展中国家。这类国家经济增长率和分配方式不足以改善广大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支持私有财产的国有化,因而有沿着市场社会主义路线改革的可能;再者是发展中的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类国家中没有提高劳动阶级生活水平的国家也许能够走市场社会主义道路,而已经提高了劳动阶级生活水平的国家,人们没有走此路的意愿,会倾向于沿着资本主义道路走下去。

四、简要评价

罗默对资本主义的犀利批判,对于人们清醒认识资本主义繁荣背后潜伏的危机,重新燃起对社会主义的希望,意义重大。但是他提出的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能够完成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吗?一方面,它缺乏制度保障,其“由此达彼”的道路是值得怀疑的。尽管罗默设想了各种类型的国家进入市场社会主义的可能,但是他没有提出一个到底如何实现其模式的具体方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依照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实验过,缺乏国家层面的尝试是他理论的重大缺陷。另一方面,就是在经济层面,罗默的观点亦有不足之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而罗默认为它可有可无,这表明他的市场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还有相当距离,也许说它是改良了的资本主义更合适。因而,它难以摆脱掉沦为第三条道路的命运,正如他本人所言,“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它在许多方面是资本主义和已付诸实践的社会主义的混合物”[5]。

可见,罗默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难以完成超越资本主义的重任,尽管他试图将理论建立在现实而非空想的基础之上,可还是摆脱不掉空想社会主义的命运。即使如此,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仍然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一是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罗默认为,“社会主义仍然是一种制度追求的理想,而且在现实世界也是可能”[1](P1)。他坚持对社会主义的向往,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重新燃起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希望。二是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尝试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从而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发展。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将市场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论证了二者结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层面的理论。

罗默当时认为中国有走市场社会主义的可能,但实践和时间证明,罗默的市场社会主义仍停留在空想阶段,没有一个国家接受他的理论,而中国却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并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事实胜于雄辩,完成超越资本主义的重任落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肩上。

[1]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M].余文烈,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

[2]伯尔特·奥尔曼.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者之间的争论[M].段忠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3]Michael P.Keane and John E.Roemer:Assessing policies to equalize opportunity using an equilibrium model of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choice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9,(93).

[4]段忠桥编译.社会主义及其未来——约翰·罗默访谈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

[5]P.K.巴德汉,J.E罗默.市场社会主义思想轨迹[J].李春放,编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4).

Abstract:After drastic changes in the Soviet and Eastern Europe,Soviet Model’s failure caused people to have the suspicion on the socialism’s future,Many people thought wrongly that capitalis m is unreplaceable.But Roemer still strengthened the belief to socialism.He takes the capitalis m as the surmounting object.At first he criticizes the Soviet Model in order to remove the barrier of the new model.Then he proposes bank-centric market socialism as capitalis m’s successor.Based on it,he has also analyzed the future of bank-centric market socialis m.He tries to get the goal of surmounting capitalism.But it does notmean that his theory is flawless.We should realize its limitations and functions in the socialism history.

Key words:Roemer;Bank-centric Market Socialism;Capitalis m;Transcendence

On the Transcendence of Bank-centric Market Socialism to Capitalism

L IU Ming-ming1,XIE Hong-kun2,ZHENG Jie3

(1,2.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271017,China;3.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

D0

A

1008—4444(2010)04—0036—03

2010-06-18

刘明明(1986—),男,山东临朐人,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谢鸿昆(1967—),男,山东济宁人,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董红克)

猜你喜欢
公害证券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东方证券
东方证券
《今日证券》今日证券 每日相约
培训机构成“公害”,真正问题出在哪?
日本公害事件受害者的救济体系及对我国的借鉴
飞机会带来公害吗
近期连续上涨7天以上的股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