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机化步伐 推进新农村建设

2010-08-15 00:46霸州市农机局刘艳仿
河北农机 2010年3期
关键词:农机化农业机械机械化

霸州市农机局 刘艳仿

加快农机化步伐 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加强农业基础,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胡锦涛同志特别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没有农业机械现代化,就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农业机械现代化,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20世纪末,美国工程技术界把“农业机械化”评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巨大推动作用的20项工程技术之一,列第7位。这一评价客观地反映了农业机械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由于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种粮成本逐年增加,加之基础建设用地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优质粮食新品种储备不足以及农机装备水平不高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下降。农民个人购置农业机械由于一次性投入大,回收期长,受油料涨价,有关部门收费高,作业价格波动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投资风险,因而制约了现代农机具的进一步使用。

由于以上原因,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人均占有量均近几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势必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农业机械作为先进农业技术应用的载体,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物质支撑。实施农机装备推进项目,是逐步调整和优化农业机械发展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增强粮食生产的技术集成与标准化应用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物质技术保障的重要举措。

二、实现农业机械装备现代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大力推进农业机械现代化,必将使我国粮食生产机械化得到突破性进展,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发展,满足亿万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2.农业机械现代化是提高产品市场竟争力的有效途径。采用现代化机械作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发展农机化,可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大规模、高标准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现代化机械生产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对保证食品安全产生积极的影响。实现农机装备现代化,使我国农机化在提高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中真正发挥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3.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农业机械现代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强抗灾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科教兴农,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农业机械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机械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有了先进农业机械的支撑和推动,必将解放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加速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的非农业劳动收入。为此,大力提高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用现代机械武装现代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农机化在促进农村新的分工分业、增加农民收入中有新的作为。

4.农业机械现代化是农民生产实际的现实要求,农业机械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在小麦种、播、收机械化程度已相对成熟,但玉米等农产品方面生产机械化收获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的玉米收获仍然靠人工来完成,生产环节多,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劳动效率低。近几年国家通过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大力推广的选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可以实现一次性摘穗、果穗收集和秸秆粉碎还田等全过程作业,大大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作业成本,缩短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展望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结构快速变化,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扶持农机化发展政策,以提升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为突破点,以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和技术为着力点,强化农机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促进粮棉油糖等大宗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不断完善农机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稳定发展、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装备支撑。

未来农业机械现代化的战略至高点将移动至农业机械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将数字化技术和虚拟技术引入农业机械生产行业,不再把农业机械生产看作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更多考虑到它与营销、工程、采购、制造、销售和服务部门间的协同管理,将农业生产产、供、销等各个环节有机连接起来,真正实现无人化管理或以占用最少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让现代农业在高新技术的高速路上飞驰。

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随着农业机械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普及,我们会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进。

霸州市农机局 刘艳仿

猜你喜欢
农机化农业机械机械化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加强农业机械管理与维护保养